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乳腺摄影,放大摄影PPT课件.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90535480
  • 上传时间:2024-09-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53.02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 软X线摄影40kV以下管电压产生的X线,因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穿透物质的能力较弱而被称为软X线用这种X线摄影称为软X线摄影软X线摄影适用于组织器官较薄、不与骨骼重叠且有效原子序数较低的软组织,如乳腺、侧位喉部等,故也称为软组织摄影乳腺肿瘤是影响成年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对乳腺的检查是软X线摄影的主要内容 一、原理随着管电压的降低,X线能量也降低,物质对X线的吸收方式逐渐变为康普顿一吴有训散射吸收减少,光电吸收增加在40 kV管电压下钼靶X线机产生的X线单色性强,光电吸收的比例较大,并且光电吸收与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因此扩大了X线吸收差异,从而获得相对较大的X线对比度,以利于软组织结构层次的显示 二、设备1.钼靶X线机 X线管阳极靶面采用钼,为乳腺摄影的专用设备,故又称乳腺X线摄影机2.暗盒 软X线摄影一般不用铝质或胶木暗盒,多采用吸收系数较小的纸板做成胶片夹为了适应乳腺摄影,可将胶片夹的一边制成凹弧形,使孤面贴近胸壁,能包括较多的乳腺组织,尽可能减少检查盲区 3.增感屏 软X线摄影时,增感屏的基层能吸收较多有用的软X线因此,软X线摄影时一般只用单屏,即保留近摄片台的后屏。

      欲观察软组织的细微结构,应选用高清晰型增感屏4.X线胶片 为了增加影像的对比,应选用γ值大的X线胶片,并注意屏-胶光谱匹配,如产生黄绿色荧光的增感屏需配用感绿胶片,最好选用乳腺摄影专用的全塑暗盒和胶片 三、摄影位置 (-)乳腺摄影位置 乳腺摄影时一般的注意事项:①采用40~50cm的近焦-片距摄影,以免空气吸收过多的有用X线;②应屏气曝光,以免呼吸导致运动模糊;③必须做好确切的方位标记以利于识别,一般的放置原则:侧位摄影时,摄片医院及摄片日期置于乳腺上方胶片边缘处,X线号及侧别标记置于乳腺下方片角处;轴位摄片时,摄片医院及摄片日期置于乳腺内侧,X线号及侧别标记置于外侧;切线位片的影像不易与侧位及轴位片混淆,可取近似位置做标记; ④采用多变的体位、摄影角度及X线入射方向进行摄影,提高乳腺病灶在照片上的检出率;⑤适当加压,即应将乳腺加压到尽可能薄的厚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病变检出率和影像清晰度但恶性肿瘤肿块较大时不宜加压过度,以免造成肿瘤扩散;⑥避免加压不当而使乳腺皮肤发生皱折,导致伪影;⑦纸板夹暗盒的边缘及封口处易磨损漏光,应经常检查;⑧根据不同年龄的乳腺发育特点、不同生理状态的乳腺特点以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尤其是kV值的正确选择。

      1.乳腺侧位(1)用途:了解乳腺上下、前后组织的病理改变2)摄影体位:被检者立于摄影机前,将被检侧乳腺置于摄片架上,暗盒置于乳腺外侧,同时嘱病人挺腹,使乳腺下半部分能尽量暴露出来然后调整压迫器,使乳腺呈侧位压扁状3)中心线:X线管呈水平向,经乳腺内侧垂直暗盒射入胶片中心 (4)曝光条件:根据乳腺各期生理、个体发育特点而定:①青春期乳腺各组织对比 度 较 低 , 一 般 用 32~ 34kV、 50~60mAs②哺乳期乳腺发育完全,有乳汁积存,密度较高,摄影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选用较大的曝光条件③有哺乳史,乳腺处于静止状态者,用28~32kV,40~50mAs④老年妇女选用25~30kV,30~40mAs上述曝光条件仅作参考,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乳腺侧斜位(1)用途:了解乳腺上下、前后组织的病理改变因该摄影位置能包括乳腺癌最好发的乳腺上外1/4处的组织,因此成为乳腺X线检查最有价值的摄影位置2)摄影体位:被检者立于摄影机前,被检侧上臂展开且抬高,使腋窝部充分暴露将被检侧乳腺置于摄片架上,暗盒置于乳腺外侧,要求包括腋部乳腺组织、胸大肌;同时嘱病人挺腹,使乳腺下半部分能尽量暴露出来。

