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第二单元_表内乘法.pdf

2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67412327
  • 上传时间:2024-07-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5.28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23 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一、单元知识基础与后续地位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案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的基础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很容易使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口诀的编排有自己的特色,与传统的乘法口诀有所不同,传统的“小九九” 2、 3、5 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九句口诀记忆起来有困难,所以本单元的乘法口诀都是5 句同时把 5 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这是乘法口诀教案的一个创新本单元的教案内容是: 2、3、5 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二、教案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2. 熟记 2、3、5 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5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结合教案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案重难点重点:理解每句口诀的实际意义,掌握编制5 的口诀的方法,发现5 的乘法口诀的规律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征,给学生自己探索乘法口诀的时间和空间关键:乘法口诀的编写和意义,并能够应用所学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 2 / 23 四、教案具准备小棒、圆形纸片、乘法表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计 6 课时1. 信息窗 1(观看自行车表演) -------------------------1课时2. 信息窗 2(观看顶竹竿表演) -------------------------1课时3. 信息窗 3(观看小丑表演) ---------------------------2课时4. 综合练习 ------------------------------------------1课时5. 我学会了吗 -----------------------------------------1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 3 / 23 观看自行车表演—— 5 的乘法口诀教案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2—— 14 页内容教案目标1.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的必要性。

      2. 通过实践熟悉、掌握5 的乘法口诀教案重难点、关键重点:通过实践熟悉、掌握5 的乘法口诀难点: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关键: 5 的乘法口诀的综合运用教案具准备情境图、学具盒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创设情境同学们,艺术节到了,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本领你们看,她们现在正在表演的节目是——车技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每辆车上有5 个人,每辆车上有 2 个轮出示情境图)2. 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得很具体有一个小朋友,看了这个节目特别高兴,他不但发现了咱们发现的这些,还根据这些编了一个顺口溜,就在咱们书的右下角,咱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辆小车1 个轮,上面共有5 个人,两辆小车2 个轮,上面共有10 个人⋯⋯教师:你能接着往下说吗?(对能接着往下说的学生给予肯定,不能,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 4 / 23 做强求教师:想知道这个顺口溜是怎么编出来的,怎样接着编吗?(激趣)通过咱们今天的学习,你也能会编顺口溜了,同学们想学吗?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 摆一摆用你手里的小圆片来表示车轮,用小棒来表示车上的人。

      先表示出一辆车的车轮和人的数量学生摆,教师巡视根据你刚才摆的,你能来说说一辆车有几个轮子几个人吗?引导学生按照顺口溜的方式说一说板书:一辆小 1 个轮,上面共有 5 个人1 辆车上的人数 1个 5 1 ×5=5 2. 现在咱们再来看看2 辆车上有几个轮子几个人1)在你刚才摆好学具的旁边,用同样的方式再表示一辆车2)现在你摆了几辆车了?(3)那么两辆车上共有 ____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看着摆的学具说加强直关认识理解)板书 2 辆车上面共有 ____个人?2 辆车 2个 5 相加 2 ×5=10 3. 你能用同样的方式先摆一摆,再说一说3 辆车上有分别有几个轮?上面共有几个人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教师指生答,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板书: 3 辆车上面共有 ____个人?3 辆车 3个 5 相加 3 ×5=15 4.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书上其他部分学生操作,教师巡视5. 指生答:你是怎样完成的?指生板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 5 / 23 板书: 4 辆车上面共有 ____个人4 辆车 4个 5 相加 4 ×5=20 5 辆车上面共有 ____个人5 辆车 5个 5 相加 5 ×5=25 咱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试着自己整理一下,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这些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1. 一辆小车上有五个人,就是1 个 5,那么可以用乘法算式1×5=5 来表示指生说各部分的含义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他编了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一五得五2.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2 辆小车上的人吗?指生答 2×5=10 那么我们也可以给它编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二五_____ 3. 在你的作业本上自己表示三辆小车的人数,并且给它编一个口诀4. 学生独立完成四辆小车、五辆小车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刚才我们编制了儿歌,我们借助儿歌来编了5 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师生合作,共同总结5 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关记忆刚才我们编制了5 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学生先举手说一说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5 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和五五二十五今后遇到与5 相乘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用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 6 / 23 面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师生共同完成书 13 页自主练习第 1、2、3 题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教师个别指导,最后1 名同学读出答案2. 自己完成书 14 页自主练习第 4 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读信息图,最后1 名同学读出答案作业布置自主练习第 5 题板书设计1 辆小车有 5个人 5=5 1×5=5 口诀:一五得五2 辆小车有 10个人 5 +5=10 2 ×5=10 口诀:二五一十3 辆小车有 15个人 5 +5+5=15 3 ×5=15 口诀:三五十五4 辆小车有 20个人 5 +5+5+5=20 4 ×5=20 口诀:四五二十5 辆小车有 25个人 5 +5+5+5+5=25 5 ×5=25 口诀:五五二十五教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 7 / 23 观看顶竹竿表演—— 2 的乘法口诀教案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5——17 页内容教案目标1.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的必要性。

