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灾害应急救援演示.pptx
27页海洋灾害应急救援演示汇报人:XX2023-12-21海洋灾害概述应急救援体系构建现场处置措施展示资源调配与协同作战策略部署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设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规划海洋灾害概述01风暴潮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海浪海冰海啸01020403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海水剧烈波动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海面结冰现象,对海上交通运输、生产作业等造成威胁常见海洋灾害类型海洋灾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海洋环境、地质构造等发生原因海洋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危害程度灾害发生原因及危害程度国内案例1992年 8月 28日至 9月 1日,受第 16号强热带风暴和天文大潮的共同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 1949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损失非常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害潮灾先后波及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河北和辽宁等省、市风暴潮、巨浪、大风、大雨的综合影响,使南自福建东山岛,北到辽宁省沿海的近万公里的海岸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受灾人口达 2000多万,死亡 194人,毁坏海堤 1170公里,受灾农田 193.3万公顷,成灾 3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90多亿元。
国外案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是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海啸该次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地震及震后海啸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巨大伤亡根据印尼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总共有23万人死亡或失踪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应急救援体系构建02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与海洋灾害应急救援相关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细化了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和措施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职责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针对海洋灾害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救援程序,为地方各级政府开展海洋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指导国家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海洋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国家级海洋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国家级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本省范围内的海洋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省级海洋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上级指挥部的安排和部署,负责具体实施本地区的海洋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市级及以下海洋灾害应急救援机构如气象、水利、交通、卫生等部门和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开展海洋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预案评估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和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宣传培训加强对预案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公众和相关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预案更新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和调整,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预案制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海洋灾害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制定及更新机制现场处置措施展示03搜救失踪人员及受伤者救治搜救失踪人员利用无人机、搜救犬、声呐探测仪等设备和手段,在受灾区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搜索,尽快找到失踪人员受伤者救治对搜救出的受伤者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同时尽快将重伤员转运至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加强对受灾区域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对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紧急处置,如加固堤坝、疏通河道等,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和扩大应急处置监测预警 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重建家园基础设施恢复尽快修复受灾区域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供电、供水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帮助恢复农业、渔业、工业等生产活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物资调配,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家园重建制定科学合理的重建规划,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提高房屋抗灾能力,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资源调配与协同作战策略部署04跨部门合作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应急救援机制跨地区合作推动相邻地区间的协同救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救援效率跨行业合作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形成多元化的救援力量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合作机制建立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体系,确保救援物资的充足供应和及时更新物资储备物资运输物资投放优化物资运输方案,提高运输效率,确保救援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灾区精准投放救援物资,避免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救援效果030201物资储备、运输和投放管理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灾害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快速传递信息化监测预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应急救援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提高救援响应速度和准确性智能化决策支持构建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各部门、各地区、各救援力量之间的实时通信和协同作战信息化指挥调度信息技术在应急救援中应用前景探讨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设05通过对历史灾害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和遥感影像等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识别出可能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潜在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可能性、严重性和影响范围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海洋灾害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如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等,为后续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依据等级划分风险识别、评估及等级划分方法论述发布渠道通过海洋观测站、气象台、海事局等官方机构发布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借助互联网、APP等新媒体平台扩大信息传播范围传播途径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公众信息更新根据灾害发展情况和监测数据变化,及时更新预警信息,确保公众获取最新、最准确的风险提示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传播途径拓展123通过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渠道开展海洋灾害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知和理解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海洋灾害应急演练活动,让公众了解应急响应流程和自救互救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演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和支持科技支持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举措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规划0603观众反馈积极观众对演示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对演示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01演示目标明确本次演示旨在展示海洋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装备和流程,提高公众对海洋灾害的认识和应急能力02技术手段先进通过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海洋灾害发生时的场景和应急救援过程本次演示成果总结回顾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设备成本高、普及率低等技术应用局限性当前海洋灾害应急救援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救援队伍数量不足,救援装备水平有待提高救援力量不足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尚不健全,预警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时有发生预警机制不完善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先进技术应用于海洋灾害应急救援领域,如人工智能、5G通信等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救援力量建设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救援装备现代化水平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援格局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和数据共享,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THANKS感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