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ppt
28页成本控制1成本控制概述 2目标成本制度 1成本控制概述1.1成本控制的概念1.2成本控制的阶段1.3成本控制的要求1.1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指利用会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计算实际或预计脱离目标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差异,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 成本控制可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1.2成本控制的阶段 事前控制阶段:设计阶段p产品投产前对影响成本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事前预测、规划、审核和监督 事中控制阶段:执行阶段p在实际发生生产费用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费用,是现代成本控制的主要特点 事后控制阶段:考核阶段p在产成品成本形成之后的综合分析和考核,是传统控制的主要特点1.3成本控制的要求 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全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成本控制要进行全员控制 成本控制必须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用的效果来衡量 成本控制要有助于未来的工作改进和成本降低 成本控制必须有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同它相互配合 成本控制必须按例外管理原则,重点剖析例外差异p例外差异是指差异率或差异额较大,差异持续时间较长,差异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的差异2目标成本制度2.1目标成本制度的含义2.2目标成本制度的特点2.3产品设计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 2.4生产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2.1目标成本制度的含义 目标成本制度,也称目标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确定总的奋斗目标,然后据以指导、组织、动员职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奋斗 目标成本制度来源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 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计划性,克服盲目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链接:德鲁克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的一种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是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的指导思想是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Y理论) 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有助于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目标管理被广泛的应用在学校、医院、企业和政府机构中2.2目标成本制度的特点 实行全过程的目标成本制度 实行各部门、各环节的目标成本管理 实行全员的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与价值工程相结合,经济工作与技术工作相结合 目标成本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全面经济责任制相结合2.3产品设计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的测定倒扣测算法p目标成本的计算目标成本产品预计销售收入(1税率期间费用率)目标利润注:税率指消费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所占的比率p目标利润的计算目标利润(法一)销售利润率预计销售收入目标利润(法二)成本利润率目标成本目标利润(法三) 资产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目标成本例题:设计阶段目标成本的测定 资料: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单位售价为10 000元,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5% 要求:预测该新产品的目标成本例题:设计阶段目标成本的测定 资料: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单位售价为10 000元,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5% 要求:预测该新产品的目标成本 解题过程:目标成本产品预计售价(1税率)成本利润率目标成本所以,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0 000(110%)(125%)7 200元 目标成本的分解1. 按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根据产品构成分解为若干结构件,计算各结构件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即成本系数,然后乘以该产品的目标成本,即可求得该结构件的目标成本成本系数某项零部件的成本全部零部件的成本1. 按产品主要功能进行分解:确定各结构件的功能评价系数,用以评价该结构件的重要程度,然后乘以新产品的目标成本,即可求得该零部件的目标成本,并可以根据价值系数进行成本功能分析功能评价系数某一零部件得分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例题:成本功能分析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由A、B、C、D、E、F六个零件组成,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4 000元,各零件的得分以及设计成本如表1和表2所示 要求:分析各零件的目标成本,并进行成本功能分析表1功能评价系数计算表零件名称评分比较结果得分功能评价系数ABCDEFA1101140.2667B0101130.2000C0001120.1332D1110140.2667E0001010.0667F0000110.0667合计151表2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计算表零件名称功能评价系数设计成本成本系数价值系数目标成本成本降低额A0.26671 0000.23811.121 066.866.8B0.20009000.21430.93800.0100.0C0.13328000.19050.69532.8267.2D0.26671 0000.23811.121 066.866.8E0.06672000.04761.40266.866.8F0.06673000.07140.93266.833.2合计14 20014 0002000.26670.2381 分析:p如果价值系数接近1,说明零件重要程度同所耗成本大体相当p如果价值系数小于1,说明零件重要程度同所耗成本不相称,应当成为成本功能分析的重要目标,本例中B、C、F(尤其是C)价值系数小于1,降低设计成本的重点应该放在这3个零件上p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零件成本比重较小3.按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分解:将新产品成本按照产品成本形成过程进行分解,根据老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实际成本资料,计算各生产步骤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适用于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产品4.按产品成本项目的结构进行分解:将新产品目标成本按经济用途分解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依据老产品或类似产品成本项目的结构,乘以该产品的目标成本,即可求得各成本项目的目标成本,主要适用于简单生产的产品2.4生产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的预测p目标成本的确定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预计期间费用p目标利润的确定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同行业销售利润率预计销售收入上期或较好年度销售利润率预计销售收入边际利润率预计固定费用例题:生产阶段目标成本的测定 资料:企业生产甲产品,假定产销平衡,预计甲产品的销售量为5 000件,单价为600元,增值税率为17%,另外还须交纳10%的消费税。
假设该企业甲产品购进货物占销售额的预计比重为40%,该企业所在地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为3%,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 要求: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分析:采用倒扣测算法确定目标成本解题过程:目标利润5 00060020%600 000元应交税金5 00060010%5 00060010% 5 000600(140%)17%(7%3%)360 600元目标成本5 000600360 600600 0002 039 400元 目标成本的分解p将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产品直接分解法:在确定每种产品目标利润率的基础上,倒推计算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然后再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车间与基期盈利水平挂钩分解法:在调整基期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先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目标利润率,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产品,进而利用“倒扣法”确定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具体分为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目标利润率同比例变化和各产品目标利润率不随企业利润率同比例变化两种情况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目标利润率同比例变化的计算I.按照计划期的各产品销售比重调整基期销售利润率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某产品基期销售利润率该产品计划期销售比重)II. 根据计划期影响因素调整确定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率加权平均利润率总体目标利润率变动百分比III. 确定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某产品目标利润率该产品基期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率预计完成百分比IV. 利用“倒扣法”确定各产品的目标成本例题:与基期目标利润率同比例变化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上年销售利润率分别为10%、15%、5%。
计划期企业总体目标利润率预计增长1.9%这三种产品预计销售收入分别为100万元、40万元和60万元,应交税金分别为10万、4万和6万各产品的期间费用均为销售收入5% 要求:分别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目标成本表1企业目标成本分解表产品上年利润率计划销售收入计划销售比重按计划比重计算的上年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率预计完成%计划期目标利润率目标成本甲10%10050%5%11.4%9.5%120%12%73乙15%4020%3%18%26.8丙5%6030%1.5%6%47.4合计200100%9.5%11.4%147.2100(112%5%)1010%120%p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将其目标成本按产品形成过程或产品结构进行分解,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完成,一般采取倒推方式将各种产品目标成本按生产步骤进行分解p目标成本归集到各生产步骤:各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后,应按生产步骤归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的分析与考核p目标成本制度的最后环节p目标成本的分析主要是将实际产量的目标成本与实际可控成本进行比较p目标成本的考核是目标成本制度得到执行的保证,通过目标成本的考核,可以分清责任,正确评价各部门的工作p目标成本的考核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