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5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11页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专题评估五 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不能换成“见”因为“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而“见”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②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答案二:主要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情解析:此词作于建康(南京)上元(元宵)节时,表达了沉重的爱国感情。
金兵南侵,转徙异乡,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因为小桃到了上元节即开花从开封到南京虽然不远,但总觉得到了天涯海角一般,心里特别凄凉,不禁回忆起在汴梁时的繁华景象花枝在皎洁的月光下是何等地婀娜多姿,宫殿晶莹剔透,云彩多么绚丽往事恍如一场“华胥梦”东风一吹像惊醒了似的,不禁潸然泪下1)首先回答能否,然后将“惊”与“见”的使用效果对比着谈理由2)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与南渡后客居的悲凉当然是对比衬托2.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暮春 苏 轼 簌簌无风花自亸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柁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注,我思君处君思我注: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参考答案:(1)亸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2)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
解析: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照坐”的“坐”,点出话别之题旨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病相怜,友情深厚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这一句是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这两句,便见作者对行人神驰心系之情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上句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典故,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东坡与公择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但局面转变,未见征兆,他们四方流荡,似了了无期,所以有“飞魂”之叹飞魂”与“楚些”是倒装,求其语反而意奇我思君处君思我”,采用回文,有恳切浓至的情思,也是对前面“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的深情想象的一个照应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问题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参考答案: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题目中关键字的理解,要结合诗句分析。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参考答案:“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中关键字的理解,要点明它在全诗中的作用,并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注,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了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解析:首先从题目及整首诗歌中把握诗歌大意,诗歌是作者在邯郸驿馆的思家之作其次回答赏析诗句的题目的原则是要始终扣住诗句来回答问题对诗句中的名词要关注,将其作为意象来把握其中的关系,自然地引申出对作者心情的评价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
诗的语言质朴无华解析: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眼前的孤寂之情是实,家人围坐之景是虚,是作者头脑中想象的景象,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展开语言明白如话,是白居易诗作的典型风格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解析: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结合作者的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比成浮云,是他们遮住了自己望穿长安的眼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1)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参考答案:(1)本诗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如开头一句用一“老”字,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并想象到美丽的湘君竟一夜之间愁成了满头白发后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也有了体积压在船上,也压在星河之上所以有太白遗风2)不矛盾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衬托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有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
解析:(1)题考查表达技巧需要弄明白“太白遗风”的内涵是什么,“太白遗风”是指李白浪漫主义的手法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 (1)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湖中君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天际2)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解析:第一问考查景物形象,要使用优美简练的语言描绘画面第二问考查情感,注意审题,抓住“吊古伤今”等关键词去阐发。
古”指哪位故人,结合诗句中“沅湘”“沉累”“离忧”“杜若”不难判断出是屈原结合注释及词人所处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便可知道伤今的内容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注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注:谢将军:镇西将军谢尚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邀请他彻夜长谈,从此袁宏名声大振1)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参考答案:(1)“空”字是“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是毫无用处的这个“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颈联指出,“我”也能像袁宏那样高吟好诗,可是没有谢尚那样的人来听,感慨当世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的才华,与颔联的“空”呼应,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叹息2)尾联想象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凄凉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解析:(1)答此题,要了解律诗首、颔、颈、尾四联的名称,不知何为颈联,便容易将“空”字误放在第二联中去分析。
2)可调动自己的想象,想象作者想遇知音而无人赏识,不得不挂帆远去的心情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南海旅次 曹 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1)这首诗抓住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金圣叹称赞首联两句“忽然快翻‘远望当归’旧语,成此崭新妙起”(《圣叹批唐诗》甲集),请说说“妙”在何处参考答案:(1)描写故园来书、早角吹霜、残潮荡月(或登高、家书、戍角、残潮、月光)在作者心中激起的反响,来表现他羁留南海的万缕归思(乡思)2)一般写思乡多写登高远望,而作者却说“忆归休上”,以免引起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翻新的写法,脱出窠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解析:羁旅行愁之苦,那是古代交通不便而催生的一种恒常情愫屡试不第,长期流落他乡的曹松滞留南海,内心之中一直为归思所折磨新春到来之时,归思更是有如泉水,重涌心头百感交集之际,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思归之作首联一反前人的那种“远望当归”的传统笔法,独出心裁,脱出窠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颔联巧妙地运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