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宁夏银川市普通高中学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9792039
  • 上传时间:2024-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5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220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1.28亿元,其中近代工业产值为2.88亿元,手工业总产值为3.45亿元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资本主义工业分布极不平衡 B.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比较低C.民族工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D.民族工业经济结构相对合理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的破坏B.已经进入战国时期C.郡县制的出现D.出现了大一统局面3.《太平广记》中提到,唐高宗时,富商邹凤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方物尽为所收",并且“常与朝贵游"《开元天宝遗事》等著述也提及很多富商的类似表现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前期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官商勾结垄断市场C.政府商业政策异变 D.商业资本操纵政权4.某历史学家认为:“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

      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清末“新政”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上述主张意在A.鼓励发展私欲B.突出个性自由C.主张实行分封D.反对理学禁欲6.在雅典,代表国家权力、公民集体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对于公民个人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为了城邦的利益,由民众投票就可以将一个人流放——而这种流放在很多人看来其严厉程度甚至超过死刑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国家一切权力都属于城邦居民 B.民主运作程序保证了司法公正C.法制的精神是城邦(国家)至上 D.法律源于民意且不得悖于民意7.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8.关于商鞅变法,历史上争议颇多。

      朱熹从儒家传统出发,评价商鞅的改革说:“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也以下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为儒家传统所能接受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 D.“燔诗书而明法令”9.1780年,英国学者们“不再回避肮脏和臭气冲天的作坊,也不再为工人的头脑简单而鄙视他们……是去访问他们的作坊,与他们讨论如何改进和采用何种方法改进他们的工作”这反映了A.科学家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B.科学技术逐步与工业相结合C.工业化带来生态环境恶化 D.工人运动推动工作条件改善10.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刘邦相国萧何曾连续强买田亩数千颐;到武帝时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说明汉代A.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B.统治者“无为而治”C.君主权力严重衰退 D.重农抑商没有落实11.1949年之前,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私营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书为主要盈利来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中小学教科书专业出版机构,私营出版商退出了教科书市场这一改变A.悖离了“百家争鸣”方针 B.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D.意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2.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接受和实践此提议的是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开罗会议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 材料 宋神宗即位后“志在刷耻”,希望重新树立宋朝天朝上国的威严,解除长期以来辽朝和西夏带给宋朝的军事压力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便下诏淘汰年纪过大的士兵二年,下诏“并废诸军营,陕西马步军营三百二十七,并为二百七十,马军额以三百人,步军以四百人”五年,神宗“诏于武成王庙置武学”,制订了武学入学标准,入武学者须先进行考试,诸如“武举进士文焕及第,注两使职官,熙河路准备差遣侯抱真而下二十三人,授以三班奉职、借职、差使,缘边差遣”元丰二年(1079年),神宗下诏“以兖、郓、齐、济、滨、棣、德、博民饥,募为兵,以补开封府界、京东西将兵之阙”将前朝规定的逃亡士兵三日内归营不处罚的时限,改为了七日,以此争取因各种原因逃亡的士兵主动回营,对其他的逃亡士兵“严行收捕,为首人凌迟处斩,余并斩讫”普遍设置诸如指使、都教头之类军官和军吏,专掌训练事宜——摘编自《宋神宗军事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宋神宗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神宗军事改革的作用。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人们看到了核武器可怕的威力20世纪60年代,随着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试验,完善核武器,世界上反对核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了保住他们的核优势,乘机推动签订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拥有核武器,同样是主权国家,而其他的国家却被剥夺了发展核武器的权利——摘编自黄莉娜《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影响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材料“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1.28亿元,其中近代工业产值为2.88亿元”反映中国近代工业产值所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较低,表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水平比较低。

      B正确;材料反映的近代工业产值比重低,不涉及分布平衡与否,A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的依赖,C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近代民族工业轻工业比重高,重工业比重低且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D错误2、A【答案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秩序被打破,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材料中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国君控制国政,实际也反映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破坏,A正确;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是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81年,处于春秋时期,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出现了大一统局面,D错误3、A【答案解析】唐代前期富商“邸店园宅,遍满海内”,且“常与朝贵游”,这说明当时商人资产雄厚,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故选A;“垄断市场”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唐代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加强对工商业管理,政府商业政策没有发生异变,排除C;“商业资本操纵政权”的情况不符合中国古代史实,排除D4、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说明是完全反对西方文明的义和团运动,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5、D【答案解析】顾炎武论证了人的私欲产生的合理性和古圣先贤满足人的私欲形成天下之公的努力,是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否定,D项符合题意;“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举例说明古圣先贤满足人的私欲做法的合理性,并非是鼓励发展私欲和实行分封制,排除A、C两项;材料论述的是对公私关系的处理,不涉及个性自由的问题,排除B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6、C【答案解析】在城邦利益面前,雅典城邦忽视个体利益,代表国家权力、公民集体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忽视个体利益以及流放的惩处措施,都体现了法制的精神是城邦(国家)至上,选项C正确;城邦权力属于公民,排除A;材料未体现出民主运作的程序,排除B;法律维系城邦利益,因此选项D排除7、B【答案解析】材料地图可见唐代诗人主要分布于关中一带,这与当时政治经济重心分布有关,而宋代政治重心分别在开封和杭州,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因此宋代词人分布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由此可见地域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的形成,选项B正确;材料中民族融合并不明显,选项A排除;材料仅仅是唐代诗人和宋代词人的分布情况简介,无法由此推断两个朝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优劣,选项C排除;宋代词人的分布区域既受到政治重心的影响,也受到经济重心的影响,不能得出文化重心南移结论,选项D排除。

      8、B【答案解析】儒家思想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民本,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织最符合儒家思想,B正确;A是承认土地私有,排除;C是军事上的措施,排除;D是思想上的措施,排除9、B【答案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学者改变态度,深入工场作坊,解决工人工作面临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科学技术逐步与工业生产相结合,故选B;材料反映了学者对工人态度的变化,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生态环境恶化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未体现工人运动,排除D10、A【答案解析】西汉前期,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地主土地买卖、扩大地产的活动增多,使得汉武帝时期“富者田连阡陌”,说明汉代,A项正确;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不能说明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无为而治”,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买卖土地现象增多,不能说明君主权力衰退,C项错误;汉代前期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项错误11、C【答案解析】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中小学教材,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教材版本,在当时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故C选项正确;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才提出来的,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未体现不允许私人商业出版社继续经营,故B选项错误;材料措施不是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措施,故D选项错误。

      12、A【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的“十四点原则”的部分内容,所以该观点是在巴黎和会,答案为A;材料提到的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21年,慕尼黑会议是1938年召开,开罗会议是1943年召开,BCD均比国际联盟成立的时间晚,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内容:精兵整军;设立武学,培养军事人才;实行募兵制;加强士兵的管理和训练2)作用:改变了军队指挥体制和编制体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答案解析】(1)内容: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