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栽培补种技术.pdf
1页奎 ·:j‘ j —: 夸‘} ‘ 9 j 大豆栽培补种技术 顾长茹 一、补种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 1.补种大豆往往较正常大豆迟播30—45天,全生育只 有80天左右生育期的缩短导致大豆营养生长期不足,个 体发育较弱,自我补偿能力差 2.补种大豆的产量受病虫害影响较大,尤其豆杆蝇的 危害会严重影响补种大豆的产量,甚至关系到补种大豆成 功与否 3.补种大豆地一般都经过水的长期浸泡,土壤严重板 结,通透性差,严重影响大豆生长 4.补种大豆播种时温度高,土壤墒情散发快,有害微生 物繁殖快,易造成种子腐败等,导致大豆发芽率和出苗率明 显降低 二、补种大豆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选用适合补种的早熟、高产、稳产、抗性好 的优良品种经品种比较试验和栽培实践表明,适合补种的 有中豆20、中油89b、徐豆9号、皖豆15等优良品种播种 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病、杂、劣粒,要求发芽率在 85%以上 2.足墒早播,合理密植播种时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 尽量早播,足墒下种如果墒情较差,播种后应喷灌2次,隔 4天喷1次播种时应适当浅播以利于苗齐、苗壮及充分利 用有限的光热资源要求播种深度3—4cm,根据墒情适当 增减。
补种大豆个体发育较弱,为获得较高的产量,应适当 加大种植密度试验表明,补种大豆密度45万株/hm2比较 合适播种量应根据种子发芽率和大小决定,一般以120~ 127.5kg/hm 为宜 3.间苗和移栽出苗后要及时剔除疙瘩苗、弱苗、杂株, 发现缺苗应及时移栽、补全补苗时应在下午4时后进行, 避开中午强光 4.肥水管肥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大豆根瘤菌与 大豆共生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的,由于补种大豆营养生长 期短,个体发育弱,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减小,应适当增施氮 素肥料,促进营养生长,增强个体发育所以肥料管理应打 破传统的种豆不施肥习惯,特别是不施苗肥的习惯 24 宣k—j 夸;er宣kr-.afro- —9k (1)苗肥为促进营养生长,加快幼苗生长速度,应在大 豆第一对真叶展开时施尿素37.5kg/hm 和磷酸二铵 37.5k禽/}lmz,混合后结合中耕除草施用或乘雨撒施 (2)花荚肥可减少落花落荚,增加产量在大豆始花期 施尿素75—150kg/hm ,乘雨撒施 (3)叶面喷肥在大豆初花到鼓粒,结合治虫或单独喷 施叶面肥3~4次,隔5—6天喷1次,对增加粒数和粒重有 显著作用叶面肥以氮、磷、钾为主,辅以钼、硼等微量元素, 如思福叶面肥、复合磷酸二氢钾等。
5.中耕除草土壤受水浸泡后容易板结,通透性差,阻 碍大豆根系发育,严重影响大豆生长中耕不仅可以破除土 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加快土壤养 分转化,保墒、爽水,还可以除去田间杂草所以中耕是促进 补种大豆快速生长、获得高产的又一项重要栽培管理措施 补种大豆可进行2次中耕第1次中耕在大豆子叶展开后 进行,耕深3~4em;第2次中耕在大豆株高lOcm时进行, 耕深4~5era 6.病虫害防治补种大豆自补能力差,病虫为害后,恢 复慢,损伤大,甚至造成绝收所以要密切观察注意病虫害 发生、发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补种大豆的病虫害主 要有豆秆蝇、地下食根害虫、卷叶螟、豆荚螟、霜霉病、锈病 等 (1)豆秆蝇在大豆出苗后8—10天,用50%甲胺磷乳 油2.25kg/hm 兑水750kg/hm 喷雾隔5—7天再喷1次, 对豆秆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地下害虫在地下害虫初发期用3.87—7.5kg/hmz 辛硫磷拌细土450kg/hmz撒施如点片发生可用150倍液 的辛硫磷溶液灌根,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卷叶螟、豆荚螟的防治在初花期用灭多威450~ 750g/hrn:兑水450kg/h喷雾防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4)病害防治在病害初发期,用25%粉锈宁乳油 1.5kg/hm 兑水450kg/hm 喷雾一般要喷2次,隔7天喷1 次 (作者单位:154800黑龙江省依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