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X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yh****1
  • 文档编号:269893690
  • 上传时间:2022-03-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产平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火灾与应急疏散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本单位主要产品有****设备〔**器、***、**器等〕,生产中主要使用PCB板、电子元件,以上材料为可燃物,包装材料、纸箱、塑料等也是可燃物,此外还有机械设备润滑使用的机油、清洁使用的溶剂等此外办公室内存放的纸张、家具等也是可燃物此外在车间和仓库、办公区等地临时性进展的修补刷漆、焊接等作业时,可为作业场所引入了可燃物另外本工程还存在刷漆,使用洗板水和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假设未进展妥善存储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空气中存在的氧气是燃烧过程的氧化剂,是无法防止的条件此外本单位储存使用的液氧也是重要的助燃剂,一旦泄漏可加速燃烧氧化过程本工程中可能出现的点火源有:车间、办公室内违规吸烟,未经批准进展的焊接、打磨、切割等动火作业;人体衣物等摩擦产生静电;机械设备传动部件润滑或咬合不良导致摩擦过热;电气线路超负荷工作、短路、漏电,导致线缆、电机等发热;铁质金属件、带铁钉鞋底等碰撞产生火花;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发生撞击产生火花;各机械设备因未进展接地、等电位连接发生的放电;阳光直射或透镜聚焦导致热量在可燃物堆内积聚甚至自燃;机动车辆尾气排出火星且未使用阻火器;生产设备外表发热且散热不良;金属加工设备碰撞过程产生的火花等。

      假设可燃物与足够引燃可燃物的点火源发生接触,即可引发火灾事故火灾事故的危害不仅在于明火,还在于燃烧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毒气体,往往使得吸入的人员受伤甚至死亡火灾事故还可造成建筑物强度下降,引发坍塌等次生灾害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火灾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有:各生产车间、仓库、化学品存放及使用区处,以及行政办公室、宿舍等存放、使用可燃物区域;配电房、电气线路、用电设施等区域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火灾事故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包括生产中和停顿生产后火灾事故的危害较大,轻微的火灾可造成事故现场过火、设备损坏,严重时可导致整个车间、办公室烧毁,电力设施损坏,人员受伤、中毒甚至死亡,伴随化学品爆炸事故,以及建筑物损坏甚至坍塌等一般火灾影响范围在过火现场,但伴随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其影响范围可涉及整个厂区,严重时甚至蔓延至相邻的厂区、单位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火灾事故发生前常有一定的征兆,主要有以下类型:(1) 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品,化学品缓慢燃烧或分解,现场有化学品泄漏、分解产生的异味、焦糊味、异响,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等;(2) 设备、物料异常温升、异常放电等;(3) 存在点火源的现场随意堆放可燃物、易燃物;(4) 用电负荷过大,断路器熔断、跳闸、现场电气设备故障等;(5) 进入厂区的车辆尾气排出火星;(6) 违章用电、动火作业,在禁火区域吸烟等;(7) 易燃、可燃物品等储存场所不符合平安要求,无防火、防潮、通风、除静电、自动平安系统等措施。

      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火灾事故可能引起的后果有人身损伤与灼伤,一氧化碳或其他燃烧产物中有毒气体导致的中毒、缺氧窒息等,严重时可引起人员死亡,以及触电、爆炸、坍塌等次生事故灾害当可燃气体产生爆炸性混合物被点燃时,可导致严重的爆炸事故,涉及整个生产区域甚至厂外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局部3. 处置程序3.1信息报告程序内容见综合应急预案 "4.2信息报告〞局部3.2响应程序内容见综合应急预案"5应急响应〞局部4. 处置措施4.1三级响应火灾事故处置措施(1) 发现火情后,现场当班人员应保持冷静,明辨方向和火势大小,根据起火物的性质迅速使用起火现场的干粉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等各种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灭火,力争把火控制、扑灭在初期阶段;灭火时要注意站在上风侧,穿戴防护用具,防止受到火苗热焰和高温气体灼伤,并防止吸入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同时呼喊周围人员参与到灭火和报警,并将事故报告给应急指挥部或总指挥;v 一般易燃固体(如橡胶、木材、纸制品、塑胶等)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各种消防水扑灭;v 与水不互溶、密度低于水的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火灾应用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等类型的灭火器扑灭,不应用水枪扑救;必要时采用砂土等不燃材料形成围堰阻挡易燃液体流淌,并及时安排人员转移易燃液体可能流淌区域的人员和可燃物,防止火势蔓延;v 与水相溶的醇类着火,可使用细水雾、开花水枪等进展窒息灭火;v 假设发生可燃气瓶着火,初期可使用干粉灭火器迅速灭火,火焰熄灭后应迅速关闭气瓶角阀,防止二次起火;关闭角阀时应防止烫伤。

