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名医医案赏析.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49051795
  • 上传时间:2018-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8.50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名医医案赏析第一节中医医案的概念、意义和作用4一、医案的概念 – 1、医案的定义– 医案,最早称为诊籍,又称脉案、方案,现 亦称病案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即 是由医者将病人的病因、症状、脉象、舌象 、病机、转归、治则、治法、注意事项以及 病人的体质等作概要地记述与辨证分析,同 时记录下处方药物名称、剂量、炮制方法、 服用方法等处理方案而形成的文字资料 – 2、对医案的理解– 明代医家孙一奎说:“医案者何?盖诊治有 成效,剂有成法,固记之于册,俾人人可据 而用之 – 清代医家方耕霞曾说“医之有方案,犹名法 家之有例案,文章家之有试牍” – 近贤赵守真说:“医案,乃临床经验之记实 ,非借以逞才华尚浮夸也盖病情变化,隐 微曲折,错综复杂,全资医者慎思、明辨、 审问之精详,曲体其清,洞悉病服何药而剧 ,更何药而轻,终以何方而获安全,叙之方 案,揆合法度俾读之者俨然身临其证,可 以启灵机、资参证,融化以为己用!» 《中医大辞典》称其为“医生诊治病证的记录又 叫病案 – 《辞海》则云:“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医 案体现了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 – 医案实质上是医者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达 形式,是临床辨证论治过程的记录,是中医 理法方药综合应用的具体反映形式,是历代 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

      – 许多名家医案并非一份简单的诊疗记实,也 不同于一般的病历记录,而是取材于大量病 案中的医案总结,是带有浓厚学术借鉴性的 论文它能重点反映各位医家的临床经验和 学术特色,启迪人们的思维,从中汲取精华 ,其中许多临床见解和实际经验是一般方书 、论著所不易体现的4二、医案的意义和作用 – 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说:“中医之成绩,医 案最著因此,古往今来,业医者十分重 视对医案的总结记述;习医者无不从历代医 案中获取营养和启迪思维 – 医案在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在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中具有 特殊的意义和作用4(-)医案极大地蕴藏着祖国医学遗产 中的宝贵财富 –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历代积累的医案数量相 当可观中医医案是历代先贤同疾病作斗争 的经验总结从先秦两汉伊始,迄今数千年 ,医案记载越来越多据统计,从有医案记 载开始至清代末年,累积医案达2万余则, 清末至近代,名医医案更是数以万计从清 代中叶至清末,医案专著就有150多部仅 《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两书,就收 集清以前名医佳案8000则4有许多临床大家,他们毕生忙于诊务, 无暇著述他们的临床经验,多由其门 人及后学搜集整理为医案书籍出版,为 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

      这是中医 治学的真凭实据这些医案凝结了医家 十分宝贵的心血,是其临床经验的结晶 和理论思维的集中体现正因为如此, 清代名医何鸿舫的一页处方,东瀛人愿 以高价收存从某种意义上说,医案比 中医理论性著作的价值更大因此,有 学者认为“读书不如读案”4(二)医案集中记载了活生生的救死扶 伤的临床事实 – 中国传统医学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颇具经验 医学特色,而这一特点在医案中得以充分体 现中医医案是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基础上的临床实践的产物,是任何人不可抹 杀、不可忽视、不得不承认的铁一般的事实 4清朝末年,一位英国医生患呕吐证,“屡 屡吐,绝食者久矣”,邀请了日本医生和 美国医生共同为之治疗,其结果是“协力 治疗之,呕吐卒不止”当时已认为患者 是不起之人,遂求盐山名医张锡纯“一决 其生死”经过详细诊视之后,张氏说: “余有一策,试姑行之即用张氏自制 的半夏加茯苓生姜,“一二服后奇效忽显 ,数日竟回复原有之康健张锡纯技高 一筹,使得“东西洋大夫”赞叹不已,敬 佩至极– 中医医案是历代医家一桩桩活生生的救死扶 伤的临床事实,它不是在尸体上的实验研究 ,而是在大量的活体上所做的直接的人体试 验,因而具有真实性、生动性、科学性、感 人性等特点。

