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二十六:26容斋续笔卷十.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81694093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二十六:26.容斋续笔卷十26.容斋续笔 卷十曹参不荐士【原文】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日夜饮酒不事事,自云:“高皇帝与何定 天下,法令既明,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是则然矣,然以其时考之, 承暴秦之后,高帝创业尚浅,日不暇给,岂无一事可关心者哉?其初相齐,闻胶西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 而民自定参于是避正堂以舍之①,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 齐国安集然入相汉时,未尝引盖公为助也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 君②隐居深山,蒯彻③为参客,或谓彻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 举过,显贤进能④,二人者,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彻以 告参,参皆以为上宾彻善齐人安其生⑤,尝干项羽,羽不能用其策羽欲封此两人,两人卒不受凡此数贤,参皆不之用,假设非史策失其 传,则参不荐士之过多矣注释】①避正堂以舍之:让出正屋给盖公居住②东郭先生、梁石君:两人都是齐国人齐王田荣反项羽,挟持齐国士人,不从者皆杀之东郭先生与梁石君也在其中,等到田荣兵败,二人以跟从田荣为耻,故隐居深山后蒯通向曹参推举,曹参将两人奉为座上宾③蒯彻:即蒯通,本名彻,后为避汉武帝忌讳,更名为通西汉 范阳人,机谋权变。

      韩信承受其计策平定齐帝,曹参也对其格外器重后劝韩信反,韩信被杀,蒯通在高祖面前竭力为韩信申辩高祖鄙视, 其无罪④拾遗举过,显贤进能:指出他(曹参)思虑欠周之处,订正他犯下的过失并选举贤才,推举能人拾遗,订正过失⑤安其生:即安期生,据传为秦汉间齐人,与蒯通交好,曾经以策干项羽,未见用后来的方士、道家者称之为千岁翁译文】曹参继萧何之后担当汉惠帝的丞相,上任后日夜饮酒,无所事事, 而且还为自己辩白说:“高祖刘邦与萧何丞相平定了天下,已经制定 出严明周密的法令,我完全遵照执行,不出过失,莫非不行吗?”这话 固然没错,但是考察他所处的时代,当时正值残暴的秦朝灭亡后不久, 高祖皇帝创下基业的时间还不长,百废待兴,令人日不暇给,莫非会 没有一件事情值得丞相大人关心吗?曹参当时在任齐国相时,听说胶西 (今山东高密西南)的盖公精通黄老之术,便派人以厚礼邀请盖公对他说,治国之道,最重要的是要清静无为,不多生事端,这样老百姓自 然会安居乐业,没有异心曹参深表赏识,当即腾出正房供盖公居住, 并且实实在在地以黄老学说为指导思想治理国家所以他任齐国相九 年,齐国平安无事不过,曹参就任西汉王朝的丞相时,并没有带盖 公为助手。

      齐国的东郭先生和梁石君是两位世外的高人,隐居在深山 老林之中有人对曹参的来宾蒯彻(即蒯通)说:“先生与曹相国关系莫逆,能够为他指出思虑欠周之处及所犯的过失,并能荐举才德优异之 人,这两位隐士都是一般世人所无法比较的人物,您为什么不把他们 推举给曹相国呢?”蒯彻向曹参推举后,曹参把他们都待为上宾蒯彻 与齐国的安其生关系很好,他们曾经向楚霸王项羽献计献策,但项羽 不予承受项羽想给他们两个封官授爵,二人始终坚决不承受连这 几位大贤,曹参都不能重用,假设史书记载无误的话,曹参不能荐举 士人的过错可就太严峻了汉武留意郡守【原文】汉武帝天资超群,政自己出,故辅相之任,不甚择人,假设但①使之奉行文书而已其于除用②郡守,尤所留意庄助③为会稽太守, 数年不闻问,赐书曰:“君厌承明之庐④,怀⑤故土,出为郡吏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吾丘寿王为东郡都尉,上以寿王为都尉,不复 置太守,诏赐玺书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及至连十余城之 守,任四千石之重,职事并废,盗贼纵横,甚不称⑥在前时,何也?” 汲黯⑦拜淮阳太守,不受印绶,上曰:“君薄⑧淮阳邪?吾今召君矣, 顾淮阳吏民不相得⑨,吾徒得君重,卧而治之观此三者,则知郡 国之事无细大,未尝不深知之,为长吏者常假设亲临其上,又安有不尽 力者乎?惜其为征伐、白费所移,使民间不见德泽,为可恨耳!【注释】①但:只是,不过。