      2. 通过实践熟悉、掌握2 的乘法口诀教案重难点、关键重点:通过实践熟悉、掌握2 的乘法口诀难点: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关键: 2 的乘法口诀的综合运用教案具准备情境图、学具盒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园里欣赏杂技表演好不好?你们看,表演正在进行呢,表演的是顶竹竿杂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出示课本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说:一共有5 根竹竿,每根竹竿上有2 个人,竹竿上共有10个人2. 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具体,同学们能不能回答出分别有1 根、 2 根、 3根、4 根和 5 根时,竹竿上的总人数呢?学生简单思考后举手回答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 8 / 23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 探究有 1 根竹竿时,竹竿上的人数教师:用你手里的小棒表示竹竿,用小圆片来表示竹竿上的人数,小组合作表示出有 1 根竹竿时,竹竿上的人数学生摆,教师巡视教师:根据你刚才摆的,你能用说出有1 根时,竹竿上的人数吗?学生: 2 人。

      教师板书: 1根竹竿上有 2 人 2 2. 探究有 2 根竹竿时,竹竿上的人数教师提出问题:(1)在你刚才摆好学具的旁边,用同样的方式再表示出另一个竹竿,及另一个竹竿上的人2)现在你摆了几个竹竿了?两个竹竿上共有几个人?(3)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有2 根竹竿时,竹竿上的人数吗?学生边摆边交流,并举手回答问题学生: 2+2=4 教师板书: 2根竹竿上有 4 人 2 +2=4 3. 你能用同样的方式先摆一摆,再说一说3 根竹竿上的人数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教师指生答,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教师板书: 3根竹竿上有 6 人 2 +2+2=6 4.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书上有4 根、5 根竹竿上的人数学生操作后举手回答自己的见解,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教师板书: 4根竹竿上有 8 人 2 +2+2+2=8 5根竹竿上有 10 人 2 +2+2+2+2=10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教师:这些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1.1 根竹竿上有 2 人,就是 1 个 2,那么可以用乘法算式1×2=2 来表示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他编了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一二得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 9 / 23 2.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2 辆小车上的人吗?学生 1:2×2=4 教师:我们也可以给它编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二二_____ 3. 在你的作业本上用乘法算式表示3 根竹竿上的人数,并为它编一个口诀。

