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球科学概论第八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02677073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第一节变质作用1、变质作用概述变质作用:岩石在固体状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变质岩由原有岩石变化而来,变质岩的前身,称为变质岩的原岩变质岩原岩可以是火成岩,也可以是沉积岩和变质岩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和沉积作用岩石的变质与温度有关,但温度作用并未使原岩发生熔融若原岩受热熔融变为岩浆,然后冷凝结晶,则属岩浆作用范畴,形成的岩石为火成岩另一方面,引起变质作用需要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与沉积作用不同,一般发生于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一)温度温度是引起变质的基本因素岩石在较高温度下,增强了矿物中原子、离子的活动性,使一系列变质反应发生如非晶质变为晶质,由结晶细小变为结晶粗大,一种矿物转变为另一种矿物等变质作用发生温度范围一般在200~800°C高温岩石将熔融,低温属成岩作用变质温度的主要来源:地热-地下温度随深度增大而增高(地壳深部)岩浆热-岩浆侵入引起围岩变质作用(侵入体附近)地下高温区通常在:地壳断块之间的相互错动和挤压,在局部产生热量(断裂活动带),引起变质。

      二)压力静压力:上覆岩石重量引起各向同性使得矿物中原子、离子和分子间间距减小,促使矿物结构改变,形成密度大,体积小的新矿物定向压力:作用于岩石的侧向挤压力,有方向性,作用结果使岩石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形成矿物定向排列特征与构造运动有关,特别出现在造山带或构造带断裂带三)流体化学活动性流体以H2O和CO2为主,含有活动性元素(F、Cl、B、F等)流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参与变质反应,造成岩石中元素的带入和带出,改变岩石的化学组分流体来源:岩石裂隙中液体;矿物结构中水;岩浆中热气和热液;地壳深部热液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变质作用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配合不同地质条件下引起变质作用主导因素不同,因而显出不同的变质特征如:岩浆侵入体周围,温度和流体是引起变质的主导因素;构造活动带,定向压力促使岩石发生破碎和变质;大面积区域变质作用是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综合作用的结果二、变质作用方式: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晶粒由小变大的作用过程如:石灰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变质结晶作用:在固体状态下原有矿物成分通过变质反应形成新生矿物组合如:方解石+石英硅灰石+C02f变质分异作用:成分均匀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定向排列,如片岩和片麻岩。

      交代作用:化学活动性流体与原岩化学组分之间发生置换作用,改变原岩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如钾长石经交代形成钠长石碎裂作用:较高温度和静压力条件下(深部),岩石受构造应力作用,以塑性变形为主但在地壳浅部低温低压条件下,多数岩石具脆性分别形成断层角砾岩、压碎岩和糜棱岩等动力变质岩2、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物质成分变化——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原岩矿物组分在温度、压力和流体作用下,经变质作用,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AI4[Si4O10][OH]8—2AI2[SiO4]O+2SiO2+4H2O(高岭石)(红柱石)(石英)变质条件:500°C土物质成分的变化——体积和比重体积大、比重小的矿物转变为体积小、比重大的矿物,主要变质条件是压力物质成分的变化-流体作用由于流体参与,交代作用使岩石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变化流体在岩石空隙中渗透和扩散,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是变质作用发生的重要条件如,K[AISi3O8]+Na+Na[AISi3O8]+K+(钾长石)(钠长石)变质矿物特征变质矿物:石榴子石、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硅灰石、滑石、蓝闪石、十字石、蛇纹石、透辉石、石墨,等共有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自生矿物:粘土矿物、蛋白石和玉髓、石膏和硬石膏等,形成于地表环境,变质岩中少见。

      变质结构-变晶结构等粒变晶结构:粗粒变晶结构>3mm中粒变晶结构1-3mm细粒变晶结构0.1-1mm显微变晶结构<0.1mm不等粒变晶结构:变晶大小不等,连续变化斑状变晶结构:粗大者变斑晶,细小者基质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石英、长石、方解石;鳞片变晶结构: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纤状变晶结构:阳起石、硅灰石、透闪石;变余结构:变质程度浅保留的原岩结构在原岩的结构名称前冠以“变余”两字,如:变余斑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质构造斑点构造:炭质、硅质、铁质、红柱石等斑点状分布,基质隐晶质;板状构造:岩石具平行、密集、平坦的破裂面,岩石易分裂成薄板状;片状构造:片状和长条状矿物呈连续平行定向排列,形成密集片理面片麻状构造(变质岩中常见构造):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粒状矿物断续定向排列块状构造:矿物均匀分布,无定向排列变余构造:变质岩中残留的原岩构造如,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等几个概念:正变质岩-火成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的变质岩;复变质岩-经过多次变质作用的变质岩第二节变质作用类型及其岩石变质作用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1)接触变质作用:火成岩与围岩接触带上,由热量及活动性流体引起的变质作用。

