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义务教育教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ppt

69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87408025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62K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义务教育教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一)数与)数与计算计算•100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笔算) )•表表内内乘法乘法v与表内除法分开编排与表内除法分开编排 v分两段:分两段:2~~6 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7~~9 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本册教学内容 ((二二))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三)统(三)统 计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四四))数学广角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排列组合、推理 ((五五))实践活动实践活动 l我长高了我长高了 l看一看看一看 摆一摆摆一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认识线段 1. 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2. 重视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长度观念的建立•通过多种活动通过多种活动 •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培养估测意识培养估测意识3. 改变线段的编排改变线段的编排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 l长度单位长度单位 例例1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厘米、例认识厘米、例2 2(用厘米量)(用厘米量) 认识米、认识米、 例例3 3(米和厘米的关系)(米和厘米的关系)l线段线段 认识线段、认识线段、 例例4 4(画线段)(画线段)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1. 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2.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米和米的正确表象3. 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2.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v问问题题解解决决::求求比比一一个个数数多多((少少))几几的数的数3.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v加减法估算加减法估算 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 。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体现算法多样化体现算法多样化 4.交流、探索,归纳出加减笔算法则交流、探索,归纳出加减笔算法则 1.1.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l不进位加不进位加 例例1 1 例例2 2l进位加进位加 例例3 3 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 法则法则 2. . 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不退位减 例例1 1•退位减退位减 例例2 2 例例3 3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 例例4 4 法则法则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连加 连减连减 例例1 1 例例2 2 • 加减混合加减混合 例例3 3• 加、减法估算加、减法估算 例例4 4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情境图充分利用情境图情境化与数学化)(情境化与数学化)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灵活采取计算策略灵活采取计算策略 正确理解算法(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多样化)4.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和能力 。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1.活动目的活动目的•加加深深对对长长度度单单位位厘厘米米和和米米的的理理解解,,进进一一步步发发展展长长度观念•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发发展展学学生生收收集集、、整整理理数数据据,,从从统统计计表表中中获获取取信信息息的能力•为为学学生生提提供供动动手手操操作作的的机机会会,,发发展展学学生生的的实实践践能能力、合作能力力、合作能力 2. 特点特点v活动性活动性v开放性开放性v合作性合作性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认识角,画角认识角,画角2.认识直角,判断、画直角认识直角,判断、画直角 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知识的引入知识的引入•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2. 通通过过实实际际操操作作活活动动,,帮帮助助学学生生认认识角和直角识角和直角 1.1.认识角认识角 例例1 1(认识角)(认识角) 例例2 2(画角)(画角) 2.2.认识直角认识直角 例例3 3(认识直角)(认识直角) 例例4 4(画直角)(画直角)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正确把握教学要求只是通过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和直只是通过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和直角,不作严格定义角,不作严格定义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 一、编排上的变化一、编排上的变化1.除法与乘法分开编排除法与乘法分开编排2.不再区分被乘数、乘数不再区分被乘数、乘数 3.一个含义用两个算式表示一个含义用两个算式表示 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1.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2.2 ~ 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v乘加、乘减乘加、乘减v用乘法解决问题用乘法解决问题•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2.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很大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很大 空间空间 3.体现算法多样化体现算法多样化 4.提供了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提供了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熟记口诀生熟记口诀 1.1.主题图主题图 2.2.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例1 1(引出乘法算式)(引出乘法算式) 例例2 2(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例例3 3(乘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四、具体编排四、具体编排 3. 2 3. 2 ~ 6 6的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5※5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例例1 1 ((5 5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2※2、、3 3、、4 4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例例2 2 ((2 2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例例3 3 ((3 3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例例4 4 ((4 4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例例5 5 (乘加(乘加 乘减)乘减)◎◎童话情境引出童话情境引出◎◎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 例例6 6 (用乘法解决问题)(用乘法解决问题)※6※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例例7 7 ((6 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重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重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3.保证一定的训练量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镜面对称 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发展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v借助直观形象借助直观形象v活动活动v生活实际生活实际 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例例1 12. 轴对称轴对称 •知识的引入知识的引入•例例2 2(轴对称概念)(轴对称概念)•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3. 镜面对称镜面对称 例例3 3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1.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空间和机会 2.把握好教学要求把握好教学要求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 1. 7 7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v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2. 8 8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3. 9 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与第四单元基本一致与第四单元基本一致 1.71.7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例例1 1((7 7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例例2 2(倍的概念)(倍的概念)•例例3 3(通过操作求一个数的几倍)(通过操作求一个数的几倍)•例例4 4(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 2. 8 8的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 例例5 5((8 8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v用数轴代替列表连加用数轴代替列表连加 3. 9 9的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 例例6 6(编排与例(编排与例5 5一致)一致)4.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放手让学生自行编口诀。

      放手让学生自行编口诀 实践活动:看一看实践活动:看一看 摆一摆摆一摆 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2.巩固角的有关知识巩固角的有关知识3.用小棒拼摆图形用小棒拼摆图形 第七单元 统统 计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格表示2个单位)个单位)•统计表统计表 统计意识的培养统计意识的培养统计过程的经历统计过程的经历对统计作用的体会(预测、决策等)对统计作用的体会(预测、决策等)对统计图表、统计量的重新认识对统计图表、统计量的重新认识容易犯的科学性错误(取样等)容易犯的科学性错误(取样等)统计的教学重点统计的教学重点 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1.内内容容的的选选择择注注意意联联系系学学生生的的生生活活实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描述的过程 例例1 1(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v 1 1格表示格表示2 2个单位个单位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和创新精神2.可可以以根根据据本本地地的的实实际际情情况况,,灵灵活活选选取素材进行教学取素材进行教学3.注注意意调调动动学学生生的的积积极极性性,,让让学学生生发发挥主体作用挥主体作用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学广角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组合简单的排列组合•逻辑推理逻辑推理 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1.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2.让让学学生生通通过过生生动动有有趣趣的的活活动动进进行学习 • 排列组合排列组合 例例1 1• 推理推理 例例2 2 例例3 3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进行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进行学习2.把握好教学要求把握好教学要求 谢 谢! 教师利用手工课上折过的小兔子谈话导入师:刚才有小朋友说一只兔子有四条腿,那么两只兔子有几条腿呢? 怎样列式?我们把它写下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杭州市学军小学 洪惠华):学生写算式,指名板演,并集体写,教师巡视 师:三只兔子有几条腿?怎么列式?五只呢?(学生继续写算式)师:如果要算大家做的49只兔子一共有几条腿?谁来列式? (学生听到“49”大叫了起来,10秒钟过去了,板演的学生还没写几个4) 师:要写几个4相加?(49个)看来很费时间。

      如果有一种省时的方法就好了 这时,其中有几个学生说:有好方法,可以用乘法 教师揭示课题,并让学生写写乘法算式,说说其中的意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