      4. 学生用乘法算式分别表示4 根、 5 根竹竿上的人数,并为它编一个口诀师生合作,共同总结2 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相关记忆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学生先举手说一说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2 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和二五一十今后遇到与2 相乘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用上面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了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师生共同完成课本16 页自主练习第 1、2、3 题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教师个别指导,几名同学举手说出答案,师生共同纠正2. 学生自己完成课本17 页自主练习第 4 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读信息图,最后1 名同学读出答案作业布置自主练习第 5 题板书设计1 根竹竿上有 2 个人 2=2 1×2=2 口诀:一二得二2 根竹竿上有 4 个人 2 +2=4 2 ×2=4 口诀:二二得四3 根竹竿上有 6 个人 2 +2+2=6 2 ×3=6 口诀:二三得六4 根竹竿上有 8 个人 2 +2+2+2=8 2 ×4=8 口诀:二四得八5 根竹竿上有 10个人 2 +2+2+2+2=10 2 ×5=10 口诀:二五一十教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 10 / 23 观看小丑表演( 1)—— 3 的乘法口诀教案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8——21 页内容教案目标1.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

      2. 通过实践熟悉、掌握3 的乘法口诀教案重难点、关键重点:通过实践熟悉、掌握3 的乘法口诀难点: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关键: 3 的乘法口诀的综合运用教案具准备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艺术节的表演越来越精彩了小丑头顶小碗,手扔彩球,每个小丑头顶多少个小碗?手里有几个小球?有一位小朋友又编了一个顺口溜,一个小丑3 个球,两个小丑6 个球,你能接着说下去吗?学生举手说一说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 摆一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3 页 11 / 23 用你手里的小圆片来表示小球,表示出一个小丑手里拿的小球数量学生摆,教师巡视根据你刚才摆的,你能来说说一个小丑手里拿着几个小球吗?引导学生按照顺口溜的方式说一说2. 探究两个小丑手里有几个球1)在你刚才摆好学具的旁边,用同样的方式再表示一个小丑2)现在你摆了几个小丑了?(3)两个小丑手里有几个球?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加法算式两个小丑 3+3=6 3. 探究 3 个小丑手里的球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生答,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4.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书上其他部分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让学生在摆的同时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为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做准备5. 指生答:你是怎样完成的?指生板演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这些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1. 一个小丑 3 个球,就是 1 个 3,那么可以用乘法算式1×3=3来表示指生说各部分的含义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他编了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一三得三2.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2 个小丑手里的球吗?指生答 2×3=6 那么我们也可以给它编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二三_____ 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由几个算式编出的口诀全班齐读算式和口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3 页 12 / 23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发现其中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学生先举手说一说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3 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和三五十五。

      今后遇到与3 相乘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用上面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了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你能把学过的口诀说个你的同位听一听吗?同位之间互相看口诀,说算式2.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21 页主练习第 1 题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教师个别指导,几名同学举手说出答案,师生共同纠正3. 学生自己完成课本21 页自主练习第 2 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读信息图,最后1 名同学读出答案作业布置1. 自主练习第 2 题2. 熟记 3 的乘法口诀板书设计3 的乘法口诀1 个小丑 3 个球 3 1×3=3 口诀:一三得三2 个小丑 6 个球 3+3=6 2×3=6 口诀:二三得六3 个小丑 9 个球 3+3+3=9 3×3=9 口诀:三三得九4 个小丑 12 个球 3 +3+3+3=12 3 ×4=12 口诀:三四十二5 个小丑 15 个球 3 +3+3+3+3=15 3 ×5=15 口诀:三五十五教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3 页 13 / 23 观看小丑表演( 2)—— 4 的乘法口诀教案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8——21 页内容教案目标1.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

      2. 通过实践熟悉、掌握4 的乘法口诀教案重难点、关键重点:通过实践熟悉、掌握4 的乘法口诀难点: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关键: 4 的乘法口诀的综合运用教案具准备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艺术节的表演越来越精彩了小丑头顶小碗,手扔彩球,每个小丑头顶多少个小碗?手里有几个小球?有一位小朋友又编了一个顺口溜,一个小丑3 个球, 4 个小碗顶在头;两个小丑 6 个球, 8个小碗顶在头;你能接着说下去吗?学生举手说一说师生共同回顾 3 的乘法口决,学生举手说一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 14 / 23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 摆一摆用你手里的小长条来表示小丑的数量,用小圆片表示出一个小丑头上的碗的数量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摆,教师巡视根据你刚才摆的,你能来说说一个小丑头上顶着几个碗吗?引导学生按照顺口溜的方式说一说2. 探究两个小丑手里有几个球1)在你刚才摆好学具的旁边,用同样的方式再表示一个小丑和他头上的碗。

