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鉴赏.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7330839
  • 上传时间:2017-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2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鉴赏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杜甫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攻陷京师,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与杜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溪畔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严武卒后,杜甫无所依靠,乃往东蜀投奔高适既至而高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杜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

      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写作背景]:大历四年春,诗人离开岳阳至潭州、郴州等地时是由白马潭(今湘阴境内)裴隐宅出发的《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一诗,“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士的陈蕃,可知杜甫在岳阳的数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谢宣城指南北朝齐时的诗人谢眺他文章清丽,善长五言诗,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谢宣城之称杜甫在此处,把裴使君比为谢眺,甚为赞誉诗接”一语杜甫对裴使君诗歌的唱对裴使君如此礼遇款待,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此时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动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说,也是十分兴奋的当看到饥寒交迫的老友,如此落寞,给以暖和的款待是必然的故杜甫在岳阳时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故有“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的诗句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杜甫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这两首诗都是杜甫晚年漂泊到岳阳时,两次登临岳阳楼时所作,《登岳阳楼》比《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早一年。

      这两首诗,除了都写洞庭湖的宏阔以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共同点了,而且,从各方面看,后诗远不及前诗的水平《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写洞庭湖的景色只在第一句“湖阔兼云涌” ,而且是直接说“湖阔”,不加修饰,比起 《登岳阳楼》里的第二联“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来,不仅少了真实可感的宏阔意境,更加少了分开地域、承 载乾坤的宏大气势, 显得死板多了,苍白多了《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的主题明确,杜甫好像就是为了酬答好友裴使君多日款待的恩情,而特意把恩人比作为徐孺下榻的陈蕃和诗才非凡的谢眺;《登岳阳楼》则不然,诗人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以及老来贫病漂泊的苍凉落寞,但仍然不忘北方边关战事的忧国忧民情怀,都包含在了这首诗里,意蕴深厚,志向高远由于主题的丰富和深厚,《登岳阳楼》抒发的情感也就自然复杂和深刻得多了孤单飘 零的无助,思念亲朋的愁绪,老病缠身的凄凉,壮志难酬的哀叹,忧国伤时的愁苦,似乎说也说不尽而且,感情并不是一味愁苦,而是先由旷达的景物描写作衬,忽而转入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叹,看似由宏阔转入狭隘了,而后,又从自身转向对国家对黎民前途和命运的挂牵,又一下子让人明白了他哀叹自身的真正缘由情感深沉抑郁,而又开合自然,跌宕起伏,汹涌澎湃。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虽然也有借景抒情,第一联写景“湖阔兼云涌,孤楼属晚晴”只是有了朋友的照顾和陪伴,不再感 觉那么孤独了, 还有了些 许的暖意,也因此 还一度产生了不再漂泊的幻想,可谓 其乐融融全 诗都是表达与友人一起登楼的喜悦和感激之情的,单纯,有时也让人觉得有些矫情《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用典和想象手法运用为诗歌增色不少,但是,仍然赶不上《登岳阳楼》里,对比手法 给人带来的震撼力度首联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里的“昔”与 “今” 的对比就不要说了吧,登楼远望,一边是烟波浩渺、宏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另一边是没有 亲朋陪伴,拖着老病之身,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老杜,“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怎样一个巨大的落差呀!还有,杜甫自身处境已经悲惨如此了,他还要为 国为民而老泪纵横,真 难 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定力!果真“乾坤一腐儒 ”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