      ②除用:任用③庄助:字详,会稽吴人,汉武帝时人,有才名,被武帝擢为大夫擅长辩论,曾与大臣辩,文辞、义理相间,大臣屡为之屈建元中,拜会稽太守淮南王刘安对其格外赏识,暗地里与之相交④承明之庐:承明庐,汉承明殿旁侍臣值宿所居之屋后以承明庐代指入朝为官⑤怀:思念,惦念⑥不称:不相称⑦汲黯:字长孺,濮阳人,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⑧薄:鄙薄,瞧不起⑨顾:由于不相得:不融洽译文】汉武帝天资聪明过人,他亲自处理国家政事,一切自己说了算, 因而对辅政的宰相人选,不太重视,似乎只是让他们奉行成命而已 但是,对于任用郡守一级的高级地方官员,汉武帝却格外留心辞赋 家庄助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后汉武帝数年没有得到他的问候,于是给庄助写了一封信说:“你厌倦了京师豪华的住宅,怀恋家乡绍兴的 山水,因而出任会稽郡守转瞬间,我已经很久没有得到你的问候了吾丘寿王任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都尉,武帝鉴于有寿王任都尉, 就未再设置郡太守,后来又写了一封盖御玺的书信说:“你在我面前的时候,足智多谋,有很多建树,可是现在到地方上治理十几个城池, 肩负着品级都是两千石的郡太守和郡都尉,两项重任,却荒废了全部 的政事,使得盗贼横行,民不聊生,这样的表现与在我面前时很不相 称,到底是什么原因?”汲黯被任命为淮阳太守,却不承受印绶,汉武 帝说:“莫非你看不起淮阳?我现在召命你,是由于看到淮阳的官民关系很不融洽,所以特意借重你的威名,卧而治之。

      从这三件事可以 看出,诸侯国和郡中之事,无论大小,汉武帝都格外生疏,做地方官 的常常感到皇帝似乎就在自己的面前,又怎能不尽心尽力呢?惋惜,这位具有雄才大概的帝王后来被对外征战和白费腐化迷住了心窍,使得 老百姓看不到他的恩泽,实在是可恨之极!民不畏死【原文】老子曰:“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假设使人常畏死,则为奇者 吾得执①而杀之,孰敢?”读者至此,多以为老氏好杀夫老氏岂好杀 者哉!旨意盖以戒时君、世主视民为至愚、至贱,轻尽其命,假设刈草菅, 使之知民情状,人人能与我为敌国,懔乎常有朽索驭六马之惧②故继之曰:“常有司③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④夫代大 匠斫,希⑤有不伤其手矣下篇又曰:“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 是以轻死且人情莫不欲寿,虽衰贫至骨⑥,濒于饿隶,其与受僇 而死有间矣,乌有不畏者哉?自古以来,时运俶扰,至于空天下而为盗贼,及夷考⑦其故,乱之始生,民未尝有不靖之心也秦、汉、隋、 唐之末,土崩鱼烂,比屋可诛然凶暴如王仙芝、黄巢,不过侥觊⑧ 一官而已,使君相御之得其道,岂复有滔天之患哉 !龚遂之清渤海,冯异之定关中,高仁厚之平蜀盗,王先成之说王宗侃,民情可见世之 君子,能深味老氏之训,思过半矣。

      注释】①得执:可以抓起来②懔乎:凛然警觉的样子常有朽索驭六马之惧:常常有像用腐朽的绳索去套六匹马拉的破车这样的忧虑和恐惊老子③司:掌管④斫:砍伐⑤希:少⑥衰贫至骨:穷困潦倒到极点⑦考:探究⑧侥觊:觊觎译文】老子说:“老百姓常常不怕死,用死来恫吓他们有什么用呢?假设真能使人们都怕死,那么对于极少数胆敢作奸犯科、不顾身家性命的 人,我就可以把他们抓起来统统处死,这样谁还敢违法取死呢?”读到这里,多数人都会认为老子是个好杀之人实际上,老子哪里是什么 好杀之人呢?他的本意只不过是想告诫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千万不要把老百姓视为最愚蠢、最卑贱之人,随心所欲地处死他们就如同铲 除小草一样老子期望君主们能全面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状况,明白每 一个人都可能像敌对国家一样对自己构成严峻的威逼,因而时刻提心 吊胆,高度警觉,如同用腐朽的绳索套着六匹马拉的一辆破车所以 他接着说道:“常常有专管的人去杀代替专管的人去杀, 就如同代替木匠砍木头代替木匠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的老子在下一篇中又说道:“老百姓之所以轻率地不惜生命去冒 险,是由于统治者舍命地想使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适,以致逼得百姓不 惜生命去冒险况且期望长寿是人之常情,即使是穷困潦倒到了极 点的人,其境况已与饥寒交迫的奴隶相像,但是和受戮而死仍旧是大 不一样的,莫非会有人不怕吗?自古以来,时运多变,甚至于普天之下的人都揭竿而起,铤而走险,可是认真地探究事变发生的缘由后就会 觉察,事变初起时,老百姓并没有担忧分之心。

