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56249688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9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摘要:文物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当时社会事实的见证,对文物的保 护与研究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在考古挖掘过程中,文物的保护要遵循专 业原则与方法,做好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升文物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对考古 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以期能够为 我国历史文明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重要性分析前言:文物考古发掘是一项极为细致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 护是文物保护的起始阶段,这一环节面临着很多影响文物保护的因素,如自然光 照、温湿度变化、微生物与病虫害以及地理环境等因此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 中,不仅要综合考量文物考古发掘现场影像文物保护的各种因素,还要采取专业 的技术、方法以及配备专业的设备、材料对文物及时加以专业保护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概述文物发掘是全人类的“遗产”,也是帮助后代了解祖先的最好方式任何在 人类考古发掘过程中出现的考古遗迹遭到破坏,可能意味着子孙后代将失去重新 认识祖先的最佳机会1.1 考古发掘考古遗址的科学管理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如何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保 护考古文物和遗址。

      科研人员的实时现场维护,不仅是第一时间对文物进行处理 更是现场实时记录的需要如前所述,我国考古研究中的文物发掘者不具备完善 的科学知识,可能会在无意中破坏遗址,但也将考古研究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文 物现场保存的历史信息,对以后的历史分析也应该有客观的参考价值,所以应该 及时有效地进行实时记录[1]1.2 文物保护我国对文物考古鉴定的主要理论和科学研究大多是以文物考古鉴定为基础 而所谓忽视文物考古发掘,一旦部分文物完全露出深层土壤表层,它们极有可能 被暴雨淹没,这都是由于文物发掘者缺乏专业理论知识所造成的虽然考古前必 须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但这些人对挖掘机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透彻,实践 经验不足,就会出现所谓的不稳定性,很容易直接对这些文物造成严重破坏,因 此必须加强关注,避免因各类突发情况而造成文物损坏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分析2.1 保留研究价值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代表着其所存在于某个时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 工艺技术和社会经济水平等等历史信息文物也承载着宝贵的文化信息,考古保 护工作是促进人们通过研究文物来探索历史、传播与交流我国悠久文化现实的重 要手段因此刚出土的文物,由于长期被埋在地下,未曾接触到空气、光照等等 或其在地下自身已形成一层保护膜,为此要对其要十分小心并尽可能做最少处理 实施最小“干扰”手段,保留最大的研究价值。

      2.2 避免损坏文物每一件历史文物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内涵因此文物也是后人深入了解古 人生活的主要途径但这种了解仅存于知识研究和历史探索方面无论从历史角 度还是文化角度,考古出场的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这也为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工 作提出了特别要求对于前期过多使用的保护材料,也会增加后期清理、消除等 工作量,要求减少文物的损耗程度,由于大部分文物遗址地处偏远,在保护文物 的基础上减少保护材料,在最大程度生避免对文物造成破坏[2]2.3 推动文化发展从实际情况分析,考古挖掘工作以及其他人类行为都会对遗址或文物造成一 定程度的损坏,影响其历史文化价值与探索资料的真实性尽管现如今一些考古 专家或技术人员能够较完美地复原遗址、修复文物,但这种修复工作是基于当今 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脑思维创造进行的,因此具有不可复原性因此对于那 些无法进行事先取样的文物,应在考古发掘现场保护记录中详细说明,并阐明对 该文物完整的发掘及保护过程,有助于后续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3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具体策略3.1 控制文物放置环境对出土文物温湿度环境进行控制的措施就是要做到科学建构或提前创制出土 文物所需适宜的温湿度。

      这就要求考古工作人员对文物原有的存在环境进行勘测 得到相应的温湿度准确数据,进而依据科学数据建构文物在出土后的保存环境 这种保护对考古发掘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如果考古发掘中无法达到高标准的技术 条件,对考古发掘现场的基础性、经验性保护措施也可以实现对文物所需温湿度 环境的创设如某些水分含量较高的文物在出土后要置于湿度较高的空间环境中 或者直接将其暂时浸泡于清水中,使其自身湿度与存放环境的湿度匹配3.2 了解出土文物状况由于土壤中存在腐蚀性物质和大量微生物,这些物质可能使文物极为脆弱 因此,文物在土壤中会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将与周围环境达到平衡 其结构将趋于稳定,不易被侵蚀然而,文物在被挖掘之后,会突然进入一个 “陌生”的环境空气和土壤成分不同,氧气、湿度等因素会再次破坏文物的结 构例如木材长期接触土壤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脱皮,即使结构发生很 大的变化,结构也有可能倒塌,文物也会破碎,因此对出土文物的调查和保护非 常重要,考古单位也应首次采用封闭的方法,以免文物不适应环境3.3 现场挖掘抢救工作现场文物的原始主体无法更改,用于保护和加强现场历史文物的材料,必须 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和抗老化性。

      由于现场文物保护工作是长期和临时的,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用于文物材料的安全性、可逆性和操作简便性,促进可逆的可持续 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文物抢救工作包括两个主要环节,包括抢救文物需 要的所有重要信息,例如文物特征、形态、艺术美学特性、历史文化特性等各个 方面的内容,所需要依靠的信息是前者的相关信息现场文物抢救的主要目的是 进行抢救工作,这也是后期文物修复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抢救记录文物过程 中,必须注意保证文物信息的准确和全面,提升文物修复的成功性[3]3.4 考古挖掘现场加固由于现场文物信息是不可持续的可再生资源,因此,作为一种临时性文物保 护,现场文物加固保护可以最大限度地及时获取现有的文物保护信息资源,并且 可以确保受保护文物信息的真实性和信息安全性在使用考古文物发掘现场进行 文物保护和加固时,应特别注意正确选择文物加固材料在挖掘和加固遗址考古 文物之前,应清理遗址附近的白土、可溶性硝酸盐和其他有害物质,以确保文物 加固的效果不会对遗址造成任何不利影响3.5 注重微生物防治微生物与病虫害是文物考古发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具有的持续性 不易发觉性会给文物造成极大的损坏特别是木质、丝质、漆器等含有丰富有机 质的文物会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对此类文物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更为严格 的杀虫灭菌工作[4]。

      因此要加强文物在出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保护措施,使文物 尽量在出土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并且密闭的空间,在出土后一段时间内 要对文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采样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结束语:考古研究是一项复杂而专门的工作,考古学应积极寻求新的进展并采取合理 的方法、渠道、完善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从而通过考古更好地了 解历史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开展出土文物保护工作,防止由于所选文物 保护措施的失当使保护工作的后续开展受到不良影响参考文献:1.刘斌,王宁远,陈明辉. 从考古遗址到世界文化遗产 :良渚古城的价值认定与 保护利用[J].东南文化,2019(1):6-13.2.王心源,骆磊. 从遥感考古走向空间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时代的新任务 [J]. 遥感学报,2020,24(7):837-841.3.李林.考古发掘及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 赏,2020(12):140-141.4.余斌. 引江济淮庐江段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研究 [J]. 中国民族博 览,2020(14):210-21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