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教论文:挖掘本土资源 让幼儿园音乐教育“活”起来.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3007528
  • 上传时间:2018-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学科类幼儿园论文挖掘本土资源 让幼儿园音乐教育“活”起来【摘要】本土资源作为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其独特的地域环境、浓郁的乡土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蕴含着无限的教育价值本文通过阐述如何挖掘本土资源,利用自然环境、海域文化、物质材料等开展生趣盎然的音乐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人文素养及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实现幼儿多元化发展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本土资源 音乐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接触的越来越多的是各种电子玩具和各类动画片,逐渐远离了大自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孩子每时每刻都能亲近和拥抱大自然大自然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而乡土资源蕴含着无限的音乐教育价值我们幼儿园依山傍海,既有着丰富的海域资源,又有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因此,我尝试着通过我们家乡的本土资源,创设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本土音乐活动,以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能增强教师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音乐活动的能力一.巧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这为农村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我们幼儿园由于活动室空间狭小,开展音乐活动时比较拥挤,导致幼儿的音乐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也将难以得到提升但我们却有着宽阔的室外活动场地,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把课堂教学移到大自然,使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利用1.充分挖掘园内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 我们发现相对于室内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更喜欢在大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于是,我们幼儿园的草地和小树林便成了幼儿游戏玩耍的最佳场所他们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区分每棵树的不同外形,并时常用不同的动作模仿小树……为了将这些树木与音乐活动有效结合,我设计了音乐游戏《我要变成一棵树》 ,尝试利用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树这一园所自然环境,把孩子带出活动室,走进户外这个大课堂活动中,有的幼儿扮演小兔,他们快乐自如的穿梭在树木之间,随着背景音乐的更换,扮演大灰狼的幼儿有模有样的出场了,此刻,小白兔立刻变成一棵棵奇形怪状的小树得以自救活动中,当看到孩子们用身体动作创造性的表现小树时,我想活动是成功的。

      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充分享受着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真正是在玩中学到了本领实践证明,在大自然这个真实的游戏场景中开展音乐活动,孩子的活动兴趣有了很大的提升,活动效果也事半功倍2.充分利用园外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我园处于高山和田园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2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春天,我们领着孩子到野外观察,孩子很快就会发现,树都绿了,麦苗长出来了,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油菜花是金黄金黄的……,大自然中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因此,我设计了《亲亲颜色》这一歌唱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近大自然在春意盎然的田园中孩子们随意的围坐着,我们展开讨论:春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颜色?再让幼儿通过找找、摸摸、编编等方法把喜欢的颜色唱进歌曲里……因为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每位幼儿都能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编进歌曲里,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出来由此可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音乐活动,不仅能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还能使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

      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海域文化” 《纲要》指出:“教师要把农村的民间游戏、儿歌以及歌舞、服饰等,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我园所在的渔区小镇,不仅拥有厚重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蕴含着浓厚多彩的海洋文化和渔文化的意向特征,那么如何将家乡的渔文化资源和音乐活动相融合呢?我通过对家乡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家乡特色的音乐活动大奏鼓是石塘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演员手执扁鼓、木鱼,赤足上场,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诙谐幽默于是,我利用这一传统文化素材,设计了《我爱大奏鼓》这一舞蹈活动随着热闹的民族音乐的响起,教师自然而然地将石塘的文化瑰宝——大奏鼓展现在大家面前接着,孩子们在欣赏大奏鼓的录像、探索大奏鼓舞蹈的动作中像模像样地学起了大奏鼓的舞步、神态最后,在大奏鼓欢快的乐曲和威武的鼓点伴奏下,孩子们快乐的舞动着,他们随着音乐一会儿昂头,一会儿甩臂,姿态灵动有趣此外,扛台阁也是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习俗,这也给我们的音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为了让孩子真实体验扛台阁的情景,我们提供了轿子、乐器,使扛台阁情景再现活动中,孩子们有节奏地敲击乐器,卖力的扮演轿夫,将扛台阁表现的淋漓精致为了使渔区资源发挥更好的教育效益,我们还引导幼儿进行歌曲创编我们选取了幼儿熟悉的歌曲旋律,再和幼儿共同商讨歌词内容,尝试把渔区的美好生活编进歌曲里如:我们利用《小星星》的歌曲旋律,创编出了描述幼儿海边玩耍的歌曲;利用《欢乐颂》的旋律,创造出了一只歌颂渔民辛勤劳动的全新歌曲……幼儿善于将身边的事物进行创编,也更乐于演唱贴近实际生活的歌曲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撒网捕鱼》 、 《捡贝壳》 、《踩沙滩》等具有渔区特色的音乐游戏从这些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表现出的激情和自豪感,这就充分证明了将本土资源运用到幼儿音乐活动中是有价值的,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而且还培养了相应的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三.妙用本土资源中的“物质材料” 乐器,是幼儿开展节奏活动的物质基础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大自然中有着丰富的物质材料,我们要善于把这些物质材料变成美妙的乐器。

      在石塘到处可得的物3质材料中,我们选择了幼儿熟悉、适宜的材料用于制作打击乐器,如石头、沙子、海螺、竹子、各类植物的种子等平时,我们引导幼儿自主随意的玩耍乐器,使幼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例如:孩子们发现两块大石头互相敲击可以打出好听的节奏,易拉罐装上沙子、石子能制成不同声音的响筒,海螺可以当成乐器吹奏等等我们还引导幼儿在自由探索发音器材的过程中,感受音的变化,知道音的属性、轻重、长短、高低,从而自然地掌握最基本的节拍和节奏感为了将这些自然乐器在音乐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利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节奏乐活动《we will rock you 》是一首节奏强烈有力的流行音乐 ,歌曲共分为三部分,经过与孩子们的共同讨论,我们决定第一段用木条做成的响板演奏×××︱×××的节奏,第二段用石子做填充物的响筒演奏××︱××的节奏由于歌曲节奏铿锵有力,加上运用自制的‘自然乐器’进行演奏,孩子们充满了新鲜感,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着积极高涨的情绪又如在另一个节奏活动《夏日的约定》中,乐曲前奏是泉水的叮咚声,接着是下雨声,那么用什么样的乐器才能模仿泉水的声音呢?幼儿想出了好办法,他们用小棒子有节奏地敲打玻璃瓶, “叮叮咚咚”的声音仿佛就是真实的泉水声。

      下雨的声音学起来更是有模有样,他们将黄豆有节奏的往匾子里洒,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这雨就忽大忽小的下了起来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轻松愉悦,充分享受着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将物质材料直接或间接的用于音乐活动,不但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还能为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活动中不但陶冶了幼儿的艺术情操,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总而言之,本土教育资源就像一片丰沃的田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教育价值无处不在将本土资源与幼儿的音乐活动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扎进本土文化这一“沃土”之中,了解其内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爱家乡的意识,又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肖莎. 《谈乡土资源的利用》 .早期教育.2004,(12)[2]云凤.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学前教育研究.2006,(1)[3]许卓娅.《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200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