
议荣辱观的家教策略.doc
6页议荣辱观的家教策略 李雪琴 董正香“不知荣辱,无以为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经典的人生箴言在人类文明日益进步,逐步形成构建和谐社会深厚氛围的今天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又赋予了为人之道新的内涵争荣弃耻的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仅仅是维护了个人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今的青少年,是精神火炬的传递者,理应在明荣知耻中健康成长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除学校的正规教育及社会的积极因素影响外,家庭教育同样具有正面导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最基本的精神摇篮在家庭这个温馨的港湾里,青少年离开了学校的集体约束,会无拘无束地显现个性,袒露观点这能为家长提供因势利导的纠偏机会家长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最直接的人生榜样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性,可塑性极强的孩子,能通过耳濡目染,从与之朝夕相处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悟出道德水准及人生规则这又体现了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效地纳入家庭教育?那就要靠家长随时洞悉孩子的言谈举止的潜在动机,有的放矢地顺势疏导,并以自身的良性举止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净化孩子心灵,使之在春雨润物细无声中感悟人生荣辱的真谛,以达到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因势利导 激发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所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的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只有牢固树立高度的国家意识,感悟国家兴衰与个人生死存亡的利害关系达到最高境界,才会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鸿图大志,才会为振兴中华刻苦发奋可是,现今大多数青少年对祖国的认识不足,所以爱国的感情也就不深,总认为国家不是我们操心的事我只要学好数理化,就会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国家的兴衰置之漠然的苗头,可依次采用两种方法晓之以理一是引经据典从博大精深的爱国哲理上诱导点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这个偏义词侧重点的精髓就阐明了有国才会有家,抑或是说“国”本来就是“家”以此让孩子从理性上明确国与家唇齿相依的辩证关系二是借助孩子通过影视片的“现实体验”予以深化,你看那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惨景到处一片焦土,孩子们流离失所连水也喝不上能“学好数理化”吗?通过激情感知,孩子能悟化到,爱国就是保家,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如果国家有难,我们就是想学习也学不成二、榜样感知 引领诚信观念说到家长垂范对孩子的榜样激励效应,能反映在生活点滴的诸多方面,就拿以“诚实守信为荣”不见利忘义来说吧,只要家长能以身作则,孩子就会像“粉丝”祟拜偶像那样不折不扣地仿效。
像不自欺,不欺人,诚实待人等“上行下效”的感人事例的确不少有位农民赶集回来一段时间后他的一位邻居从街上捡了一串鱼送到他家,是卖鱼的误认为他把买的鱼落在渔车上,让来人替他捎回来的一串鱼的价值虽不算高,但对一位低收入的农民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了如果把鱼留下也许不会有什么麻烦,但与诚心待人有悖毫不贪利的他果断地回复道:这不是自己落下的鱼,不当得的利,我绝不能要说罢后立即亲自把鱼送到鱼摊上当时他的孩子就在现场目睹了父亲的诚心处事之举,孩子肃然起敬家长无声胜有声的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了诚实的美德他有次发现邻家的鸡在他家鸡窝里下蛋,就毫不迟疑地给邻居送去了在“言必行,行必果”上,父母更要成为孩子的楷模,家长应怎样在生活小节上做好示范?既不须像“曾子杀猪”那样决然执拗,也不必像商鞅“立木悬赏”那样一诺“千金”打铁首先本身硬,只要事事对个人的承诺刻意践行,就能使孩子信守诺言而今,家长对孩子最头疼的关键词就是“网吧,游戏机”学生逃学进网吧通宵不归的大有人在,在赌博机室因血案而丧身的青少年也不乏其人要让孩子远离网吧,不痴迷赌博,也可用“诚信”来约束必要的话,这个诚信可建立在父子双方的“君子协定”上。
比如在孩子对网吧的危害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为防反弹,家长可用自己改掉陋习的承诺促孩子改过从现在起,你不再玩赌博机,我也决心把烟戒掉,看谁能说到做到当然,这个“君子协定”并非等价交换的被动制约条件,而是家长通过自己立改陋习的诚信感化孩子完善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三、机智规劝 扭转惰学心态学生的活动主体是学习,少年儿童承担的主要义务还是学习但现在有不少学生对本应履行的“天职”却“敬而远之”一写起作文来,不是从网上“克隆”就是靠作文选“复制”更有甚者连家庭作业也以糕点金钱为酬请“枪手”代劳究其原因,是现代化的物质享受和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环境使其惰性与日俱增,丧失了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美德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之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为劳动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何让孩子对劳动的意义有足够的认识?光用“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说教,估计对少儿不会奏效但若领他们到处转一转,他们就会意识到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什么而奔波,都在尽各自的社会责任而忙碌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劳动形式学生从小就不愿为自己的基本职责付出辛苦,长大怎能敬业爱岗有所作为?目前,家长首当其中地要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
对于厌学孩子有的家长无计可施,只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改原先的溺爱为惩罚性的劳动,让孩子干一些超负荷的重活,旨在使其从体力消耗的折磨中选择学习强扭的瓜不甜孩子被动而学的效果肯定不会理想最妙的良方就是激发兴趣让孩子变学习的奴隶为学习的主人有位母亲就巧妙地运用了教育机智,诱导女儿转变了学习态度起先女儿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从不主动探究细心而理智的母亲发觉后并不像常人那样絮絮叨叨地数落,更不粗暴地横加指责,而是将女儿近期所学的内容编成一些智力题和女儿玩起了游戏如看谁能说出对称轴数量不等的几何图形等女儿既感到有趣,又怕在母亲面前失了面子,为弄清两条对称轴图形而暗查课本一来二去便爱上了数学后来她又觉得学英语难度大且用途不广,有放弃的想法她母亲觉察后不动声色,佯装说自己单位里要对职工进行英语测试,让女儿抽空给她补习外语女儿受到“重托”既感荣幸,又觉责任重大,为应“教学”的一碗水之需,就着力为自己“充电”,尽力使自己的英语水平达到“一桶水”由此,母亲美丽的谎言使女儿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英语知识水平也来了个质的飞跃由此看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及时地防微杜渐,巧妙地采用不见痕迹,不伤害孩子自尊的方法勤于疏导,就会使孩子成长为明荣知耻的国家亟需要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