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主题班会 延迟满足抵制诱惑教案.doc
4页《延迟满足,抵制诱惑》教学设计【设计背景】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及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是个体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与个体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人格发展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性增强,渴望挣脱父母的管束,与此同时,自我控制能力却十分欠缺因此,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小学高段(5、6年级)孩子使用延迟满足策略,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对孩子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实现人生的理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情分析】提前进班与学生沟通了解以下内容:1.了解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历哪些诱惑;2.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否会通过自我控制来抵制诱惑;3.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具体会使用哪些办法抵制诱惑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延迟满足的概念,认识其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情感目标:体验感悟延迟满足的重要性,树立抵制诱惑的信心; 3.能力目标:掌握抵制诱惑的方法,践行并不断增强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形成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抵制诱惑,提高延迟满足能力的方法。
难点: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并不断增强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教学方法】 游戏参与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讲授法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教学准备】剪辑视频、音频,制作课件,制作延迟满足卡片、排练情景剧【教学过程】一、暖身活动、引入主题、揭示概念6分钟)1.游戏活动——《快乐的木头人》活动步骤:①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的同学们先跟随视频学习放松操;②听到老师口令后,一组的同学立即停止动作、不能说话、不能笑;③二组同学的任务是逗笑一组的同学,一组的同学则要坚持不笑;④一轮完成后,交换角色⑤两轮游戏中,坚持没有被逗笑的同学接受奖励2. 学生分享①在奖励环节笑得最开心的同学分享得到奖励的感受;②没有得到奖励的同学分享不能得到奖励的感受3.教师小结揭示概念: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及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二、案例分享、体验情境、感悟意义6分钟)1.教学案例——《棉花糖实验》(1)教师介绍实验背景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的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被告知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或者等15分钟研究员回来以后再吃,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
(2)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视频中孩子们对棉花糖既渴望得到,又想为了更多棉花糖而忍耐3)教师介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1988年,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实验员进行了第一次回访调查;1990年,孩子们参加SAT考试,实验员进行了第二次回访调查;2011年,孩子们已经步入了中年,实验员进行了第三次回访调查;2.学生分析分析主题:延迟满足的孩子们会得到哪些收获?3.教师小结延迟满足的意义: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它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延迟满足能力强,有利于未来形成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增强自信心、适应能力,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有利于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从而取得了更多的幸福感和人生成就三、联系实际、践行方法、形成能力26分钟) (一)分析讨论、贴近生活、知晓利弊10分钟)1.教师举例承上启下:延迟满足的敌人——不良诱惑教师举例:实验中的棉花糖和生活中典型的不良诱惑及当下满足的利弊不良诱惑当下满足长远危害棉花糖甜蜜、轻松少吃一个、内疚、自责烤串抵饿、美味细菌多、添加剂多,身体不健康………………2. 学生讨论 讨论主题:生活中还有哪些诱惑(快乐)挑战着我们的延迟满足能力?(不良诱惑指:放弃及时满足,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的事物。
不良诱惑当下满足的利弊不良诱惑当下满足长远危害 3.教师小结延迟满足不是让我们对所有的快乐(诱惑)说不,而是帮助我们在短期快乐和长期收获中,懂得选择、学会忍耐,达到平衡,以获得人生最丰厚的奖励! (二)创设情景,角色体验,总结方法8分钟)1.情景剧表演——烤串的诱惑情景剧内容概要:同学们在放学时段走出校门,面对诱人的烤串,各自采用的不同的方法来自我控制达到延迟满足,最终成功抵制了诱惑2. 学生讨论分享,总结方法3. 教师总结归纳“抵制不良诱惑、延迟满足能力”四法:(1)具体分析法:分析利弊(2)保持距离法:远离隔离(3)转移注意法:目标转移(4)自我暗示法:心理暗示 (三)结合自身,联系实际,运用方法8分钟)1.灵活运用方法,完成卡片制作2. 分享具体做法,践行抵制诱惑 抵制 的不良诱惑抵制方法具体做法 抵制人: 四、概括总结,升华主旨,成长寄语2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