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河南西安学习旅游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
14页赴河南西安学习旅游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6月9日至14日,我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委托,率十堰旅游考察团一行13人,赴河南及西安考察学习旅游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考察组身负重托,每到一处都仔细看、虚心听、详细问、认真记,听取了当地政府及旅游部门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介绍,并实地考察了西峡恐龙地质公园、龙潭沟景区,栾川鸡冠洞、重渡沟景区,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焦作云台山景区,西安曲江新区在考察中,大家都亲眼目睹了河南、西安旅游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景象,深刻领悟了 “西峡经验”、“栾川模式”、“洛阳速度”、“焦作现象”、“曲江模式”的真谛,被五县市区旅游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大提高的气势所震撼,被当地发展旅游的意识和良好的创业氛围所感染,被发展旅游的大手笔、大气魄和求实创新精神所折服,也深深地感到我市旅游与河南、西安发展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 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2016年接待游客万人次,综合收入亿元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一产业,西峡旅游迅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被业界称为“西峡经验”。
--- XX县 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2016年接待游客605万人次 ,综合收入亿元栾川以“党政主导,部门联动,注重营销,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旅游业方式,叫响了“栾川模式” ---XX市 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54万人,是13朝古都,也是牡丹的故乡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6079人次,综合收入302亿元 ---XX市 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2016年接待游客万人次,综合收入亿元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被业界称为“焦作现象” ----曲江新区 是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 2016年,曲江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评定,成为全国首个区域性、多景点整体打包晋级的5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共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被各界誉为旅游文化创新和城市发展的“曲江模式” 二、主要经验 五县市区发展旅游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很多,但综合起来,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做足做活了这“六篇文章”: (一)做“大”文章, 推进发展大跨越这次所到之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谋划旅游发展敢超常规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处处都体现了大气魄、大手笔、大作为。
一是决策上的大气魄各地坚持政府主导,把发展旅游业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XX县大胆提出“举全县之力、聚万众之心”,把旅游业作为“一号工程” 和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成立了由7名县级领导为正副组长,25个县直委局一把手为成员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把旅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曾以“煤城”着称的焦作作出了第三次创业以“以旅游业为突破口”的战略决策,突破性、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提出“三要三不要”,即“抓旅游工作的态度要坚决,不能动摇;力度要加大,不能放松;领导要加强,不能削弱”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由过去煤城迅速崛起为国内知名旅游城XX市确立了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用6年时间,投巨资把龙门石窟建设成为国家5a旅游景区,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建设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二是规划上的大手笔聘请国内外顶尖专家作为市政府旅游顾问,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高起点、大手笔规划,是各地发展旅游的一大特点XX县始终坚持“先规划论证,后发展建设”原则,聘请全国知名高校一流专家高规格编制了旅游业发展规划,制定了“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论证不准实施,项目不经审批不准动工”的“三不准”规定仅老君山、龙峪湾、鸡冠洞景区规划投资达400多万元。
大唐芙蓉园 “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定位,面向全国招标,高端策划创意XX市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对《洛阳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全方位修编 三是建设上的大投入各地对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大致形成以财政投资为主,社会共同参与,集中力量大办旅游的格局焦作近几年市政府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近60亿元,仅云台山景区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就投资8亿元,使云台山成为仅门票收入过3亿元的国家重点景区,使焦作的旅游业在全省占据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位置XX县近年来旅游交通投入11亿元,旅游网站投入亿元,城市建设投入亿元,打造出了国家级文明县城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投资超过5亿元,秦岭野生动物园投资亿元,大唐芙蓉园投资亿元XX县5年投资25亿元,新上景区建设项目30个,旅游服务项目24 个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他们谋划、引领发展上的大气魄,大手笔 (二)做“精”文章,打造精品名牌各地旅游产业不论建设还是管理,都体现了“精细化”,不仅标准档次高,而且各个要素都很完备,功能齐全 一是景区建设追求精品重渡沟、龙门石窟、云台山等景区,在景区开发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方位立体包装,不留死角死面。
