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doc
4页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三角中学 谢宗通 内容摘要:设计并实施好一节公开课,是课改推进中教师理念转变,方法创新,进步成长的集中体现教师应积极投入其中,在求索中寻找教学规律,在求索中创新,并及时总结经验本文就教学实例探讨了公开课设计须注意的几点原则关键词:公开课 语文教学 基本原则正文:参与式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学习者以发展为中心展开的,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以自然、自由、自主、合作、体验与发现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获得直觉的体认与能动的发展,因此,设计好每一节课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公开课的设计,对教师理解课改,提高授课技能,成为教学工作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更有极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推广,我们传统的教学中已加入了新的媒体,媒体不再是简单的黑板,文本、更有音响、影视、投影仪及电脑等的介入;所以,当今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下面我就自己在公开课设计中的做法来谈一下公开课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教学内容取舍得当,教学环节简单流畅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材研究应当由简而繁,教学设计应当由繁而简。
语文教学内容庞杂,按流程来说,有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介绍、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文章层次划分、段意概括、重点文句研讨、中心思想概括、写作方法探究等,还须把这些内容的学习用参与式活动来组织,内容多,时间少,没办法完成我想,我们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这要受到教学课时数的限制;况且,每一课都如此,导致的后果就是重点不突出,教学没有特色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公开课上恨不得把所有内容都塞进一节课中,我也曾这么做过,也曾被这个问题所困惑通过不断反思,我终于明白:多可能会导致少,而少是为了更多,为了更深入内容、环节的减少,正好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并在交流碰撞中产生认同和共鸣,拓展思路,提高认识,加深体验我在实践中逐渐吸取经验与教训,在公开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尽量做到删繁就简下面把我教学公开课《邓稼先》的设想及PowerPoint课件展示如下,用以佐之课前,我先做了如下分析,本文对于21世纪的中学生来说,很难激发他们较大的兴趣,他们嘴边挂的书上贴的都是所谓天王级明星为此,我把教学目标之“学习邓稼先高尚的爱国情操”改为“树立正确的追星观”上然后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摸清学生最崇拜的名人是谁。
通过调查我发现,周杰伦备受青睐,于是将其定为邓稼先的比较对象,课件雏形也已形成,即把繁杂的东西抛开,只作几项比较就行,项目也较简明:a、成长环境比较,b、个性品质比较,c、情感态度比较,d、贡献比较然后开始准备,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学习生字词,2、搜集周杰伦的相关材料教师准备:从网上选取两人的相关图片,制作课件:第一张:邓稼先PK周杰伦二人姓名下方分别是各自的照片,邓稼先灯下工作,周杰伦放声高歌第二张:成长环境比较,邓稼先照片PK周杰伦照片,其中邓稼先朴素,周杰伦穿着时髦图片下方文字在讨论总结后,再显现,第三、四、五文字出现方式均同)第三张:个性品质比较,邓稼先照片PK周杰伦照片其中邓稼先似农民般朴实,周杰伦则低头,显自闭之态第四张:情感态度比较,邓稼先照片PK周杰伦照片邓稼先埋头工作,周杰伦身着旅行装幻灯片下插小喇叭第五张:贡献比较,邓稼先雕像PK周杰伦照片邓稼先图片是一座纪念雕像,周杰伦手握话筒,真情歌唱第六张:“崇拜使人愚昧,敬仰使人明智”红色大字由小而大,形成对视觉冲击在课堂教学中,我舍去了阅读,字词学习,邓稼先简介,各层次内容概括,中心概括等常规环节内容开课提问,“你喜欢的名人是谁?”谈理由,请同学试唱《双截棍》,《青花瓷》,引出邓稼先,然后投影第一张幻灯片。