      变质环境低压高温据引起变质的主导因素不同:热接触变质作用:温度;主要变质岩:粘土岩、凝灰岩-斑点板岩粘土岩、粉砂岩-角岩石英砂岩-石英岩石灰岩-大理岩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化学活动性流体主要变质岩:矽卡岩角岩又称角页岩,是一种变质岩,是具有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的中高温热接触变质岩石的统称原岩主要为粘土岩、粉砂岩、火成岩和各种火山碎屑岩变质后全部重结晶,一般不具有变余结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组成,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纯净大理岩几乎不含杂质,洁白似玉,称汉白玉矽卡岩碳酸盐岩与中酸性侵入岩接触矽卡岩中常伴有某些金属矿物形成,并聚集成矿体常见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闪锌矿、白钨矿等,具重要价值2)区域变质作用定义:区域范围内由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影响范围达数万平方公里,影响深度达30km以下变质条件中,除静压力以外,定向压力(构造应力)也起重要作用由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破裂面,成为热和流体向围岩渗透的良好通道,为变质作用创造条件区域变质作用是各种变质因素综合引起的,区域变质岩与原岩相比在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三方面都发生一定变化因为区域变质作用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周期性叠加的作用过程,由于其持续时间很长(数百万至数亿年),各种变质因素的组合在空间上可以达到相对的平衡。

      在区域变质带中,按其变质程度的由浅到深出现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并可见到其相应的系列产物区域变质岩板岩:板状构造,原岩粘土岩、凝灰岩;千枚岩:千枚状构造,绢云母丝绢光泽;片岩:片状构造,主要由云母组成;片麻岩:片麻状构造,由黑云母、角闪石、石英、长石等片、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麻粒岩:麻粒状构造,辉石和斜长石为主;榴辉岩:块状构造,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组成,变质岩中密度最大的岩石;区域变质岩类型的多样性原岩成分:如,石灰岩-大理岩;粘土岩-板岩、千枚岩、片岩变质条件-温度、压力、流体粘土岩:低温低压-板岩和千枚岩;中温低压(300°C)—片岩;高温(600C):形成斜长角闪岩3)、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变形、变位过程中定向压力使岩石变形、破碎及伴随的重结晶作用动力变质岩的脆性与韧性碎裂作用:地壳浅部岩石表现为脆性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破碎、粉碎,形成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变质程度较高时,原岩被研磨、粉碎呈泥状,形成糜棱岩韧性变形:地壳深部(15km深度以下),岩石表现出较强韧性受构造应力作用时仅发生韧性变形,不出现明显的脆性破裂断层角砾岩和糜棱岩构造角砾岩指由于应力作用原岩破碎成角砾状,被破碎细屑充填胶结或有部分外来物质胶结的岩石。

      将这样的结构称之为破碎角砾结构它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中等的岩石构造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有时可厚达数百米,延伸数十至数百公里断层角砾岩:指在应力作用(断层作用)下,断层的两个盘移动时,上、下两盘之间的岩石不断的被糅合,原岩破碎成角砾状,被破碎细屑充填胶结或有部分外来物质胶结的岩石一般认为:角砾碎屑含量大于30%的称为断层角砾岩,而碎屑含量小于30%的则称为断层泥它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中等的岩石构造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有时可厚达数百米,延伸数十至数百公里糜棱岩:具有糜棱结构的岩石称为糜棱岩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使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使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的粒度细小,但一般比较均匀,外貌致密,坚硬4)混合岩化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深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转变的过渡性地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温度很高时,岩石受热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酸性熔体,沿岩石中裂隙或片理渗透和贯入,即混合岩化作用,形成混合岩:浅色脉体:新生的长英质矿物;深色基体:已变质的片岩或片麻岩。

      第三节岩石的形成和演变岩石形成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一是太阳能,影响地表,控制着外力地质作用;另一是放射性热能,控制着内力地质作用小结-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和原岩的概念;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变质作用方式: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变质分异作用、交代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小结-变质作用中原岩变化物质成分变化:形成新矿物组合;比重大、体积小的新矿物;化学成分改变;特征变质矿物:红柱石、蓝晶石等;变质结构:晶粒大小-等粒、不等粒、斑状和形状-粒状、鳞片、纤状;变质构造:斑点、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块状;小结-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角岩、大理岩;接触交代-矽卡岩;区域变质作用: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麻粒岩、榴辉岩;动力变质作用: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混合岩化作用:基体和脉体组成混合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