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pdf
7页知识与技能1. 积累词语2.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3. 了解比喻修辞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意2. 体会比喻说理的妙处3. 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1. 理解“雄健精神”的含义及作者高尚的情怀2. 揣摩比喻说理的妙处1. 理解作者所说的“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的“趣味”,理解作者的情怀2. 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一课时朗读课文; 体会比喻说理的写法; 领会雄健精神的含义及作者的情怀一、导入(多媒体播放黄河曲折回环,冲出山峡后浩浩荡荡, 一泻万里的影像,然后定格李大钊的画像) 先生的《黄河颂》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大钊先生写的《艰难的国运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 学生默读课文,自查工具书,掌握生僻字词的字音词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教师用多媒体显示:(1)重点字音泻(xiè)叠(dié)峻(jùn)抑(yì)浊(zhuó)(2)重点词义①逼狭:非常狭窄、艰难。
③阻抑:阻碍、抑制⑤一泻万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2. 朗读训练1)学生自由朗读两遍2)学生推荐两位优秀代表朗读课文3)教师点评后,领导学生齐声朗读3. 在朗读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评议后明确:(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艰难境界必须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2)民族生命的进程,和长江大河一样并不总是坦途3)人类生活像旅行一样,越是崎岖险境,越能感到冒险的美趣4)中华民族现在的进程就是一段险路,只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感觉到它壮美的趣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5)我们要拿出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这是人生至趣三、整体感悟文意1. 当时,中华民族的进程面临着怎样艰难的境界?(1)学生简介创作背景2)从文中挑选词语加以形容2. “国运艰难”,我们怎样才能克服?3. “雄健的精神”具体指怎样的精神?4. 本文说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5. 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明确:1. (1)写作背景参见练习册边文。
2)回环曲折、崎岖险阻2. 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3.“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像扬子江及黄河 “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一样的精神,也即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4. 比喻说理5. 第二段语意的重点是逼狭险峻的境界,第三段语意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种境界,第三段则说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四、合作探究,深入体会1. 体会比喻说理的妙处:(1)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2)从语言、说理、抒情等方面揣摩比喻说理的2. 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3. 本文是如何将“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精神”联系起来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探究,明确:多媒体显示:1. 2. 课文中提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奇趣横生”, “一种壮美的趣味” , “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这是作者的幸福观,体现了他甘愿为国奉献的爱国情感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3. 文章先谈“民族生命的进程”和“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再谈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她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的景致,“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另一层是说,这种“壮美的趣味” , “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在这里,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精神”联系起来,点出了题目五、感情朗读学生已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怀有了较深的理解,就可以读出感情,既能巩固对文意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六、师生齐读李大钊的名言,缅怀先烈,结束本课多媒体显示: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 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而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 因为平凡的发展, 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命,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朗读教学法是本教案中最大的亮点。
教师组织学生反复朗读, 有助于学生自行领会文意, 培养语感而在对课文有较深理解的前提下,再来朗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另外,本教案的教学内容的结构安排, 看似普通,实则十分合理,符合人们阅读文章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由整体感知到重点探究的客观规律本教案的教师结语也别出心裁 所选李大钊的一段名言与本课文的文意一脉相承, 相辅相成师生齐读这段名言, 既有缅怀先烈之意,亦能进一步加深对作者的情怀的理解,还能对学生起到感染和激励作用可谓一举多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