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216149565
  • 上传时间:2021-1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奇松》是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赏名山大川、访名胜古迹”,共安排了《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三篇课文《奇松》是继《怪石》后又一篇介绍的文章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奇松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引出令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一一描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不同姿态,以与它们得名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众多的四字词汇,并扣住这些词语体会三大名松的姿态与其精神品质,进而通过这些关键词理出一条背诵课文第二自然的思路3、在朗读中感受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一、 谈话激趣,扣词应题: 1、同学们,钱老师可是第一次到你们堰来,怎么样,欢迎我吗?钱老师对旅游最感兴趣了,你们能告诉我堰有哪些名胜古迹吗?这么多风景名胜,看来堰的旅游资源还挺富足的那在这些名胜中,你最喜欢哪一处呢? 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情有独钟,它可以来表达你对这种名胜的偏爱,你能用它来说句话吗? 学生交流,师与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上的错误 2、(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我们来看看这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 你感受到了人们对哪样事物的偏爱?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揭题:奇松 这就是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共同来学习的一篇写景文 3、理解奇的字义出示“奇”字在字典中的义项)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3、惊异4、姓 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到底是怎样罕见的、特殊的、不平凡的松树让人们情有独钟?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由谈家乡的名胜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一方面活跃课堂的气氛,一方面巧妙地引入主题,并用“情有独钟”一词为纽带贯穿前后,既理解了“情有独钟”这个词,又在运用这个词的过程中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容进行了梳理。

      二、初读感知,读词理文:1、生自由朗读课文2、这篇课文有很多的四字词语,老师把它们找出来后稍加整理,就形成了一组词、一首诗、一篇美文大家有没有兴趣读一读?出示: 奇松 情有独钟山顶陡崖 潇洒挺秀 饱经风霜 枝干遒劲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千姿百态 神奇秀美 指名读 3、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学生评价 是啊,有时候,一个词就是一个画面,一个词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我们在读这些词的时候就要读出画面、读出情感来想不想试一试,好,一起来4、同学们读得真好,那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呢?你看到了谁呢? 原来,这组词都是在写松的5、下面啊,我们就把这些四字词语送进课文,选择你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6、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7、同学们,奇松是“四绝”之首,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那课文有没有将所有奇松一一介绍呢? 8、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课文就是选择了这三棵典型的松树来写的,这种写作手法叫作:选择典型。

      本文在表达方法上的一个特点是运用了很多的四字词汇,抓住这些四字词语是理解本文的一个抓手,诵读这组词语既为下面体会三大名松的姿态与其精神品质奠定了基础,又为学生明晰本文结构埋下了伏笔三、赏姿态美,悟精神美 1、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这一段,找一找、品一品描写这三棵松树的语句想想在这三棵松树中,你对哪一棵又情有独钟呢?为什么? (学生静心与文本对话,找出自己情有独钟的松树,并将初步的感悟写在书旁 2、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一定的收获了下面就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师走下讲台巡视,聆听并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 3、相信组的交流让你有了足够的信心,也让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来,说说看,你对哪一棵松树情有独钟?为什么? 4、大堂交流 师相机点评归纳:① 出示描写三大名松姿态的语句: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风光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作者在写这三棵松树的时候都抓住了它们形态上的特点。

      而且在表达手法上也是一致的,前半句是松树的形态,后半句都是作者的联想而且,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了松人的情态,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松奇特的姿态板书:姿态奇特)②当交流到迎客松时,老师应引导学生悟透“饱经风霜”一词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迎客松经受的磨难吧!(出示一组填空:当狂风大作的时候,迎客松傲然挺立; 当的时候,迎客松; 当的时候,迎客松; 当的时候,迎客松…… 迎客松生长在陡崖上,经过了( )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可是它却仍然、 )此时,你想说什么?老师想听听你心中的声音 生交流自己的感悟,师相机点评并板书:生命力强 你们的想法和作者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怪不得作者浓 墨重彩地描绘了迎客松 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古朴苍健,姿态优美引读)如今, 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乃至—— 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吧③补充资料:其实,松都生长在陡崖上,它们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它们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它们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松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

      你说,这样的松还能不称为是奇松吗? 5、奇松还有很多,下面你也来展开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描摹一下奇松的奇特姿态吧!生练习出示:①、那枝弯曲的松树,如同( )②、屹立在半山腰的松树,犹如( )③、斜插在石缝中的一棵松树,仿佛( ) 是啊,同学们真棒! 你们的想象让奇松更美、更奇了 6、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一次感受一下三大名松奇特的姿态以与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吧 7、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组词语,这组词语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文章的结构而且中间的三组词就是写的迎客、陪客、送客这三大名松,请同学们抓住这几个关键词来背一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总 奇松 情有独钟山顶陡崖 潇洒挺秀分 饱经风霜 枝干遒劲 迎客松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陪客松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送客松总 千姿百态 神奇秀美(语文生本课堂的一大特点便是用一个开放性的大话题来统领整篇课文的教学你对哪一棵松树情有独钟呢?为什么?”这一问题既呼应了第一个板块的教学,即从对奇松的情有独钟到对三大名松之一的情有独钟,层层推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到语言文字中去挖掘三大名松的姿态之美和精神之美。

      此外,第二个板块中的一组词也在教学的最后得到了回应,这组词既明确了文章的结构,又提纲挈领地指明了背诵的思路成长的足迹—— 三上《奇松》有感 开学不久,我就接到了去堰上交流课的任务经过了两个月暑假的闲散生活,一下子就被这一消息惊醒了神经于是我便开始着手备课 首先是选定课文考虑再三,我选择了第五单元的一篇写景文——《奇松》确定课文后,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地读,试图找准文章的文眼、文脉等一些课文所寄予的以与需要给学生的语文的东西充分解读教材后,我的头脑中有了清晰的思路:奇松奇在哪?紧扣这个大问题,便有了第一份预案的设计 接着是一次次的试上磨课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我没有退缩,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把课上好那段日子,常常因为想教案想得睡不着觉,我总希望能找到最贴近学生的交流点不断地思考,总会有灵感的闪现,预案在一次次的修改中,逐渐成熟起来后来,我以“情有独钟”一词贯穿整堂课用 “那在这三棵松树中,你对哪一棵又情有独钟呢?为什么?”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去感悟奇松姿态美和精神美去堰上课的前一天,教研员徐月老师来为我的这堂课作指导听完我的试上,徐老师和我一起探讨着课中的细节该怎么处理,课中出现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虽然第二天就要去上课了,但我仍力求再一次完善我的教学预案,甚至为了一个小细节的处理,我和邓校长、管丽琴老师商讨到六点半才回家晚上躺在床上,我消化着这份凝聚着众多老师智慧的教学预案,心中有着些许紧但同时也怀揣着对明天的一份期待9月30日,一个难忘的日子半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的甜蜜充分的备课让我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细节的推敲让我的课堂一气呵成 我想:这便是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的成长的足迹一、激趣导入:1、你去过吗?知道有哪四绝?2、在我过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520xy8 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二、观察图画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2、过渡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三、读文识字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奇石,用横线画出来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即:风景区 尤其 仙桃石 石盘 山峰 胳膊巨石 每当 脖子 著名 形状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

      注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6、巩固识字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著)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 其它 仙人 盘子 巨人 当然 著作 图形 形态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观察“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3、比较字形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分别为:区 巨尤——其,都是独体字 它——安,都有宝盖儿4、师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5、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写好后组织学生评议、参观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奇石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原文地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今天我么来学习一篇优美的课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