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2000-2009年经济增长中的需求贡献分析.doc
4页上海市经济增长中的需求贡献分析上海市经济增长中的需求贡献分析 ((20002000 年~年~20092009 年)年) 本文依据上海市统计年鉴中 2000-2009 年支出法 GDP 的统计数据,就各最 终需求要素对上海市 GDP 增长的贡献问题作简要分析1)最终需求结构分析根据上海市 2000~2009 年支出法 GDP 及各最终需求要素的统计数据,从绝 对量上看,最终需求的三大组成部分中,最终消费、资本形成都处于上升趋势, 货物服务净流出处于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最终消费于 2008 年突破了 7000 亿 元大关;资本形成于 2008 年突破 6000 亿元大关;货物服务净流出在 2009 年有 大幅的下降,由 2008 年的 753.38 亿元降为 2009 年的 411.8 亿元0.001 000.002 000.003 000.004 000.005 000.006 000.007 000.008 000.009 000.00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在最终需求各组成部分绝对量上升的同时,需求结构在发生着变化。
利用 相关数据,可计算出各最终需求要素占 GDP 的份额见表 2(上海市生产总值最 终需求要素份额构成) ,从而考察最终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从表 2 可以看出,上海市经济增长是以内需为主的2000~2009 年,最终 消费平均份额为 48.88%,资本形成平均份额为 45.37%,货物服务净流出平均 份额为 5.75%① 最终消费份额上升,存在反“恩格尔效应”现象 2000~2009 年,最终消费份额在上升,由 2000 年的 47.04%上升到 2009 年 的 52.3%,2000~2008 年比较稳定,2009 年增幅较大这似乎违背了缘于“恩 格尔效应”的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居民消费份额从 2000 年~2004 年稳步下降,但从 2005 年开始处于持续上 升的趋势其中农村居民份额由 2000 年的 3.71%持续下降到 2008 年的 1.96%, 但是 2009 年上升到 2.02%,基本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而城镇居民消费份额从 2000 年的 33.1%上升到 2009 年的 36.42%,这一现象并不符合“恩格尔效应” 这一现象产生可能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金融危机大幅降低了货物服务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净流出在 GDP 中的份额,同时金融危机抑制了投资的增长,影响了资本形成, 从而使最终消费在 GDP 中的份额有所上升。
政府消费份额一直在上升,从 2000 年的 10.23%上升到 2009 年的 13.86%一方面,这是由于政府消费存在自膨胀机制;另一方面,是因为扩大 政府支出刺激内需的需要这表明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机理不同,与“恩格尔 效应”联系较弱, “恩格尔效应”主要是针对居民消费而言的因此,上海市 2000~2009 年最终消费份额的上升存在反“恩格尔效应”现 象② 资本形成份额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主要缘于存货增加份额的下降资本形成份额在波动中略有下降,总体表现平稳,从 2000 年的 45.48%下降 到 2008 年的 43.67%,2009 年又上升至 44.97%其中,固定资产形成份额在波 动中有所上升,从 40.51%上升到 42.85%,存货增加份额从 4.96%下降到 2.12%(存货份额下降对经济系统来说,应是一种好现象) 资本形成份额的下 降主要缘于存货增加份额的下降③ 货物服务净流出份额持续下降 货物服务净流出份额一直在下降,由 2000 年的 7.48%下降到 2009 年的 2.74%,下降了 4.74 个百分点从上述分析看,2000~2009 年间,上海市的各需求要素中,货物和服务净 流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存货增加的份额波动较大,其余各 需求要素份额基本保持稳定,波动较平缓。
2) 经济增长中的需求贡献测度从支出法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最终需求之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等于 各最终需求的增量之和在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经济增长率仅指 按不变价计算的增长率我们利用《上海市统计年鉴》上的有关数据,把国内 生产总值和最终需求以及它们的增量都换算成按可比价计算的数值按上述方 法计算的最终需求增量、贡献率、贡献度见表 3、表 4、表 5 从绝对量看,2001~2007 年,GDP 增量处于上升趋势,2007 年达到 1411.72 亿元,2008 年降至 651.55 亿元,2009 年又升至 997.7 亿元 2001~2007 年,最终消费增量处于上升趋势,2007 年达到 581.11 亿元,2008 年降至 361.5 亿元,2009 年升至 450.44 亿元资本形成增量处于大幅波动状 态,2003 年达到 8.27 亿元,2007 年达到 5.97 亿元,2008 年成为负值,2009 年上升至 5.56 亿元货物服务净流出增量处于波动状态,2009 年为负值-2.5 亿元3) 经济增长中的需求贡献分析2001~2009 年,上海 GDP 增长的需求贡献,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始终处于 主导地位。
