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辽宁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四)及答案.docx
37页备考2024辽宁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四)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时,为了扩大赋税征收的来源而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B.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C.建立军功爵制度D.统一度量衡【答案】 B2、“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答案】 D3、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B.刺激生产与消费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案】 B4、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答案】 B5、某同学围绕研究课题收集如下素材:“大机器生产”“殖民侵略”“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他的研究主题可能是( )。
A.清政府自救B.东西方文明冲突C.工厂制普遍推行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答案】 D6、杜牧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诗中所描绘的扬州盛况主要得益于( )A.制瓷业的盛行B.大运河的开通C.造船业的进步D.丝织业的发达【答案】 B7、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科学发明的大量涌现B.各国政府重视工业生产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D.国际经贸交流日益活跃【答案】 C8、据统计,福建宁德地区的粮食产量从 1978 年的 70 万吨提高到 1983 年的 82 万吨;1992 年全区 16.6 万个贫困 户累计解决温饱 16.1 万户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农业税的取消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扶贫攻坚计划的开展【答案】 C9、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文中的“它”指的是()A.香料B.白银C.瓷器D.呢绒【答案】 B10、有一张官方发行的“兴文教育彩票”,上面写着“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五日开彩”。
其发行目的是( ) A.纪念屈原B.中体西用C.实业救国D.兴办新学【答案】 D11、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在此思想下重要措施是( )A.推行包产到户B.实行按劳分配C.扩大企业自主权D.建立经济特区【答案】 D12、孙中山说:“(我)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因交通发达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他的主张与下列各项相关的是(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答案】 C13、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该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什么权利( )A.立法权B.司法权C.监督权D.选举权【答案】 A14、某学者在书中写到:“美国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三分之二,外贸出口额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拥有世界百分之八十四的民用飞机这种情况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19世纪前期B.19世纪后期C.20世纪前期D.20世纪后期【答案】 D15、汉高祖在“平城之围”后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该政策实行的现实意义是()A.承认自身国力存在差距B.避免走秦朝穷兵黩武的道路C.为对匈奴作战积蓄力量D.稳定边境形势,确保国家安全【答案】 D16、《诗经·大雅》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以礼乐制维持社会安定B.以为政有德强化天子的统治地位C.以井田制保证财政收入D.以血缘亲疏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答案】 D17、《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写道:“通过这次会议,新中国初步打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拓展了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这次会议指的是( )A.万隆会议B.贝尔格莱德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答案】 C18、1937年11月28日,英国《泰晤士报》写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后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这里报道的是( )A.徐州会战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答案】 B19、中国古代名窑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下列以冰裂纹瓷器著称的是( ) A.汝窑B.哥窑C.邢窑D.钧窑【答案】 B20、唐诗句:“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句中的草市指的是( )。
A.农村的民间集市B.城镇的商业市场C.买卖柴草的市场D.都城的花草市场【答案】 A21、晁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汉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⑦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C22、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存在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状况【答案】 C23、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和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的目的都是( )A.巩固边防B.提高行政效率C.加强皇权D.精简中央机构【答案】 C24、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的重农传统观念,开始“求富于市”,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冲击D.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答案】 A25、缺赫鲁晓夫上台后,他选择的改革突破口是( )。
A.农业B.商业C.轻工业D.重工业【答案】 A26、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答案】 C27、恩格斯以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答案】 D28、“乙未,中日战罢,公车数上书言事,声誉巍然冠其曹,且赞其师立保国会,后又与同志共于上海经营《时务报》材料中的“其”指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答案】 B29、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祖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列侯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婪暴虐B.列侯所献酎金的成色有问题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答案】 C30、张学良在口述当年皇姑屯事件发生时,他正在看梅兰芳的演出。
后经查实,看梅兰芳演出那天日本正攻占沈阳这说明“口述历史”( )A.具有很大随意性,是不可信的B.只有通过录音等技术记录后,才是可信的C.史料价值不容置疑,绝对可信D.受当事人个人因素的影响.不一定都正确【答案】 D31、“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32、从最初的西欧六国结盟到横跨大半个欧陆的28国集团.催生并推动这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A33、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迹之为物,必与“当时”“此地”之两观念相结合,然后有评价之可 言这里涉及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 A.比较法B.时空定位法C.归纳法D.因果分析法【答案】 B34、有史学家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所以“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提出这一观点的史学家是( )A.顾颉刚B.陈寅恪C.王国维D.郭沫若【答案】 A3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论一位科学家时说,他“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 17 世纪的科学”。
这位 科学家指的是( ) A.牛顿B.门捷列夫C.达尔文D.爱因斯坦【答案】 A36、新中国建立初期,清除“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组织的运动是( )A.镇反运动B.“三反”运动C.反右派斗争D.“五反”运动【答案】 A37、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发生剧变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是()A.波兰B.民主德国C.罗马尼亚D.南斯拉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