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看《茶座》十年.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li45****605
  • 文档编号:26558510
  • 上传时间:2017-12-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6.4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I茶座 聪暇瓣 I/J\仁七 我看《茶座》十年 芦鼠皋 以下文字,是我作为众多忠实读者与作者中的一员,怀着谦恭的心情为祝贺《茶 座》创刊十年而写下的 (一) 记得罗兰·巴特说过,文字是历史的渣滓,是历史车轮碾压后留下的痕迹而现在 想来,《经济学家茶座》尽管是一种通俗性读物,但却同样是应历史之运而生,字里行间 也承载了历史责任与历史印记 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不断蔓延和渗透,中国内地已变成“经济社会”,每 个人也经由主体意识与利益意识的空前觉醒而变成“理性经济人”然而,一个“理性经 济人”要想在“经济社会”中更好生存,不懂得现代市场运作的基本知识是不行的尽管 从终极意义上看,经济规则与知识都是在市场博弈过程中通过“干中学”逐渐演化并确 立,但如果能够经由“传授”更迅速更便捷地获得,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成本”当 时,在我周围,就有很多由于不懂得、不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的朋友,急切盼望能通 过得到经济知识的启蒙而释放“被压迫感”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茶座》与众多经济 学普及性随笔著作一起应运而生 十年之后回看《茶座》,其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普罗大众接近现代经济学知识的 桥梁与路径”。

      我两位朋友的经历有力地证实了这点一位朋友在一家人文类期刊当编 辑,当初编辑我的经济学随笔类文字时,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所以要我推荐更多能够 让他学习到现代经济学知识的非专业书籍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推荐了《经济学家茶 座》那时《茶座》还是每季一辑,这位编辑在里咬牙切齿地对我说:“《茶座》太好, 就是出版时隔太长,让我等得真难受!”后来,这家期刊所有的经济学或经济类文字都 交由他处理,他俨然成了“经济学专家”还有一位在武警总部工作的朋友,专业更是远 离经济学在读研究生时选修我的课,要求我推荐经济学通俗入门书籍,我也毫不犹豫 地推荐《茶座》毕业经年,她仍然保留着第一时间去书店买新出刊《茶座》的习惯她认 TEA HO U.S E.FO Rl第47辑 为《茶座》能够帮助她更好地洞悉经济社会甚至人生所以,说《茶座》应运而生,并承担 了历史责任是合适的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茶座》主题的变化,还能从中看出历史早期《茶座》更注重通 俗性,注重经济学知识传播;随着市场化进程带来的利益分化,《茶座》也开始涉及一些 经济学思潮,甚至不同思潮的争论,当然仍然保持了通俗化风格;再往后,我个人感觉, 近几年来,《茶座》一方面思想性有所加强,同时,视野更加国际化,并且对“学术圈内” 的兴趣不断增加,但离“普罗大众”距离稍疏远了一些。

      这种变化其实也是“历史”使然: 因为现代经济学尤其是市场经济知识的社会启蒙任务已经接近完成,普通人对于以单 纯解释经济知识为己任的经济学随笔的需求在不断萎缩一些经济学随笔大家的著作 现在都出现了滞销就是明证此时,《茶座》关注思想性与“圈内”那些事,适应了部分读 者群体或口味“升级”后相对“更高端”的需求 (二) 一般认为,媒体的风格其实是由媒体人塑造出来的我与《茶座》的十年交往很好 地证实了这一点一些事与一些文字让我印象尤深 第一件事是初次与《茶座》打交道那时《茶座》已出版两期,我是从书店里购买到 的,读后眼前一亮:刊里尽是由经济学名家写的普及性经济学随笔,而我其时正在《书 屋》连载我的经济学随笔二者在旨趣与文字风格上都十分相近于是我从一位朋友群 发邮件里挑出詹小洪先生的邮箱,放进一篇稿子坦率地说,其时我心情是忐忑不安 的原因有二:一是我与詹小洪先生素不相识,且我自忖《茶座》稿源应该属约稿我这 种“不速之客”的“自由投稿”会不会冒昧且不被考虑?其二,当时经济学界有人认为我 是“非主流”,而尽管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引进并翻译过包括《国防经济学手册》在内 的权威著作,但“非主流”在当时就相当于“不懂现代经济学,更不会以现代经济学框架 讨论问题”,加之我的文字仍然有“倾向性”。

      在这种隋况下,《茶座》会容纳我吗?我在头 天晚上试探性寄出邮件,结果第二天一早就收到詹小洪先生回复:不仅明确要用我的 稿件,还在信中感谢我支持《茶座》,请我继续为《茶座》撰稿这件事让我见识了《茶座》 的“五湖四海”以及《茶座》“店小二”们的“海纳百川”并且,这一印象后又被许多我自 己所见识或经历的事所证明 第二件事是接受《茶座》的某次约稿詹小洪先生说想尽量展示中国经济学界的 “生态多样性”——这符合他一贯的“和而不同”理念,让我写一篇关于中国“非主流经 l茶座 l刁\ 土 济学”的综述我再度感受到了压力因为此时学界楚河汉界,壁垒分明,相互攻讦风气 正盛行,我在《茶座》这样有影响的刊物上如此鲜明地讨论“非主流”,肯定会使自己深 度卷入争议中心我把这一担心坦率地告诉詹小洪先生他很理解我的想法,同时又与 我说“理性客观地讨论有助于相互理解”,“《茶座》愿为各家提供平台”在他的鼓励下, 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写完了《中国非主流经济学:一个初步的综述》在《茶座》众多好文 字中,这篇东西肯定不会让人太瞩目,但我后来听几位圈内经济学家说,看了这篇文 字,对“非主流”印象有所改变这也坚定了我这样的看法:任何时候,当一种意见成为 压倒性时,还是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以利于实现社会“均衡”。

      10年之中,《茶座》中包括张五常、黄有光、梁小民等人的文字给我印象都很深刻; 陈彩虹、詹小洪等人对韩国的描述与分析,对于我们“以邻为鉴”富有启发意义在中国 改革30年前后,《茶座》组织了一些文字,回忆中国经济学界参与并影响改革进程的人 与事,让我感到非常“解渴”特别是柳红女士在采访当事人之后形成的系列文章,廓清 了不少原来被我辈视为“谜”的历史真相 这些年来,我个人见识了很多媒体的生或死除了一些老牌的或有浓厚的体制内 背景与资源的媒体之外,像《茶座》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坚持十年且其风格与 品质始终如一的刊物,实在屈指可数 其实,在与詹小洪先生不多的交往中我还是知道,十年之中,《茶座》所面临的内外 压力始终存在,也有非常困难的时候但最终扛下来了这里面凝聚着作为《茶座》出版 机构方的山东人民出版社,作为“掌门人”的金明善、董新兴先生以及“店小二”的詹小 洪先生本人的艰辛与坚守有这样的出版社、“掌门人”与极负责任的“店/j~-*”,实在是 读者与作者之幸詹小洪先生常说,我知道我们给作者的稿酬远低于某些媒体给同一 作者的稿酬,但我想以自己的诚恳来维系这些作者也因此,几乎每到那个时间,他总 是给我们问是否收到样刊,是否收到稿酬。

      这让我们感动我想这也是《茶座》还能 坚持下来并不断发展的原因吧 我现在对《茶座》最大的期待是:下一个十年,通过不断调整主题及内容,《茶座》仍 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中的读者口味及偏好,让《茶座》继续健康成长,让读者从《茶座》 中得到更好的智慧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