顿时,学生倍感惊奇,而后兴奋,并小声谈论“PK”的意思教师顺势引导,进入项目比较,接着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环境中成才的可能性分析,使学生明确邓稼先成才极有难度;农村孩子对有农民气质的邓稼先比自闭之周杰伦更喜欢;爱国高于爱母亲(播放李谷一《我和我的祖国》深化);纪念雕像比流行音乐更有历史意义从互动,讨论中可以看出,他们被邓稼先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追求影视明星的盲目性最后我送同学们的一句话,即第六张幻灯片内容课后老师们认为我的这节课新颖,简洁,而有深度这节课的成功,缘于以前在课堂中的尝试给我的启示:明确目标,合理取舍,化繁为简,流畅明了是公开课的必然要求二、选准教学内容,关注设计品位教师们都知道,公开课,特别是示范课的性质决定了它本身的特点,即:它既必须超脱一般课的标准,有独特性,前瞻性,要引领教学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同时又必须迎合专家的情趣,学生的口味,最有可能的去吸引他们,打动他们,进而征服他们,即就是说,它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这二者之间是矛盾的,我们教师必须想办法将这对矛盾统一起来,这就是公开课给我们的挑战因此我想,教师对公开课内容选择的观念一定要有转化,即在没有特别独到的见解和构思时,不易选择名篇,因为名篇叫人演绎得够精彩了,很难找到新的见解或方法,我们不妨去选一篇很少有人研究的篇目来设计,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所选篇目必须是利于挖掘情感的文章。
还用《邓稼先》教学来作分析因为课文长,加之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不“狂热”,教师们选这篇文章来教公开课的少,我就本着文本与现实结合,文本与现实对比的方法,以长文短教的原则实施,让学生在兴趣支配下,主动合作探究,在探究交流中潜移默化地转变对人物的看法,进而树立其正确的追星观,价值观所以说,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主导教学设计是公开课要达到引领作用的关键所在从课堂效果看,我的设想实现了,教学中层次鲜明,有目的性对比(图片,文字,内容)恰到好处的几次点拨,激发了同学们自主探究的愿望,课堂上形成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浓厚氛围,问题的完成率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感悟,拨正了长期所存在于脑海之中的追星热,课堂效果自然挺好三、预计效果,斟酌细节长文短教是原则,简单流畅也是原则,但如果把去繁就简理解为一切从简就错了在教学设计时,关注每个环节,尤其是细节,估计可能出现的得失并提出最佳策略,无疑要下大功夫细节关系成败,设计示范课、公开课更应谨记我们还借《邓稼先》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说明之在开课激趣时,我很有把握,因为课前调查说明同学们大都崇拜周杰伦;可提问中,我请一同学谈他喜欢的原因,他说周杰伦的歌很好听,请他谈周杰伦的情况,他把星座,体重,身高,爱好说了一大堆,但却说周杰伦是香港人。
香港人”?对这个错误我没做纠正,因为,有一种方法会更有利于文本目标的完成紧接着我问同学们:“周杰伦到底是哪儿的人?”“台湾人对!从这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追星的原因—喜欢听他的歌、他长得帅气;同时,老师也看到了你们追星的盲目性,难道不是吗?”课后,同事送我四个字:“天衣无缝”!公开课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让同学谈感受,可能会使他们不知所措,也可能泛泛而谈,很难达到有高度、有启迪性的层面;那该怎么办呢?由于本课已进行了四组对比,同学已认识到邓稼先的高尚人格精神及自己追星的盲目性,于是我采用单刀直入法借第六张幻灯片送出寄语,既简短易记,又深化课堂,提出希望,言尽而意无穷公开课要贴近学生,更重要的是充分细致地揣摩学生心理,消除他们与文本之间的障碍,激发浓厚的探究兴趣,及时调整课堂气氛,做恰到好处的引导及评价,多从学生角度入手,尽量给他们谈感受的空间,从而享受受尊重,尝成功喜悦的快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公开课则是艺术之花朵既为艺术,则定有其规律,教师们应积极探究,大胆尝试、创新,那样,我们必然会走向教学艺术的殿堂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2001年12月第1版。
2、《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中英甘肃普九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甘教版2006年12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