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116649959
  • 上传时间:2019-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 【诊断】  1.诊断要点  (1)可能有前驱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史  (2)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清晨睡醒时发病  (3)症状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逐渐加重,呈进展性卒中型  (4)意识常保持清晰,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明显  (5)发病年龄较高,60岁以上发病率增高  (6)常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器官的动脉硬化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等  (7)脑脊液清晰,压力正常  (8)脑CT或MRI检查,在24~48h后可见低密度梗死区改变  (9)发病前可有TIA  【诊断检查】  应进行CT扫描、超声波、心电图及血液检查必要时再进行MRI、MRA、PET、DSA及腰椎穿刺检查  1.CT扫描  发病24小时内,多数正常之后,梗死区为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梗死面积大者可伴明显占位效应,发病第2—3周时,病灶可为等密度影发病3天至5周,病灶区可出现增强现象发病5周以后,大梗死灶呈长久性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及增强现象病灶过小或病灶位于小脑、脑干,CT常不能发现病灶  2 MRI发病数小时即可显示病灶,在24小时后,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及周围水肿,不伴出血的梗死灶在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

      如果伴有出血者,则混杂有短T1、T2信号MRI优点是能检查出小的病灶,小脑和脑干的病灶以及较早期的病灶DWI在发病2小时左右即可显示出缺血区域,但对陈旧性梗死灶不显示因此,可鉴别新发与陈旧的脑梗死灶  3.PET  主要用于MRI还未能发现的缺血性病灶或低灌注状态的病灶  4.脑血管造影  DSA和MRA可显示阻塞的动脉部位、脑动脉硬化情况,还可发现非动脉硬化性的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  5腰椎穿刺检查  颅内压和脑脊液的常规与生化检查大多数为正常但大面积脑梗死者,或伴有出血性梗死时,可提示颅内压增高和脑脊液呈血性或黄变如影像学检查已明确不需行此项检查  6其他检查见短暂脑缺血发作  【鉴别诊断】  脑血栓形成除了与出血性脑血管病鉴别外,还需与脑栓塞、TIA鉴别此外,也要与其他颅脑疾病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鉴别但根据病史及检查,常不难鉴别  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脑出血  发病更急,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增高明显,典型者不难鉴别但大面积梗塞与脑出血,轻型脑出血与一般脑血栓临床症状相似,鉴别困难,往往需要做CT才能鉴别。

        (二)脑栓塞  起病急骤,一般缺血范围较广,症状常较重,常有心脏病史,特别是有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或其它掀因容易产生栓子来源时应考虑脑栓塞  (三)颅内占位性病变  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发病也较快,出现偏瘫等症状,与脑血栓相似,应注意有无高颅压的症状及体征,必要时可做腰穿、CT等检查以资鉴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