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英语四级复习全攻略.doc
10页大学英语四级复习全攻略 2007年11月09日 17:35 新东方 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冲刺满分,而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尽可能提高成绩,那么以下的这些我们在教学和培训中的经验技巧相信对你都会很有借鉴意义的! 单词——现在背也不晚 在接下来这段时间性里,如果你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每天花出一段固定的时间来大量地强攻单词(主要应是那些在四级考纲中而不在高中考试范围内的四级“高难词”),这样你的收获的不仅是阅读和听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信心!当然这时候背单词,认识它就行了,不必知道它怎么拼写,因为即使我们知道了四级新词的意思,把它用在作文中的可能还是很小另外有几个针对四级阅读的单词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positive(肯定的),negative(否定的),neutral (中立的),indifferent (漠不关心的),optimistic (乐观的),pessimistic (悲观的),这几个表明作者态度的词经常在阅读理解题的选项中出 听力——反复听真题 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不用听太多的材料,找来历年真题的听力,反复听,把握出题的思路和录音的语速、语调。
尽力培养英语思维如果你在听听力时习惯于将每个单词和句子翻译成汉语,这既浪费时间,也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在短暂的15秒钟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很不容易做到,弄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听力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理解力 尝试听前预测四级听力理解从开始播放题头音乐到正式开始做题之前,大约有2分钟的时间因此,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阅读试卷上各题的选择项,尽量争取在这2分钟内多看几道题的选项,这样就可以做到听前预测当然在听的时候也要避免因为过分注重每个单词而影响对全篇中心思想的理解听前预测还要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即话题所使用的词语的范围,这种内容越具体范围就越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阅读选项推测听力材料可能涉及到什么题材和它的内容 力求快速标出答案如果遇到难题,要当机立断,千万不要在一道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尽量余下几秒时间以便浏览下一题的选择项通过再次浏览,我们基本上可以预测出所提问题的大致方向,从而可使自己在听力测试中处于主动地位 阅读——拿高分的好方法 我现在总结出一条超级简单的阅读得高分的办法: 快速阅读文章速度大约为200字/分钟。
重点是掌握文章大意及每一段大概讲什么因此,第一段和每一段的首句要仔细阅读 做题不要凭印象本找的关键是每一道题必须回到原文中找到出处-也就是能够证明这道题正确答案的部分,千万不要凭印象,凭经验 不用花时间复查有人要说,你这个“老办法”太老了,根本无用请注意,以前我亦有同感,但是当我不折不扣的照此执行,发现效果其佳一般40分的阅读理解,32分不成问题,所以也建议你不妨一试 备注:当然这只是一种技巧,词汇量和阅读技能始终是阅读得高分的关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词汇方面 选项的语义辨析语义辨析主要集中在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选项往往以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形近易混词的形式出现固定搭配固定搭配以动词,形容词与副词,介词构成的词组居多,这些词组出现在完形填空中,主要以副词和介词为考点 2、语法方面 定语从句主要考连接词,限定与非限定定语从句的区别,定语从句的判别(区分定语从句与其它主从复合句)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逻辑主语(主要是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在句法上不是主谓关系,但在语义上为施动者与动作的关系 句型句式包括区别简单句,并列句,对称结构或省略,倒装及割裂的复杂句子。
词类之间的搭配要求如名词需要形容词,名词,冠词,非谓语动词,词组及定语从句修饰;动词需要副词词组修饰;及物动词后应加宾语等 3、语篇方面 语境语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所有的上下文,段与段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与段之间的语义关系狭义的语境指句子内部的词语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一切语义的理解都离不开语境 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形填空中,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并列关系(连接词有and, while等);转折关系(连接词有but, however, though, whereas, nevertheless等);因果关系(连接词有so,therefore, thus, because, for, since, as等);让步关系(连接词有though, although, despite, in spite of等);条件关系(连接词有if, unless, once, provided that, in case (of)等);解释关系(连接词有i.e.,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等);顺序关系(连接词有before, after, and, first, second, then, next, finally等)2010年12月的四级考试在即,考生们已进入复习冲刺阶段。
那么考生如何提高应试能力、在四级考场上稳定发挥呢?笔者现就听力、阅读和写作这三大分值最高的部分探讨四级应试技巧,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听力听力部分的分值在四级考试中占35%,录音播放时间在35分钟左右如何在这“惊心动魄”的半小时中,有效把握信息点,是很多考生颇为头疼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听力部分的三种题型来具体讲述听力题目的做题方法1.对话题对话题可以说是考生最易拿分的部分,建议考生在做这部分题目时,按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预读选项听录音前先浏览一下题目的四个选项,这是做好听力题目的必要前提考生通过分析四个选项,再结合自己的猜测,就可以对对话所涉及的话题有个大体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听,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话中的关键信息点,从而减轻听的负担第二步:把握关键词和关键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把握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首先要注意听表示转折关系的词汇,例如but、however、unfortunately、unexpectedly、to tell the truth等其次也要注意听关键句在对话题中,往往会有一些表示建议或劝告的句子,例如“Why…?”“Why not…?”“Why don’t you/we…?”“It would be better to do...”“Wouldn’t it be better to do…?”根据对历年四级听力真题的分析,这类关键词和关键句之后往往是考点所在,所以考生要加以重视。