      假设出现大面积气体泄漏火灾,应及时疏散无关人员至上风侧平安区,灭火人员应在上风侧进展扑救,假设火势过大难以迅速扑灭,应重点使用消防水降低气瓶外表温度,防止发生受热爆炸,而不要着眼于扑灭气瓶火焰当钢瓶泄漏点出现猛烈排气、刺耳哨音、罐体震动、火焰发白等现场,即为爆炸前兆,现场人员应及时撤离、隐蔽;v 电气火灾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消防水扑救;v 贵重电气设备、贵重文档资料等应使用卤代烃类灭火剂扑灭;v 塑料、橡胶等有机物在高温燃烧时可能产生剧毒的氰化物、一氧化碳等,扑救时应注意个人防护,穿戴呼吸防护用具和防护服,站在上风侧扑救;v 假设火灾威胁到临近的可燃液体或压缩气体容器,应使用消防水对液体容器降温保护;v 火灾扑灭后仍需用相应的灭火设施进展一段时间的冷却和抑制,防止复燃,对可燃气体气瓶火灾扑灭后尤其注意冷却和控制现场平安,预防受热后瓶身强度劣化导致爆炸引起二次伤害2)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火灾事故报告后,下令拉响警报器或使用通讯工具对全厂发出警报;(3)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根据火势情况令消防抢救组人员到事故现场灭火;(4)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同时令疏散戒备组、医疗救护组人员进入现场开展工作;(5) 其他在岗员工听到警报器鸣响或收到通知后立即停顿一切工作,立即赶赴紧急集合点集合待命;(6) 疏散戒备组迅速观察风向和周边情况,指导人员疏散撤离至平安区域,在平安范围处拉戒备带、放置戒备标志划分戒备区,制止无关车辆通行和外来人员出入,并迎接和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火灾现场;严格保护火灾现场,制止损坏证据;(7) 医疗救护组对火灾现场伤员进展护理并送往附近医务室,对重伤者要立即送往医院;紧急抢救、包扎伤员,协助医务救护人员到场救护;(8) 灭火期间如有人员受伤,应以先抢救伤员为主;火灾扑灭后,应留人员观察现场情况,防止复燃;(9) 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灭火过程的物资保障,本着"特事特办、手续从简〞的原则,及时将救援物资运送到事故现场,并做好食物、饮水供给;(10) 经认真检查确认火灾已彻底扑灭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宣布火灾事故警报解除。

      进入事故调查与经营恢复阶段(因需要保存现场暂不能恢复经营的除外);(11) 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4.2二级响应火灾事故处置措施(1) 事故第一目击者向办公室报警后,即与其他员工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材开场灭火;(2)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火灾事故报告后,命令拉响警报器,同时报119消防及**市应急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并马上派人到本单位门口等候消防车等外部救援队伍的到来并做好向导工作3) 在岗员工听到警报器鸣响,首先平安停顿一切工作,立即赶赴紧急集合点集合待命;(4)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令抢险抢修队人员到事故现场参加灭火;(5)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令保安队对闲杂人员、运输工具等的疏散与戒备工作(保安队人员同时兼负为消防车引路职责);(6) 救护队同时到现场选好有利位置准备开展伤员救护工作;(7) 灭火期间总指挥与专业应急小组保持联系,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与火场变化情况合理调配所有救援力量;(8) 后勤队负责灭火过程的物资保障,本着"特事特办、手续从简〞的原则,及时将救援物资送到事故现场9) 在专业消防队到达后,总指挥要主动介绍情况,随后配合专业消防指挥员协助灭火;(10) 火灾确定扑灭后,由专业消防指挥员宣布火灾事故警报解除。

      本单位应急响应总指挥应组织本单位员工在专业消防指挥员(或上级有关部门)指挥下进展现场保护、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4.3事故现场人员疏散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 危险性分析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等事故,产生的火焰、有毒气体对公司区域内、外部人群的平安构成威胁,且如果疏散不当,极易在疏散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等二次伤害为了在发生平安事故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平安减少和财产损失,及时疏导事故区域的人员,特制定应急疏散方案2)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①事故应急照明在疏散通道必要位置,疏散楼梯、人员密集场所等处都应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持使用有效,断电后至少能提供30分钟有效的应急照明②应急疏散指示标志v 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目光亮,便于人员识别;v 各车间、仓库、办公室应张贴应急疏散图,标明所在位置及最短疏散的路径③应急疏散出口的要求v 严禁在平安通道、平安出口、疏散通道、消防楼梯上堆放杂物,保证其畅通无阻;常闭式防火门严禁强行保持开启状态;在应急情况下,应随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导人员;v 结合防火平安疏散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不少于2个疏散出口,且其距离不小于5米;v 平安出口门应向外开启,疏散通道宽度不低于消防最低要求。

      3) 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方案:①员工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平安事故时,应立即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到现场核实确认,确认后立即组织人员疏散;②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展疏散;③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④正确通报、防止混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在接报并现场确认后,应首先通知本单位员工,将员工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知周边人员进展有序疏散⑤人员清点被疏散人员应在事先确定的紧急集合点统一集合,按班组、车间清点人数,及时发现失联人员,便于救援本单位的紧急集合点设于厂区院子内保安室旁4) 疏散处置程序①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展疏散还包括:发生事故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拟平安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假设应急播送系统仍有效,应通过应急播送系统及时发布疏散指令,并适当安抚人群,防止拥挤、踩踏。

      ②强行疏导、疏散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平安,员工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非逃生通道或进入危险区域③制止脱险者重返事故现场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人员生命担忧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戒备人员④被困人员的疏散外部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疏导人员假设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散出来,要迅速报告,向外部救援人员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⑤疏散人员应考前须知v 保持平安疏导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摔倒的事故发生;v 先对接近事故点人员疏散,再由近及远的顺序进展;v 疏散中应按先老、弱、病、残、妇,先客人、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v 发扬团结友爱,帮助人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