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醴陵传统婚俗之三.doc
3页醴陵传统婚俗之三醴陵传统婚俗之三醴陵传统婚俗之三 第三个阶段就是将女方接回家,完成婚礼,地方称作结婚结婚从做结婚酒开始,一直到女方回门,男方做完新客,这门亲事才算告一段落,以后就成为荣辱与共的亲戚了报日:准备完婚之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做结婚酒的日子,包括新娘进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男方将选定的日子写在红单上请媒人告诉女方准备婚礼,叫做报日女方同意男方选定的吉日,男方就要预备“送三牲”了送三牲”是男方去女方家赠送猪肉、鱼、鸡鸭三样大礼男方一行人最多九人,最少也有六人九是久久长之意,六是六六大顺,以示吉利除三牲之外,还要其他菜、果类、服饰等礼物如果知道女方的双亲喜爱什么,男方则会先想到要多置这些东西,以表示他们有诚心比如女方的父亲喜爱喝茶,男方就会多买几斤上等茶叶;如果喜爱喝酒,就多买几瓶上等好酒总之,这个礼节男方是一定舍得的送三牲的时候,女方也会请自家的亲朋好友相帮,以示隆重、体面,有一种大家族之风范从男方进入女方家开始,就有女方的家族以及本村左邻右舍来看新姑爷,同时用簸箕、菜篮送来一盘盘的果子,有花生、薯片、自制的蜜饯等,女方的母亲、嫂子或者姐妹会一一接过,这些端来的果子会堆成小山一样,然后倒进早已男方担三牲的谷箩,男方回家时就有一担沉甸甸的果子了。
送菜和抬嫁妆:结婚的前一天,男家要请人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女方准备的嫁妆担回男家送菜和担嫁妆的队伍由亲友组成,他走在队伍前面,担的也最重要,称为“头担” 送菜的时候,头担装的是三牲,一般赶到女家后用来敬祖,故又称“祖席担” 头担的挑担人至关重要,应选本村结发配偶,且生男育女在家庭中有一定声望的男子头担上的礼物要包含头、尾、长、久之意解放前,头担有专设的箱笼,解放后一般用箩筐,箩筐上面放着小簸箕一头簸箕内摆放一整只的猪头,一只头尾及两翅留有羽毛的熟鸡(俗称龙头凤尾) ,两对红蜡烛,四串小鞭炮;六柱或十炷线香(各分两小扎,并用红纸卷牢,意为成双成对,三炷香一扎,含敬天、敬地、敬祖之意,五炷香一扎,含五子登科之意) ,一根两头用红线扎紧口,染了红色的猪大肠,肠内充满空气;用红纸书写的通书文帖及红纸卷成两小扎的新鲜韭菜(此物谐“久”意,又能开花、又能结籽)也摆放其中另一头簸箕内摆放两把用红绳连着嘴对嘴的酒壶,两只用红绳系脚并脚连脚的鸡(一雄一雌,雄的系左脚,雌的系右脚,称之为和好的“公婆鸡” ) 而且要特别小心挑选未生蛋的仔鸡,要是进了女家门,雌鸡生下蛋,会认为是对女家尤其是女子的不尊重,很容易引起矛盾。
送菜队伍到达女家后,挑头担者必须用左肩挑,进入厅堂时先用左脚跨进门槛,然后将头担摆放在女家神位前(盛着猪头的箩筐居左,盛着公婆鸡的箩筐居右) 敬祖后由女家理事者挑进礼房,再经“掌翰”先生(即司仪)清点有否差错若有误差,女家立即向男家提出种种质疑所以送亲队伍的带队人极为重要,既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又要有较好的口才和胆量头担上的东西若合情合理,则顺利过关,皆大欢喜次日,女家将男家的韭菜拿去自家菜地种植,然后回赠四株(两小扎)连根带泥的葱苗(寓新郎是聪明之子之意) ,其余各物再次敬祖后,原封不动返回男家接亲:也叫迎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或者当天,男子要带领姊妹、姨姑等亲友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接亲的人要在早晨赶到女家,吃女方的嫁女酒(早餐)之后,和女方送亲的高亲一起赶回男方参加中午的婚宴新娘子进男方的家门是有时辰的,所以接亲队伍需要掌握行走的速度,有距离不远故意走得慢的,叫做“挨亲” ,也有高亲故意为难新姑爷,拖延时间,讨“包封”的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父母、长辈,西边外戚,北边房亲,南边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伺仪)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敬茶:拜堂之后新媳妇给父母敬茶,然后是和亲戚见面,被敬茶的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婚宴逗扒灰佬:中午是婚宴的正餐,来客可以提出种种办法为难新人,比如要求新娘骑到新郎肩上敬酒,叫做“吃拱酒“还有为难新郎父亲(家爷)的节目,就做“逗扒灰佬” ,好事的人用墨汁摸黑脸面,背上新媳妇给客人敬酒有抓住家爷带上高帽子,打黑脸,背上灰盆子,喊自己扒灰的还有特意用红纸布置出一台土车,要家爷将新媳妇推进家门的种种戏虐都在于营造喜庆气氛地方俗语:三日不分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