      4(三)医案是中医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体 现– 中医医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汇集医者中医 理论知识、中医诊断方法、中药、方剂学、 中医临床学、中医思维方法等各方面的知识 和技能于一身,是医者中医学及相关学科知 识综合运用的临床结晶 – 中医医案多系理法方药俱备,每一案例可视 为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的范例学习医案最 明显的好处,就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学习某一 方面的单一内容,而是把中医的理、法、方 、药、辨证论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通过学 习医案可使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起来– 孟子有云:“梓匠舆轮,能与人规矩,不能 与人巧而中医之基础理论犹规矩也,临 床应用之圆机活法犹巧也基础理论是对临 证高度的概括,因而显得笼统抽象学过中 医初涉临床的医生,往往感到病证千变万化 ,几乎少有像书本讲的那么规范,症状也不 像书本描述的那么典型,原方抄录,与临床 病证难以吻合,甚至从事临床多年的人,有 的也胶柱鼓瑟,疗效欠佳– 比如在旧社会,有些江湖郎中治疗蛇咬伤往 往都会留一手,这一手方法很巧妙,让人根 本无法察觉郎中给你治蛇伤,很快就把蛇 毒治住了,让你没有生命危险,很多症状也 消除了,可是有一点,伤口老不好,隔上一 段时间伤口又腐烂,你又得到郎中那买些药 ,管上两三个月,就这样拖上一年半载,甚 至更长的时间。

      在江湖上,这叫郎中钓病人 ,病人养郎中的招数– 窍门:忌盐如果让病人忌盐几天,再吃上 几剂解毒生肌的药,伤口很快就长好 – 《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 咸,其类水,其畜豕其应四时, 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 数六,其臭腐4肾家的臭是腐,所以,凡属腐烂一类性 质的病变都与肾有关肾病需要忌盐,“ 多食盐则伤肾”4又如:南宁廖炳真老中医治骨癌经验 骨癌在所有的癌症里,疼痛是最剧烈的 而且这个疼痛往往很难止住,就是用 上麻醉剂,效果也不见得理想而廖老 有个撒手锏,能使疼痛很快地消除4在一些中草药里面加上一味特殊的东西 ,然后煎汤外洗患处,洗几次后疼痛就 能逐渐消除,不加就完全没有这个效果 4此物就是棺木的底板上长出的一种东西 4道理:尸体逐渐腐烂,腐烂之物往下渗 ,渗到棺木的底板上,连同木质一同腐 坏,这种东西就是感受这个腐气而生的 4因此,人们渴望能学到随证化裁,切合 实用的临床治法和医疗经验,使中医药 理论切于临床实用那么,古今名医医 案,大大有助于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应 用,加深我们对辨证论治过程中每一个 环节的认识和理解4 再比如,异病同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

      临床怎样运用?通过医案最能反映出 来这里例举张锡纯所治两例危急重症 ,均重用山药而治愈的案例,加以说明 4 张氏曾治“一妇人,产后十余日,大喘大 汗,身热劳嗽,医者用黄芪、熟地、白 芍等药汗出愈多后愚诊视,脉甚虚弱 ,数至七至,审证论脉,似在不治俾 其急用生山药六两,煮汁徐徐饮之,饮 完添水重煮,一昼夜所饮之水,皆取于 山药中,翌日又换山药六两,仍如此煮 饮之三日后诸病皆愈4又治“一人,年四十余,得温病十余日, 外感之火已消十之八九大便忽然滑下 ,喘息迫促,且有烦渴之意其脉甚虚 ,两尺微接即无亦急用生山药六两, 煎汁两大碗,徐徐温饮下,以之当茶饮 完煎渣再饮,两日共用山药十八两,端 与烦渴皆愈,大便亦不滑泻4上述两案中,前案患者为产后气脱、气 不摄津之大喘大汗症;后案则为湿病后 期气脱之大便失禁、喘促之症面临危 急重症,张氏单用大量山药,取其效专 用宏、益气摄纳之效,从而力挽狂澜 其辨证之准确、用药之精当,反映了张 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独特的用药经验, 这是一般教科书难以学到的4(四)医案充分反映了名医辨证论治和 知常达变的心法 – 中医学的特色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收集 并仔细辨别病人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 论治的。

