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子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论文】.doc
35页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压缩机定子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摘 要 电机定子是电机的重要部件,其质量对电机性能有直接影响因此定子片成形模具的设计十分重要电机定子片具有多槽孔的复杂结构,在生产中一定要保证其相对精度定子片在使用中所需要的数量也较多,使用传统的单工序模进行冲裁必将造成高成本、低效益因此本文采用多工步级进模对其进行冲裁既保证了冲裁精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文中首先阐述了级进模的相关知识及发展前景,其次在详细分析冲裁工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毛坯优化排样、定距和定位方式、凸凹模结构以及固定方式等细节问题最后采用CAD绘出级进模具的局部总装图关键词: 定子片,多工位,级进模 The Stamping Process And Mold Design Of Stator Piece Of Compressor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blanking technology of the motor stator vane and rotor vane and the design of blanking die. The stator vane and rotor vane are both indispensable components of a motor and their quality has a direct and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sign of the motor. They both have such complex structures with a lot of slotted eye that its relative accuracy should be ensured during its producing. Since the stator and rotor vane are also needed in a great amount, it must results in high costs and low efficiency if the traditional simple press tool is used on blanking. So,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Multi-Step Progressive Die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link of blanking so that the accuracy can be ensured and the efficiency can be enhanced at the same time.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relative knowledg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ogressive Die. Then, some detailed problems, such as the black layout of blank, the way to fix spacing and position, the structure of top die and bottom die and the methods to fix them, are discussed carefully on the basi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of blanking. Lastly, the setting drawing of the Progressive Die can be got by using CAD.Keywords: stator vane,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5目 录前 言 1第1章 工艺设计 31.1 工艺分析 31.1.1 材料 31.1.2 零件 31.1.3 尺寸精度 31.2 冲裁工艺方案 41.2.1 方案拟定 41.2.2 方案分析 41.3 模具结构形式 41.3.1 模具类型的选择 41.3.2 操做与定位方式 41.3.3 卸料及出件方式 51.3.4 确定送料方式 51.3.5 确定导向方式 5第2章 工艺计算 62.1 排样、计算条料宽度、确定步距、计算材料利用率 62.1.1 排样方式的选择 62.1.2 计算条料宽度 72.1.3 确定步距 72.1.4 材料利用率 82.2 工序排样 82.3 冲压力计算 102.3.1 冲裁力 102.3.2 卸料力 112.4 选用压力机 162.5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22.5.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22.5.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122.5.3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3第3章 级进模具设计 153.1 级进模具结构设计方法 163.1.1 级进模具结构设计原则 153.1.2 结构设计内容 253.2 本次模具总体结构 163.3 级进模具的零件设计 163.3.1 凸模和凹模设计原则 173.3.2 凸模的设计 173.3.3 凹模的设计 203.4 导向及卸料板的设计 223.5 定位零件 233.5.1 挡料销 233.5.2导正销 233.5.3 误送检测装置 24第4章 辅助装置 254.1 固定板 254.2 垫板 254.3 模架 254.4 标准件的选用 254.5 模具材料的选用 264.6 安装与配合 264.6.1 凸模与凹模模的装配间隙 264.6.2 卸料板与凸模的装配间隙 264.7 卸料装置 264.8 装配配合 27结论 29谢 辞 31参考文献 32前 言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器具几乎均需用模具来成型实现,模具对人们而言将不再陌生。
如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级进模能够在一副模具内完成复杂零件的冲裁,弯曲,拉深,立体成型以及装配等复杂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安全可靠,可以加工复杂零件等特点而受到普遍的重视,应用也日益广泛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叠片多功能模具,已达到国际水平其他如48、54、68条腿集成电路柜架多工位级进模、电子枪硬质合金多工位级进模、别克轿车安全带座式多工位级进模、空调器散热片多工位级进模,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将对电动机定子转子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作一个系统、详细的介绍毕业设计的意义在于,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培养个人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巩固、扩充模具专业课程所学内容,掌握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分析、计算机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撰写设计说明书,熟悉标准和规范通过毕业设计,提高了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运用,对专业知识做到更深一步的掌握和拓展,了解模具专业前沿技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毕业设计的设计面较广,有一定难度设计是按学习、消化、吸收、创新的思路进行的整个设计是由个人独立完成,所以设计内容可能会有一些漏洞和错误,殷切希望各位老师及领导予以批评和指正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第1章 工艺设计1.1 工艺分析1.1.1 材料电工硅钢片D21,钢板厚度0.50mm,具有良好的冲裁性能1.1.2 零件零件形状简单,对称,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比较适合冲裁零件如图1-1所示图1-1 零件图1.1.3 尺寸精度零件图只给出了部分尺寸的公差,可以看出零件精度要求较高其其它未标注公差属于自由尺寸,按IT14级确定工件的偏差总结以上特点:该制件符合冲裁工艺性,所有适合冲裁1.2 冲裁工艺方案1. .2.1方案拟定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
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冲孔—落料复合冲压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级进模生产1. 2.2方案分析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制造简单,但需要多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方案二:也只需一副模具,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较高,且工件最小壁厚大于图凹模许用最小壁厚模具强度也能满足要求冲裁件的内孔与边缘的相对位置精度较高,板料的定位精度比方案三低,且一次成型两个工件模具的设计及制造较麻烦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精度也能满足要求,虽然模具轮廓尺寸较大,但把工序分开使模具的设计变得简单,也便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1.3 模具结构形式1. 3.1模具类型的选择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连续模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连续模1.3.2 操作与定位方式1. 操作方式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但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也能满足生产要求,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果有条件加上自动送料机和校平机构这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2. 定位方式因为导料销、始用挡料销和导正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根据模具具体结构兼顾经济效益,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送料步距采用导正销,初始定位采用始用挡料销。
1.3.3 卸料及出件方式1.卸料方式刚性卸料与弹性卸料的比较:刚性卸料是采用固定卸料板结构常用于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后卸料主要用于卸料力较大、材料厚度大于2mm且模具结构为倒装的场合弹压卸料板具有卸料和压料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料厚小于或等于2mm的板料由于有压料作用,冲件比较平整卸料板与凸模之间的单边间隙选择(0.1~0.2)t,若弹压卸料板还要起对凸模导向作用时,二者的配合间隙应小于冲裁间隙常用作落料模、冲孔模、倒装复合模和连续模的卸料装置工件平直度较高,料厚为0.5mm较薄,卸料力不大,由于弹压卸料模具比刚性卸料模具方便,操作者可以看见条料在模具中的送进动态,且弹性卸料板对工件施加的是柔性力,不会损伤工件表面,故可采用弹性卸料2.出件方式因采用连续模生产,故采用下出件为佳1.3.4确定送料方式因材料为带料故采用横向送料1.3.5确定导向方式由于模具整体尺寸较大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故采用导向平稳、导向准确可靠、刚性好四导柱模架第2章 工艺计算2.1 排样、计算条料宽度、确定步距、计算材料利用率2.1.1 排样方式的选择方案一:有废料排样 沿冲件外形冲裁,在冲件周边都留有搭边。
冲件尺寸完全由冲模来保证,因此冲件精度高,模具寿命高,但材料利用率低方案二:少废料排样 因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