      2)现在你摆了几个小丑了?(3)两个小丑头上有几个碗了?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加法算式两个小丑头上的碗 4+4=8 3. 探究 3 个小丑头上的碗的数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生答,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4.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书上其他部分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让学生在摆的同时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为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做准备5. 指生答:你是怎样完成的?指生板演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这些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1. 一个小丑头上有4 个碗,就是 1 个 4,那么可以用乘法算式1×4=4来表示指生说各部分的含义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他编了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一四得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3 页 15 / 23 2.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2 个小丑头上的碗的数量吗?指生答 2×4=8 那么我们也可以给它编一个乘法口诀,就是二四_____ 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由几个算式编出的口诀全班齐读算式和口诀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发现其中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学生先举手说一说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4 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和四五二十今后遇到与4 相乘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用上面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了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你能把学过的口诀说个你的同位听一听吗?同位之间互相看口诀,说算式2.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21 页主练习第 3 题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教师个别指导,几名同学举手说出答案,师生共同纠正3. 学生自己完成课本21 页自主练习第 4 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读信息图,最后1 名同学读出答案作业布置1. 自主练习第 5 题2. 熟记 4 的乘法口诀板书设计4 的乘法口诀1 个小丑 4 个碗 4 1×4=4 口诀:一四得四2 个小丑 8 个碗 4+4=8 2×4=8 口诀:二四得八3 个小丑 12 个碗 4+4+4=12 3×4=12 口诀:三四十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 16 / 23 4 个小丑 16 个碗 4 +4+4+4=16 4 ×4=16 口诀:四四十六5 个小丑 20 个碗 4 +4+4+4+4=20 4 ×5=20 口诀:四五二十教后反思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教案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2——23 页内容教案目标1.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

      2. 通过实践熟悉、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教案重难点、关键重点:通过实践熟悉、掌握学过的乘法口诀难点: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关键: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教案具准备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出示课本 22 页信息图,学生一起数一数图中的小正方体和小圆片的数量教师引导学生按乘加或乘减的方式列出综合算式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3 页 17 / 23 1. 探究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数个数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按数一数的方法,得出共有17 个小正方体2)分行加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上面3 行的个数按乘法列出算式,然后再加上最下面的两个学生举手列算式: 5+5+5+2=17 (3)乘加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上面5+5+5+2=17 中的 3 个 5 相加写成乘法,然后按乘法口诀去解决问题学生举手列算式: 5×3+2=17 (4)乘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所有的小正方体看成4 行,且每行 5 个,然后再把多看的3 个减去即可。

      学生举手列算式: 5×4-3=17 2. 探究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教师引导学生用上面解决小正方体的方法完成该题学生完成后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师:你是怎样完成的?指生板演 4+4+4+4+2=18,或 4×4+2=18⋯⋯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 汇报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举手回答: 5×3+2=17(个)2. 汇报有多少个小圆片学生举手回答: 4×4+2=18(个)3. 回顾 3、4 的乘法口诀全班齐背 3 和 4 的乘法口诀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发现其中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 18 / 23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学生先举手说一说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用3 或 4 的乘法口诀解决有关问题,我们在遇到不能完全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尝试运用乘加或乘减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你能把学过的口诀说个你的同位听一听吗?同位之间互相看口诀,说算式2.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23 页主练习第 1 题。