      古今名家医案蕴藏着其宝贵的辨证 论治和知常达变的思维方法,每个医案都凝 聚了中医学家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的思想 蕴含着历代医学家的精细的诊察能力、卓 越的思辨方法和高超的学术思想其诊疗技 巧常可启迪后人,供人借鉴中医的许多精 华就在个案之中,成功个案凝聚了中医学家 个体化治疗的思想,是科学的普遍性在特殊 性中具体运用,并经实践检验是真理4失眠一证,临床比较常见,治疗方法多 种多样而《冷庐医话》记载:“偶从杭 城沈雨溥书坊购得《医学秘旨》一册, 有治不睡方案云:‘余尝治一人患不睡, 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 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 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 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 ,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配伍, 和调肝胃,平衡阴阳而治失眠4失眠之证,人多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方面辨证施治 ,多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之属, 而此案用半夏、夏枯草二药实为巧妙独 特,对人启迪良多4此案为肝火上炎上扰神明,同时痰湿困 阻脾胃,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 ,阴阳之气升降失常而致失眠,故用半 夏配伍夏枯草,则是从肝火上炎、胃浊 上逆而治,别出心裁,富有创意。

      4明·徐树丕《识小录》中又载:“半夏一名 守田,一名水玉,能治夜不寐姑苏张 濂水,名康忠,常治董尚书浔阳不眠 用百部一两,半夏一两,董即得美睡, 酬之百金本案记载张君以区区百部、 半夏二药治愈失眠,竟得百金之酬,充 分说明其效确凿灵验4此案为中上二焦痰浊阻滞,致使肺胃之 气上逆,困扰神明而致失眠,故用半夏 配百部而获奇功4 再如被视为“将军”的大黄之用途,历代 医家各有体会,各有验案4一例:上海名医徐小圃曾为一富翁治腹 闷痰喘之症,处方为大黄半斤,数次分 服,患者且疑且惧,但服后爽然痊愈 请教于徐小圃曰:“众医屡用不效,先生 一味奇功,何秘也?”徐答曰:“君素食 膏梁厚味,壅塞热痰,大黄性清下,味 香辛,独行则力猛功专,疏塞清秽,何 秘之有?”4清代名医费伯雄运用饮食疗法治疗过用 人参致盲一案,也颇为神奇:郑某,体 形丰满,素喜进补日前将上好人参二 两纳入鸭煮食,五日后觉目光模糊,十 日后两目青盲,不能视物,遍治罔效, 求诊于余余曰:“五脏六腑之精,上输 于目,因食参过量,气机遏阻,清气不 能上蒸,精气不能上注,故盲也《内 经》云:“益者损之’,可用食疗法,嘱日 服梨汁一碗,使大便日利二至三次。

      十 余日后,两目已能见物,服至一月,两 目复原,能察秋毫矣4(五)医案是成功经验和反面教训的最 好教材4程门雪先生曾尖锐地指出:“一个中医临 床医生,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会缺 乏指导临床实践的有力武器,而如无各 家医案作借鉴,那么同样会陷入见浅识 寡,遇到困难,束手无策的境地《 中医年鉴》 1983年)4李忠堂先生治疗自汗盗汗,用玉屏风散 和当归六黄汤,效果不明显,后又按常 用量在上述方中加入五味子15g,以图收 敛之效,亦不能如愿一日,偶阅《谢 映卢医案》,其治疗自汗盗汗方内均重 用五味子,深受启发,再遇自汗盗汗, 五味子用量加至25g,服药后果然汗出顿 减,直至痊愈4如:水蛭,古代称之为“蜞”4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见到一个病人,右 眼被人打得充血,肿如核桃,孙思邈略 施小“技”,找来水蛭,放在红肿处吸血 ,很快就治好了4明代汪机通过用“蜞针”治疗一例小儿赤 疹而发生死亡的教训,指出其弊端是出 血,认为“血去气不能独居,”进而指出“ 蜞针吮出血,可施轻小症候,若积毒在 脏腑,徒竭其血于外无益”4《图经本草》认为生于山中的石蛭、生 于草中的草蛭以及生于泥中的泥蛭,虽 然也能吸血,但“为害亦大”,主张用水 蛭为好。

      4 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八十高龄患泄泻 病,自治不愈,邑中诸医也遍治本效, 迁延数月,病情日重,于是写信请李中 梓为其诊治,李中梓日夜兼程,来至肯 堂病榻前,经过凭脉审证,仔细诊视, 终于弄清病变的症结在于前面诸医咸云 病缘于年高体衰,故屡用补剂,愈补则 愈滞,治疗惟有采取“通因通用”之法4由于王比李年长,名气也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