焦作旅游出精品、创名牌的意识体现在每一个环节,大到景区的规划、整体部局,小到每一个垃极桶、指示牌,都十分的精巧,与产品主题、与环境十分融洽在景区的管理上,他们提出了“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的承诺,树立全员服务质量创品牌意识,在景区很难看到管理人员,经常看到的是身穿马夹的保洁员和园林护理人员的身影 二是旅游要素追求精细对游、娱、购、食、住实行配套系列化开发,XX县创建5星级饭店2家,4星级3家,农家宾馆700多家,旅游商品纪念品45类 190多个品种,购物市场12个,特色旅游购物街3条,旅行社8家,形成了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XX县投资7亿元建设了5星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高质量建设境内8条旅游通道,把旅游通道建设成竹林掩映、绿树成荫、民居别致的风景线 三是城市建设追求精致特别是XX县,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市容市貌、绿化美化、环境保护、行业卫生、城市管理共同推进形成路路有特色,处处有亮点,绿化到每一寸土地,亮化到每一个空间XX县对城市公共图形信息符号、灯饰夜景、出租车更新换代等,完善了城市旅游功能 (三)做“巧”文章,借力发力巧聚力所到之处都可见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典范 一是“无中生有”。
利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这些虚无的东西大做文章,例如XX县建设的哪吒故里,XX县建设的老君山等;还有利用自然条件打造人为景观,例如云台山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布——云台天瀑,就是引外县之水人工形成的,红石峡大多瀑布也都是通过人工湖而形成的 二是“小题大做”龙潭沟、重渡沟景区自然资源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配套建设了生态园区、休闲园区、娱乐场所、特色农家乐群,丰富了景区内涵,增强了吸引力,做成了大文章,每年景区游客近百万,旅游收入近千万元 三是“借梯登高”在争取资金上,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一套人马,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项目投资采取招商引资、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吸引民间闲散资金融资等形式,加大投入,促进发展XX县近三年来吸引外省投资30多亿元,县内资金10多亿元,社会资金50亿元,开发建设项目130个在景区宣传上,河南的各个景区互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一个景区可以看到多个景区的广告,西峡恐龙地质公园、龙潭沟、灌河漂流、鸡冠洞、重渡沟、老君山等景区的广告都是互为设置 (四)做“实”文章,真抓实干办旅游所到之处,看到的全部都是真抓实干,是实实在在的办旅游 一是精神凝聚力强XX县在发展旅游之初,面对入不敷出的财政形势,XX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干部职工中开展“我为旅游做贡献”大型捐款活动,仅一个月时间,全县共有3700名干部职工为旅游捐款近百万元,就是这区区百万元资金启动了栾川旅游这艘巨轮扬帆远征,也正是这种精神,凝结了栾川旅游发展壮大的强大原动力。
二是工作措施硬XX县委、县政府在发展旅游之初,动员全县47个县直单位和33个旅游企业300多名干部,分赴北京、上海及省内共60多个城市和省内18个地市开展旅游“公关”,在很短时间内栾川旅游风靡全国重渡沟村、养子沟村过去都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00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政府出台了帮扶措施发展农家乐,现在收入提高到1万余元,90%的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仅家庭宾馆就有8000多张床位,该村也因此被媒体誉为“全国农家宾馆第一村”XX市XX县在建设云台山时,发动全县所有县直部门参与建设,每个部门包建一段公路或者游道等,现在景区游步道、停车场等都凝结着各个部门共同的心血 三是政策含金量高曲江新区、XX市、XX市、XX县、XX县每年旅游发展基金分别为2亿元(文化旅游基金)、5000万、5000万、1000万、 1000万元XX市对“引客入洛”门票5折优惠,凡招徕旅游专列(包机),进行现金奖励在旅游年票发行上,每张60元,可以游览洛阳境内60个景区(现以发行年票64万张,持年票进入景区游览的达400万人次),市财政把年票收入的1/3、景区(点)门票收入的2%列入预算外管理资金征收,作为旅游促销经费用。
XX市对景区、酒店创a创星每提升一个奖励10万元XX县对全县30名优秀导游员每人每月给予300元补贴,几年来奖励资金达400多万元 (五)做“活”文章,为有源头活水来所到之地旅游之所以发展很快,得益于有好的运作模式 一是方法手段活文化+旅游+城市价值”是“曲江模式”最直白的概括,也就是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实现土地的增值,带动城市发展、地产升值,城市发展创造财富反哺旅游业,实现良性互动曲江新区开发初期,地价每亩20万元无人问津,大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重点工程建成后,地价飙升至每亩200-300万元,房价由原来的每平方米2000元增加到1万—3万元在开发建设大明宫遗址公园时,仅拆迁就需要280亿元,曲江管委会组织5家大的城市营运商,每家筹资40-50亿元,管委会筹资50亿元,用开发商的钱解决拆迁资金同时,吸引了30家投融资企业落户曲江,我国首个城市发展基金 ——开元城市基金也花落曲江,每年融资超100亿元以上 二是用人机制活各地在用人上都是从便于工作角度出发,西安成立曲江新区管委会,下设文化产业集团,管委会主任兼任集团总经理(副地级)管委会实行年薪制和末位淘汰制,除管委会领导一级,所有中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档案全部实行人才中心人事代理。
XX市为了促进各县市区旅游发展,将几个重要旅游县旅游局局长任职为市旅游局局长助理,列席市局班子会议XX县县委副书记兼任云台山管理局局长(正县)、旅游局局长(正科)、岸上乡党委书记(正科),形成了一个正县、一个副县、两个正科集于一身、高度集中统一的用人机制 三是体制机制活曲江新区率先打破政府包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格局,实行管办分离,将文化、广电、旅游、文物等部门掌握的行业资源聚集起来,组建股份制的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其构成和投资运营已基本涵盖文化产业各个重要领域,成为西部最大、位居全国前列的超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总资产达到170亿元,为中国服务业500强此外,曲江还实施“国有民营”运行模式,将西安音乐厅、美术馆、电影城三大文化场馆交给运营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公司管理,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六)做“名”文章,抢占市场制高点各地把宣传促销当做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促销方式上,样样敢称第一,敢借名人、攀名媒、办名节、托名社,成功抢占了市场制高点,实现了客源的大幅度增加 一是借名人制造热点以深化景点文化内涵为核心,以邀请知名导演、演员打造特色节目为突破口,以开辟旅游精品线路为切入点,扩大名人效应,做精品营销热点。
大唐芙蓉园请知名导演陈维亚打造了《梦回大唐》舞台剧,河南打造了中原第一漂——西峡灌河漂流,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北国小江南——重渡沟、太极故里---陈氏太极拳发祥地等,制造了热点效应 二是借名媒打造品牌各地都邀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旅游报》、中央电视台等5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到各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