      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教师个别指导,几名同学举手说出答案,师生共同纠正3. 学生自己完成课本23 页自主练习第 2、3 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读信息图,最后1 名同学读出答案4. 学生自己完成课本23 页自主练习第 5、6 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读信息图,学生交流后,1名同学说出答案作业布置1. 自主练习第 4 题2. 熟记 3、4 的乘法口诀板书设计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 5 +5+5+2=17(个) 4+4+4+4+2=18(个) 5 ×3+2=17(个) 4×4+2=18(个) 5 ×4-3=17(个) 4×5-2=18(个)教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3 页 19 / 23 2、3、4、5 的乘法口诀综合练习教案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4——26 页内容教案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2、3、4、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 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 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教案重难点、关键重点:在经历2、3、4、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难点: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关键:指导学生练习教案具准备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案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于2、3、4、5的乘法口诀,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的实际生活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综合练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3 页 20 / 23 教师出示下面的题目:1. 5 ×2=()+()=()+()+()+()+()=()2. 2 ×3=()+()+()=()+()=()3. 5 ×4=()+()+()+()=()+()+()+()+()=()4.3 ×3=()+()+()=()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 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兔妈妈给小兔子买耳环,看看小兔子,你发现了什么?兔妈妈一共要买多少个小耳环呀?请你把相应的算式填出来。

      课本24 页 6 题)请你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怎样可以做得又对又快,和同学交流一下教师:这些加减法的计算你还会吗?自己独立做一做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对)(2)2、3、4、5 的乘法口诀你还记得吗?说几个乘法口诀考考你的同位同位之间相互练习2. 综合练习,应用新知(1)课本 24 页第 2 题一生举手回答问题,师生共同纠正2)课本 24 页第 3 题全体学生一起默写、背诵口诀,1 生举手后说一说该题的答案3)课本 24 页第 4 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懂题目的信息,然后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口诀3. 拓展练习,提升认知(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24 页综合练习的第 5、7、8、9、10 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学生边说算式边解释练习结束后,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3 页 21 / 23 可以安排一些带有操作性、游戏性的补充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师生共同完成课本25 页综合练习的第 11、13、14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课上集体纠正,对于有问题的同学,教师个别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学生先举手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并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掌握不够好。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背诵2、3、4、5 的乘法口诀,并强调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业布置课本第 24 页第 1 题,25 页 12题板书设计2、3、4、5 的乘法口诀综合练习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我学会了吗?教案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6 页内容教案目标1. 能将所学的乘法口诀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 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教案重难点、关键重点:能够根据得数想口诀,也能够根据口决列算式,可以由算式想到乘法口诀难点: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指引学生会系统的整理教案具准备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3 页 22 / 23 教案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亮亮要帮奶奶找药,他可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们吧!(教师出示课本26 页情境图)教师出示课本情境图,学生完成问题的解决。

      学生还能提出问题,让他们根据各自提出的问题列式完成问题后,师生共同背诵2、3、4、5 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掌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 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新课堂》 18页“我学会了吗?”第1 题学生先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怎样可以做得又对又快,和同学交流一下2)《新课堂》 18页“我学会了吗?”第2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题目,再与同位交流自己是如何列出这些算式的然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答案2. 综合练习,应用新知(1)《新课堂》 18页“我学会了吗?”第3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题目,再与同位交流自己是如何列出这些算式的然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答案2)课本 22 页“我学会了吗?”练习学生先独立观察课本的情境图,再与同位交流,尽可能多地挖掘情境图中的信息,最后举手说一说3)《新课堂》 19页“我学会了吗?”第4 题师生共同完成该题,对于有问题的同学,教师进行个别3. 拓展练习,提升认知(1)《新课堂》 19页“我学会了吗?”第5 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学生边说算式边解释练习结束后,还可以安排一些带有操作性、游戏性的补充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3 页 23 / 23 (2)《新课堂》 19页“我学会了吗?”第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课上集体纠正,对于有问题的同学,教师个别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学生先举手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并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掌握不够好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背诵2、3、4、5 的乘法口诀,并强调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业布置《新课堂》 19页“我学会了吗?”第7 题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3 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