      然后调整压迫器,使乳腺呈侧斜位压扁状3)中心线:X线管呈水平向,经乳腺内侧垂直暗盒射入胶片中心4)曝光条件:同乳腺侧位 3.乳腺轴位(1)用途:了解乳腺内外、前后组织的病理改变2)摄影体位:被检者立于摄影机前,被检侧乳腺置于摄片架上,暗盒置于乳腺下方,同时嘱病人挺腹,使乳腺下半部分能尽量暴露出来然后调整压迫器,自上而下压迫乳腺,同时使乳头呈切线位若将病人体位向对侧旋转10°~15°,腋尾腺体组织显示良好3)中心线:自上向下,经乳腺上方垂直胶片射入4)曝光条件:同乳腺侧位 上述三个乳腺摄影基本位置均有各自的摄影盲区,如:乳腺侧位难以包括乳腺的内外上部,尤其是外上部分;乳腺侧斜位时乳腺的后部内侧可能包括不全;乳腺轴位往往因胸壁呈弧形而无法摄取腋侧部分乳腺组织此外,乳腺侧斜位与乳腺轴位不能形成正交,即这两个体位不在垂直的两个轴相上,对病变的定位不利因此,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各种摄影体位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节 X线放大摄影 放大摄影分间接放大摄影和直接放大摄影两种间接放大摄影临床应用较少,本节不作叙述直接放大摄影是将被检体置于X线管和胶片之间的预定位置,被检体与胶片保持较大的距离,经X线曝光后,在X线照片上直接获得被摄部位的放大图像,即本节所介绍的“X线放大摄影”。

      直径小于0.2~0.3mm的骨小梁、早期骨组织的破坏和早期矽肺等,在普通平片上观察往往受到限制,放大摄影则可显示 一、原理X线自焦点射出,呈以焦点为顶点的锥体状放射根据几何学定理,锥体中各正截面面积之比等于各正截面至锥顶距离的平方比设两个截面的面积各为X和Y,两截面至锥顶距离分别为a和a+b(图1-4-1),则X:Y = a2:(a+b)2将此定理应用于X线放大摄影,以焦点为锥顶,被摄体为正截面X,投射到胶片上的影像为正截面Y,焦-肢距为a,焦-片距为a+b,改变a和a+b的数值,即可得到不同的放大率 a+babFM=a+b/a =1+b/a FHabH/F=b/aH=F·b/a = F(M-1)M= H/F+1 由于实际焦点F具有一定大小的面光源,对物体的投影会产生半影H,而半影作为一种模糊因素,如果超过0.2mm会影响影像清晰度,即影响诊断因此,不同条件下的放大率就有了限制1.0的焦点,允许放大率为1.2,而0.5的焦点允许放大率为1.4可见使用小焦点进行放大摄影,允 许 放 大 率 公 式 为 : M=H/F+ l 0.1mm、0.2mm微焦点X线管的问世,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及其影像的质量。

      实际的X线管焦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都大于标称值为获知X线管焦点的实际数值,在做放大摄影前,需对X线管焦点做实际测试,然后用实际测试值计算出准确的允许放大率二、设备(-)X线机1.X线管 为了降低放大摄影时半影对影像质量的不利影响,应采用小焦点、微焦点X线管 新型微焦点X线管采用现代电子光学技术,把阴极发射的电子束聚焦在45°倾角的阳极靶面上,形成只有50~100μm直径的圆形焦点阳极为固定式,避免了旋转阳极转动引起的焦点移动现象这种微焦点X线管的特性是:①阴极为平板形,发射的电子经聚焦相互平行,在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较集中、均匀,没有一般X线管焦点的双峰现象和焦点外X线,能够较好地保证影像质量 ②因采用聚焦式电子枪,在一定的管电压和管电流范围内,无一般X线管的焦散现象,保证了较好的分辨率③发射电子的阴极板是精确焊接固定的,比较牢固,不致于因加热后电子的蒸发、反冲击和高压电场的作用而改变形态和位置,引起电子束扩散和改变方向④产生的X线束强度较大且分布均匀,在有效照射野内基本消除了X线强度的“阳极端足跟现象” 2.滤过板和遮线器 放大摄影时的焦-皮距较普通X线摄影近,这会增加病人软X线的吸收剂量。