最终消费的贡献趋于上升,资本形成的贡献存在大幅波动,货物服 务净流出贡献则波动频繁从经济增长需求贡献率看,最终消费贡献率基本保持在 50%以上,仅在 2003 年低于 50%,仅有 48.23%资本形成贡献率基本保持在 50%以下,2008 年 最低为负值,达到-1.78%,2009 年最高,达到 66.04%货物服务净流出贡献率 基本保持在 10%以下,仅 2008 年高于 10%,达到 15.32%2001~2009 年各最终需求的贡献度及贡献率如下表:最终需求贡献率(单位:%)年 份上海市生产总 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流出2001 100.00 55.03 40.15 4.82 2002 100.00 59.37 32.86 7.77 2003 100.00 48.23 53.95- 2.18 2004 100.00 50.99 44.39 4.62 2005 100.00 57.43 34.49 8.08 2006 100.00 52.77 49.81- 2.57 2007 100.00 54.42 41.41 4.17 2008 100.00 86.45- 1.78 15.32 2009 100.00 63.69 66.04- 29.73最终需求贡献度(单位:%)年 份上海市 经济增长率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流出2001 8.82 4.86 3.54 0.43 2002 9.75 5.79 3.20 0.76 2003 15.33 7.39 8.27- 0.33 2004 15.85 8.08 7.03 0.73 2005 13.47 7.74 4.65 1.09 2006 13.38 7.06 6.66- 0.34 2007 14.41 7.84 5.97 0.60 2008 5.81 5.03- 0.10 0.89 2009 8.41 5.36 5.56- 2.50① 最终消费贡献分析2001~2009 年,最终消费需求对上海市 GDP 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 50%以上, 仅在 2003 年低于 50%,只有 48.23%。
从 2001 年的 55.03%到 2009 年的 63.69%;2000 年拉动经济增长 4.86 个百分点,2009 年拉动 5.36 个百分点A.居民消费贡献有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 年贡献率 36.62%,拉动经 济增长 3.23 个百分点2009 年贡献率 45.15%,拉动经济增长 3.8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贡献率较小,2001 年为 1.05%,拉动经济增长 0.09 个百分 点,2009 年为 2.53%,拉动经济增长 0.21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贡献率较大,2001 年为 35.57%,拉动经济增长 3.14 个百分 点,2009 年为 42.62%,拉动经济增长 3.59 个百分点B.政府消费贡献基本平稳政府消费的贡献率从 2001 年的 18.41%上升到 2009 年的 18.55%2001 年拉动经济增长 1.62 个百分点,2009 年拉动 1.56 个 百分点② 资本形成贡献分析2001~2009 年,资本形成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波动中上升,2001 年为 40.15%,拉动经济增长 3.54 个百分点,2009 年为 66.04%,拉动经济增 长 5.56 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的贡献均有较大波动 A.固定资产投资从贡献率看,最高的 2009 年达到 83.57%,拉动经济增长 7.03 个百分点,最低的 2008 年仅为 1.45%,拉动经济增长 0.08 个百分点B.存货增加的贡献较多年份为负贡献从贡献率来看,最高的 2003 年为 29.58%,拉动经济增长 4.53 个百分点,最低的 2002 年为-17.94%,拉动经济 增长-1.75 个百分点③ 货物服务净流出贡献分析2001~2009 年,货物服务净流出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大幅波动态 势,贡献率最高 2008 年,达到 15.32%,拉动经济增长 0.89 个百分点;贡献率 最低 2009 年,达到-29.73%,拉动经济增长-2.5 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