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每日一篇古文观止《晁错论》.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93965376
  • 上传时间:2022-05-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1.7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每日一篇古文观止晁错论苏轼〔宋代〕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 其变,而不为之所,那么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那么天下狙於治平之 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土,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 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 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那么天下之祸,必集於我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 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 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 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 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 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 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 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 义土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 自将。

      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 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 累其君,那么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那么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 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 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其变,安而不吾信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回的,莫过于外表上社会安定没有祸乱,而实际 上却存在着不安定因素消极地看着祸乱发生却不去想方设法对付,那 么恐怕祸乱就会开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来坚决地制止它,又担忧天 下人已经习惯于这种安定的表象却不相信我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 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豪杰人物,才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安定而冒天下之 大不鞋,以求得成就伟大的功业这本来就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一蹴而 就的,更不是企图追求名利的人所能做到的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国家安定平静,无缘无故地触发巨大的祸患的导火线我触发了它,我 又能制止它,然后才能有力地说服天下人。

      祸乱发生却想躲躲闪闪地避 开它,让别人去承当平定它的责任,那么天下人的责难,必定要集中到 我的身上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 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 也从前晁错歹单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 山东诸侯各国共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 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 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局部原因却是晁错自己造成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音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是以得至於成功自古以来但凡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 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 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 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沉着地 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 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 居守。

      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 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从而控制吴、楚 等国的命运,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 自己留守京城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 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 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是谁呢?自己想赢得那个美名,又怎么能躲避这 场患难呢?拿亲自带兵平定叛乱的极其危险,与留守京城的极其平安相 比,自己是个引发祸乱的主谋,选择最平安的事情去做,却把最危险的 事情留给皇帝去做,这就是让忠臣义士们愤怒不平的原因啊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 於其间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 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 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 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的能够得逞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那么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假假设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当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 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 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

      纵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那么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 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 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那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 策假如晁错自己亲自带兵去讨伐吴、楚等七国,不一定就不会成功 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兴,奸臣正好趁此钻了空子晁错企图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