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师表》原文朗读《出师表》原文以及翻译.docx
9页《出师表》原文朗读】《出师表》原文以及翻译关于诸葛亮的出师表简介:出师表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名士诸葛亮所写,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的儿子刘禅的(刘禅又被称为刘后主),出师表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作品名称出师表作品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作 者:诸葛亮文学体裁:表作品别名: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创作年代:建兴五年(227年)历史对出师表的评论: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评价这篇文章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南宋诗人陆游评价表文,说道:“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蓑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7]诸葛亮的出师表,文辞朴实,字字句句出自肺腑,饱含深情,扫尽虚言浮词,堪称千古传诵的绝世佳作.1,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2,陆游《感状》:“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3,陆游《七十二岁吟》:“渭滨星陨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4,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5,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6,陆游《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千古,夜半挑灯更细看7,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8,李商隐《武侯庙古柏》:“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9,白居易在读《出师表》后写道:“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诸葛亮的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的出师表(翻译)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以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的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
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关于诸葛亮的《出师表》的相关词语解决:1--当:在……时候2--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賨cóng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3--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古称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东4--然:然而;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皇宫中5--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禁卫军统帅6--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7--盖:原来;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8--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9--险于乌巢: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攸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10--陟zhì:提升,奖励;罚:惩罚;臧否(pǐ: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11--志:志向;虑:思想,心思;忠纯:忠诚纯正12--被创:受创伤这句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屡败于楚军,公元前二○三年,在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市被项羽射伤胸部:在汉朝初建时,因镇压各地的叛乱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零零年在白登山还遭到匈奴的围困。
13--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先,尊称死去的人14--布衣:平民;百姓15--行háng阵:指部队16--倾颓:倾覆衰败17--鞠躬尽力: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18--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19--刑:罚20--昌霸:又称昌豨建安四年,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21--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22--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勉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23--逼bì于黎阳:建安七年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2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所以:用来...的是25--创:开创,创立业:统一天下的大业26--期jì年:一周年27--中道:中途28--营:军营、军队29--简:选择;一说通“拣”,挑选;拔:选拔;遗wèi:给予30--小人:晚辈,下人,这里指:宦官31--孰与:谓两者相比,应取何者32--告:告慰,告祭33--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34--授首:交出脑袋35--兵:武器;甲:装备。
36--泸: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37--妄自菲薄:过于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小看,轻视38--利钝:喻顺利或困难39--悉以咨之:都拿来跟他们商量悉,全部;咨:询问,商议,征求意见之,指郭攸之等人40--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41--闻达:显达扬名,扬名显贵42--长策:长期相持的打算43--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良策诹(zōu),询问,咨询44--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吏45--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气:志气46--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47--进趋:快速前进48--内外异法: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内外,指内宫和外府异法,刑赏之法不同49--坐:安安稳稳50--察纳:识别采纳察:明察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51--夙夜忧叹:早晚忧虑叹息52--危于祁qí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53--及:以及;为:做54--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55--有所广益:有所启发和帮助;广益:增益。
益,好处56--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条,法令57--偏私:偏袒,有私心58--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59--以定:已定,以,同“已”60--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时候这里指关键时期;一般多指不好的61--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62--困于南阳:建安二年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63--拊手:拍手6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微;鄙:地处偏远与今义不同65--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66--夫:发语词平:同“评”,评断67--还:回;于:到;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68--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损:除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