      为除去软X线,应增加滤过板厚度,可选用2.5mm的铝质滤过板遮线器以多叶式较好,可任意调节照射野大小曝光前使用模拟光源调节,以尽量减少病人的照射面积,并可确保X线照射野不超出胶片范围 (二)放大摄影台1.立式放大摄影架 可在胸部X线摄影架上,增设一个附曲折支撑臂的有机玻璃板架,使用时暗盒置于胸片架上,病人胸壁与有机玻璃板贴近,调节曲臂角度以使胸壁与暗盒达到所需要的距离2.X线放大摄影台 类似普通X线摄影台,台面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胶片暗盒置于台下,由机械设施支撑,可上下活动以改变肢-片距,适应预定放大率的要求X线管位于台上,利用模拟光源,通过透明床面准确定位 (三)增感屏与胶片使用增感屏可以明显减少X线量、缩短曝光时间放大摄影时应使用增感率较高且清晰度良好的增感屏此外,还应尽量选用颗粒细、感光度高的胶片 三、操作技术 具有提高空间分辨率的X线放大摄影,主要是为了显示平片上不易观察的细小解剖结构与病变,以利于临床诊断如椎体,在普通X线照片上,椎体中间部分的骨质比较疏松,骨小梁肉眼可见;而椎体上下缘的骨小梁排列紧密,则肉眼难以分辨当用X线放大摄影使骨小梁频率降低,骨小梁间隔达0.2mm以上时即成为肉眼可见的骨小梁影像,从而提高了空间分辨力,为诊断某些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一)放大摄影技术1.定位方法 放大摄影时,定位要求较严格定位时应根据临床要求及设备条件,选用不同的定位方法1)解剖学定位法:利用解剖学体表标志进行定位,适用于比较固定而且体表标志明显的组织器官,如四肢、头颅等部位2)平片定位法:先对X线正侧位平片进行分析,确定欲放大部位在体内的深度;然后摆好病人的体位,做好体表标记;将X线中心线对准标记,进行放大摄影3)X线电视或荧光屏透视定位法:即用多体位透视的方法确定放大部位,做好体表标记,然后进行放大摄影 2.放大摄影的曝光条件 放大摄影时肢-片距较大,透过肢体的低能量X线易被空气吸收,故总的曝光条件应较普通X线摄影稍大薄部位、软组织、骨组织等不易活动的部位可按一般摄影要求选择毫安与曝光时间,而动态器官的放大摄影因受蠕动或搏动的影响,应用大毫安、短时间,千伏值也应较普通X线摄影略高如四肢骨局部放大摄影的曝光条件:焦-片距90cm时,选用50kV、50mA、0.3秒;胸部放大摄影的曝光条件:焦-片距100cm时,选用80kV、100mA、0.15s;膝部放大摄影的曝光条件:焦-片距100cm时,选用70kV、50mA、0.4秒;腹部肾动脉放大摄影的曝光条件:焦-片距为100cm,90kV、500mA、0.15s。

      (二)对被检者的防护X线直接放大摄影时,被检者的X线吸收剂量增加,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①X线管窗口必须附加合适的滤过板,以减少X线束中的软X线当焦-肢距较近时尤应注意更换合适的滤过板,但焦-肢距不得小于40cm;②尽量选用高千伏摄影条件,利用kV与mAs的互易关系,减少X线曝光量;③做好放大摄影前的定位,尽量缩小照射野,避免对非检查部位的照射,注意对X线敏感器官的防护 (三)其它注意事项放大摄影还应注意:①根据正侧位平片、诊断要求、焦点尺寸等因素精确计算所需的放大倍数及相关条件;②放大摄影时运动性模糊相对较严重,应尽量采取措施进行控制;③肢体靠近焦点与远离焦点的不同层面,其放大率是不同的,计算放大率时应以欲放大的层面为准 THANK YOU!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