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预习货币与金融(3).doc
2页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预习货币与金融(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 1.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学说的基本思想 (1) 凯恩斯在其所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论 (2)基本思想:经济主体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一心理,即愿意持有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是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或投机的需要,从而产生货币需求 2.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 (1)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进行日常交易 预防动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投机动机---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即: L1= L1(y)0 投机动机构成投机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即: L2= L2(i)0 所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L(货币需求)= L1(y)+ L2(i)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
补:此时人们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所以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意味着货币政策失效) 3.凯恩斯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两个基本假定之上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主要表现在突出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分量,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其他因素 【例题】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影响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因素主要有(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发展动机 E.价值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