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跨国公司区位.ppt

77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441908
  • 上传时间:2017-06-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5.50KB
  • / 7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第一节  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跨国直接投资区位,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为何跨国投资;二是选择在何国家投资;三是在微观上,选择在投资国的何地点建立机构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公司为何跨国直接投资?众多学者对此加以解释,包括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海默(S.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拉格曼(A.M.Rugman)的国际生产内部化理论,邓宁的折衷理论等以下主要介绍经济地理文献中引用较多的产品周期理论和折衷理论一)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是由弗农于60年代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新产品阶段,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图6—1)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

      这使得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图6-1)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弗农的理论,综合斯的内部交易理论和区位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投资扩展但是,在规划企业未来投资国别,在说明跨国公司为其总体利益而实行全球化战略行为时,便不能令人满意了为此,需要把产品周期理论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结合起来考虑此外,弗农的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未考虑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可进行国际分工赫莱纳认为,在未进入标准化阶段,追求低生产成本的一些生产工艺也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二)折衷理论,1977年,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

      按照邓宁的观点,这三种优势对于解释跨国投资均具有重要意义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相对于其它国家的企业来说,跨国投资企业应该拥有服务特定市场的净所有权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拥有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如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或垄断优势、品牌优势、融资能力优势等在一段时间内,这些优势应为相关跨国公司所独有2.内部化优势假若已经满足条件1,那么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比起把它们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来说,自己利用这些优势更加有利这些利益的实现可通过现有的价值链或者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机构(新的价值链环节)这种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的优势,被称为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假若已经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拥有这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相结合,即充分利用世界其它国家的要素优势实际上,世界各国生产要素(劳动力、自然资源、土地等)差别显著各国的政治环境、政策、社会因素、市场等与公司经营有关的条件有很大不同这些均构成国家的区位优势综上所述,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它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从实证的角度,90年代中期邓宁对世界最大的500家工业公司中的144家公司的调查表明,公司的竞争优势与跨国度具显著相关跨国度越高的公司,从国外分支机构获取越多竞争优势绝大多数公司认为,近些年来,从外国机构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处于增加之中外国直接投资是重要竞争优势获取方式二、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从地理学观点看,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可追溯到韦伯等人区位论的基本思想企业之所以要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一些,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便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最小成本可在一国之内找到,也可发生于多国之间公司在国家间进行成本比较,当它国生产成本明显低于本国时,便会倾向于向这些国家投资同样,沿着最大利润区位论的思路,企业在生产成本、运输费用和市场价格的综合考虑基础上,当投向它国比在本国可以获取更大收益,自然会选择后者由此可以得出,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投资地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这一原则,也可用于国际尺度上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曾经对生产原料分为遍在性和地方性原料地方性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地理学家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十分强调各地经济发展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性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它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相应国家跨国投资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故综合而论,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跨国投资区位与国内企业投资区位有一定差别据邓宁对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的实例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对于区域激励政策的反应比起国内公司更为敏感,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时受区域政策的影响更明显麦康奈尔对美国外资区位和国内企业区位的比较研究表明,两者区位取向和区位变化均有不同外资区位行为应该受制于国内已形成的工业区位格局和区位作用力的假设,在实际中很难证实如国内制造业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开始由传统集中区外移,而外资企业在70年代后期才出现这种趋势根据我们对已有文献分析和自己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区。

      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跨国投资与在本国投资不同,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投资国各地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十分周全的区位论证故在一段时间内,选择东道国的经济中心区投资早在70年代初凯夫斯就提到,跨国投资在寻求当地原材料和服务供应商、确定市场机遇、管理分散设施、招募高水平劳动力等方面均具较高摸索成本,这便促使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经济中心区,多为信息通畅、各类经济活动集聚区在此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来自多个发达国家的实例研究,证实了以上的观点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1978年以前,高度集中于东北部都市区1974-1978年,这些都市区集中了全国主要城市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75.2%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中,汽车工业十分集中于美国的传统汽车工业生产地带只是考虑劳动力供应的原因,日本汽车制造商建立工厂的区位比较接近于郊区在西北欧,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金三角”地区其中,爱尔兰的外资集中于以都柏林为主的大的人口中心,葡萄牙外资80%集中于里斯本及其周围的特茹河谷地区,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加泰罗尼亚集中了全国外资的67%英国的情形比较特殊,由于60年代区域政策鼓励外资投入外围的发展地区,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均有一定数量的外资,但总得来说,外资还是以东南区和东安哥利亚为集中。

      在东欧,来自西欧的直接投资也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和其它传统工业发达区1989-1992年,保加利亚的外资中53%流入索非亚都市区,莫斯科在俄罗斯吸引的外资中也占重要地位,1995年该市所占比例达29%发展中国家的实例同样如此马来西亚的外资中,制造业主要分布于相对发达区越南的外资主要集中于西贡和胡志明市尼日利亚的沿海发达城市拉各斯,集中了全国50%以上外资(至1969年),如果加上萨佩莱、瓦里、哈科特港等沿海城市,所占外资比例达70%以上梁志坚先生对发展中国家外资区位总结为: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国家首都和区域首府,并以中国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说明中国也具有此种特征外商投资区位随着投资时间延长会发生变化如美国的外资在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东北部工业集中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分散化趋势欧洲一些国家外资也由早期集中地向其它地区转移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区位变化相对迟缓来自越南、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国的例子均说明这一点这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非发达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有关,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时间滞后于发达国家,其区位扩散也应出现相应滞后期二)集中于边界地区,边界地区是另一类外资集中区。

      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区域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这种情况十分有利于邻国投资者的区位选择对美国的外资不同来源国别研究,提供了该类区位的典型例证根据对80年代后期不同投资国别就业人数与当地总就业人数(以州计)的区位商分析,日本、加拿大、英国、拉美等四个来源地的外资区位差别明显显现日本的外资在太平洋沿岸州最为突出,加拿大投资者趋于在加美边境地区投资,法国、德国和英国投资者集中于东部从佛罗里达到缅因州的沿海地区,拉美投资则分布于从加利福尼亚州到佛罗里达的南部诸州在欧洲,德国在法国投资集中于边界地区的阿尔萨斯地区,而比利时在法国投资集中于北部省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在边界地区(或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并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墨西哥北部的制造业加工区,从西至东沿着墨美边界建立,吸引了众多美国制造业公司在此投资中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发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密切的社会和亲属联系,也对外资区位选择具重要影响作用。

      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尤其是当投资者与投资地具有密切的个人关系(如亲属关系)时,这些投资地更易于被投资者所选择比如,日本与夏威夷的特殊联系密切,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了日本在此地的投资香港公司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区位选择中,社会关系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海外华人投资区位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英国对海外投资中,其原殖民地(如澳大利亚、印度)占有重要地位,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投资情形也是如此第二节  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在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中,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生产经营机构有着不同的区位需求条件研究这些组分区位选择的一般性特征,不仅对解释公司空间结构,而且对公司空间战略策划,均具重要意义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如,公司进入或抽回何种产品生产或市场;是否该扩张或压缩公司内的某些部门;是否该获取其它公司(或其它公司的某些工厂);是否应该卖掉本公司的一些部分;何时投资与何时抽回投资,等。

      其中,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资金控制只有总部才能决定公司预算中不同组成单位的资金分配在全球性公司中,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公司总部还代表公司与其它公司进行高层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