第三步:判断相关场景考生要学会通过捕捉听力题目和听力录音中出现的关键词来判断相关场景四级听力常考的场景有:学习场景、工作场景、天气场景、医院场景、租房场景、娱乐场景、餐馆场景、选课场景等判断出相关的场景有利于考生在解题时有据可依,提高解题正确率在这里笔者也提醒考生,由于英语(论坛)是一种模式化的语言,在固定的场景中,其词汇和表达也相对比较固定,所以考生应在平时注意多积累一些场景中的高频词汇和习惯表达,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2. 短文理解短文理解部分的文章信息量大、题材范围广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短文理解部分考查过社会、生活、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种题材由于很多短文文章逻辑结构复杂,生词难句较多,所以很多考生都觉得这一部分很难驾驭其实,如果考生注意分析和总结,这部分还是有很多规律和方法可循,如下所示:① 重两头轻中间西方人说话时喜欢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所以往往一篇文章的开头就是全文的主题句,即便不是主题句,也会包含很多信息,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考生把握整篇文章而结尾部分通常又是文章的总结句,概括和归纳了全文的中心所以考生在听这部分的录音时,一定要抓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② 注意标志性细节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时间、数字、地点等信息以及表示原因和转折关系的词汇和句子经常是标志性的出题点所在。
所以,考生在听的时候要特别留意这些细节,做好笔记3. 复合式听写从命题形式来看,复合式听写与前两部分截然不同,它考查的是考生的单词拼写以及对信息的迅速反应能力对于这一题型,也有一些相应的做题技巧听写前迅速浏览全文在这部分的听力录音播放前,考生应快速浏览一下全文,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根据对历年复合式听写文章的分析,笔者发现这部分的文章基本上是采用了“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所以,考生在浏览全文时,要重点理解文章的首尾几句如果时间充裕,考生还可以快速观察一下空格前后的一些语法信息,从中判断空格处应填单词的词性、单复数、时态以及语态等信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考生在记录信息时要有所侧重和取舍,应重点记那些支撑句子结构的主要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而一些虚词(冠词、助动词等)则可省略不记听写完一定要检查有些考生在做完听写后马上开始做阅读题,想从听力中节省时间来做其他的题,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考生在做完听写后,应特别注意检查空格处所填词汇的拼写、大小写、单复数形式以及动词的时态等是否准确1~2分钟的检查并不耽误时间,却往往能有效避免在本该得分的地方丢分阅读与听力相同,阅读在四级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也是35%,这一题型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很多考生觉得做阅读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不够而要解决时间问题,就要提高阅读速度这一方面有赖于考生平时多积累、多练习;另一方面,也可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技巧很多考生在做阅读题时,一上来就钻入文章开始细读,这样的做题步骤对于分秒必争的四级考试是完全不合适的笔者建议各位考生,在做四级阅读时可以遵循以下的做题程序第一步:看题干阅读文章前,考生应先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把阅读文章后面的题目看一下,找准题干中的定位词,做上记号,以加深印象第二步:阅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忽略次要信息在阅读文章时,考生需要以较快的速度从大量材料中捕捉相关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逐字逐词阅读,理解每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而是应该按意群扫视,连贯阅读,把握每段的中心句或中心思想,根据题干中标出的定位词在文章中定位关键信息,把握文章的大意阅读文章每篇有好几百个单词,但并不是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都包含有用信息因此,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个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忽略次要信息,只读那些包含有用信息的句子有些考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能知道文章中哪些句子包含有用的信息,哪句句子不包含有用的信息呢?笔者在此列举几个方面,希望能给考生一些启示:① 重视段落首末。
近几年的阅读理解题目增加了对段落首末内容的考查因为在每段首末处,经常会出现一些观点性的语言和总结性的描述,这经常会成为阅读主旨题的考查点② 重视转折性词汇文中的转折性的词汇经常会成为阅读考点的标志性词汇例如however、but等词汇,这些词汇后面的内容往往就是考点所在忽略某些例句阅读中经常出现一些例句,用来强调说明文章所陈述的观点,这些句子一般由for example、for instance、e.g.等词来引导对于这些例句,除非阅读文章后的题目中有所提及,否则往往可以忽略不读④ 忽略某些研究所表明的观点阅读文章中,作者在给出某个观点后,有时会在观点之后加上某某研究表明(常出现research、survey、study等词汇),那么同样地,除非阅读文章后的题目中有所提及,否则这些research、survey、study等所陈述的具体内容通常也可忽略不读这是因为作者已经亮出了观点,后面加上某某研究,通常只是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使文章可信度更高,而这些研究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