      秦、汉、隋、唐末期, 形势如同土崩瓦解、鱼腐肉烂,几乎家家有罪,人人可杀,可是像王仙芝、黄巢这样的罪魁祸首,所觊觎的只不过是一官半职而已假设 国君和宰相御下有方,莫非会造成无法整理的局面吗?从西汉龚遂之肃清渤海郡(今属河北),东汉冯异之平定关中,高仁厚之镇压蜀盗,王先成之劝告王宗侃等事,可以清楚地看出民情,只要能够活下去,他们 并不情愿犯上作乱世上的君子,假设能够认真地玩味老子的这番话, 就可以少犯很多错误天下有奇士【原文】天下未尝无魁奇智略之士,当乱离之际①,虽一旅之聚,数城之地,必有策策知名者出其间,史传所书,尚可考也郑烛之武②、弦高③沉着立计,以存其国后世至不行胜纪,在唐尤多,姑摭④其小小者数人载于此武德⑤初,北海贼帅綦公顺攻郡城,为郡兵所败,后得刘兰成以为谋主,才用数十百⑥人,格外再奋,北海即降海州臧君相帅众五万来争⑦,兰成以敢死士二十人夜袭之,扫空其众徐圆朗据海岱,或说之曰:“有刘世彻者,才略不世出,名高东夏⑧,假设迎而奉之,天下指挥可定圆朗使迎之世彻至,已有众数千,圆朗使徇谯、杞,东人素闻其名,所向皆下⑨裘甫乱浙东⑩,朝廷遣王式往讨,其党刘暀劝甫引兵取越,凭城郭,据府库,循浙江筑垒以拒之,得间则长驱进取浙西,过大江,掠扬州,还修石头城而守之,宣歙、江西必有响应者,别以万人循海而南,袭取福、建,则国家贡赋之地,尽入于我矣。

      甫不能用高骈之将毕师铎攻骈,乞师于宣州秦彦,彦兵至,遂下扬州师 铎遣使趣彦过江,将奉以为主或说之曰:“仆射顺众心为一方去害, 宜复奉高公而佐之,总其兵权,谁敢不服?且秦司空为节度使,庐州、寿州其肯为之下乎?切恐功名成败未可知也不假设亟止秦司空勿使过江, 彼假设粗识安危,必未敢轻进,就使他日责我以负约,犹不失为高氏忠臣也师铎不以为然,明日,以告郑汉章,汉章曰:“此智士也 求之,弗获王建镇成都,攻杨晟于彭州,久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 抄掠之王先成往说其将王宗侃曰:“民入山谷,以俟招安,今乃从 而掠之,与盗贼无异旦出淘虏,薄暮乃返,曾无守备之意,万一城 中有智者为之画策,使乘虚奔突,先伏精兵于门内,望淘虏者稍远, 出 gōng 弩(版 权 全部 e wen ya n . c om 易 文言网)手炮各百人,攻寨之一面,又于三面各出耀兵,诸寨咸自备御,无暇相救,如此能无 败乎?”宗侃矍然先成为条列七事为状,以白王建,建即施行之榜至三日,山巾之民,竞出如归市,浸还故业观此五者,则其他姓名不传,与草木俱腐者,盖不行胜计矣注释】①乱离之际:社会动乱担忧的时候②郑烛之武:郑国的烛之武鲁僖公三十年,秦、晋两国攻郑, 郑国派烛之武出访秦国,游说秦王退兵。

      烛之武为秦王分析形势,晓之以利,秦国退兵晋国见此状况,也鸣金收兵③弦高:本是郑国商人,以贩牛为业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动身去 袭郑,他一方面火速派人回国报告,一方面伪装成郑国特使,以 12 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 返回④姑摭:姑且选取⑤武德:唐高祖武德年⑥数十百:数千⑦帅众五万:率领五万兵马⑧东夏:中原东部地区⑨所向皆下:所到之处,都望风披靡⑩乱浙东:在浙东地区起事循:沿着得间:假设有时机过大江:渡过长江掠:占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综合能力》预习卷.docx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预测试卷一.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提分卷二.docx 2025高考真题--全国II卷高考英语真题【原卷+听力音频+听力原文+答案】.docx 202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ⅠⅠ卷【英语】真题及答案(含听力音频).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工程060165形考作业123答案.docx 2026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模拟卷.docx 2024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2024年真题解析.docx 202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破题卷.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提分卷二.docx 2025年秋江开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050096第1次形考作业带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高考真题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生物高考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建筑材料第⼀次作业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云南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docx 2025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第1次形考作业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械创新设计060260过程性考核作业1.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 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060933过程性考试.docx 2025年高考云南物理真题(答案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