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doc
9页《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等,其实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其中错误的原因,以及制定、实施矫正的策略,对于小学生避免或减少计算错误,提升计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二、课题设计1、课题界定:“计算错误”是指发生科学性错误的数学习题本研究就是将针对因计算原因发生的错误进行探索,帮助同学们总结错题,让学生对于自己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判断、纠正、整理,然后选择性地配置与错误相匹配的练习试题,从而进一步起到自我反馈、自我矫正、自我提高的作用总结计算问题的一般性步骤2、研究目标:(1)找出影响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2)探索出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方法3、研究内容:(1)找出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成因.(2)探索出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策略4、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我校六年级学生5、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中、高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数学学科进行实验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三、理论依据 1.元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认为自由、独立、自主是人获得发展的前提,自由思考是学生获得能力的基石要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就必须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给予学生独立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不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数学学习是一个掌握规则、运用规则的学习过程2.认知心理学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管理心理学强调:要实现人的潜力的最大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有意义的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看,六年级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从依赖走向独立,从他律走向自律,是独立性,自信心,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等心理品质的养成时期,可塑性强因此,我们认为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学习心理品质的发展,利用学生身边最常见的错误——错题,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个体错误多发带,结合对个性心理品质的分析,学生自我反思,制定矫治策略,开展主动针对性的训练,是达到改善学生个性学习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馈、矫正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自我调整系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充分发展,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目的的有效方法四、研究过程第一阶段(2010年4—5月中旬)研究准备阶段搜集大量与错题相关的如《错题集如何建立更有效》等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并查阅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指导》、聆听了区科研部的培训等课题研究方面的资料,学习如何做课题研究的方法依照在区培训的要求结合本课题的实际写出了《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随后确定了本校六年级四班为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第二阶段(2010年5月下旬—2011年3月)研究实施阶段在2010年4月起针对学生作业、每次检测中发现的错误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分析出错原因。
根据收集到的调查材料显示,学生计算错误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两大类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算理、概念、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的错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根据调查结果,我制定出了针对性地实施策略如:加强估算练习,让学生养成用估算来验算的习惯;加强简便运算的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加强学生读算式和读数的训练,防止出现抄错数的现象发生经过近一年的训练和研究,我班计算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第三阶段(2011年4—5月)研究总结完善阶段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对过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对课题研究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完成鉴定材料汇编五、研究成果(一)找出了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类型并分析错误的成因 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原因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矫正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但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不同,计算错误也是不同的根据收集到的调查材料显示,学生计算错误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两大类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算理、概念、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的错误。
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例如:抄错或看错数或符号、抄错题目、横式写对,竖式写错等 1、知识性错误(1)口算错误口算错误是指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基本计算上的失误,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①计算失误例如: 9+45=55 110-60=40②口诀混乱例如: 3×6=16 6×9=45(2)方法错误方法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因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①算理不清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63-28=45 原因分析: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不清,不明白个位不够减应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加上个位上的数,然后再减,所以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直接用减数来减被减数 ②对添括号和去括号算理不明确例如: 82.36-(52.36-18.58)=82.36-52.36-18.58=31.42 原因分析: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的算理 ③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错误例如:42.9×6.2+42.9×3.8=42.9×42.9×(6.2+3.8)。
原因分析: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不透彻,运用有误,没有掌握好计算方法 ④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 例如: 618÷6=13 原因分析:学生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⑤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法则错误例如:5/12+2/3=7/15 ,5/8-2/5=3/3=1 ,1×5/9=14/5 ,5/8÷5/9=8/5×5/9=8/9原因分析:对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法则不清楚,乘法是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误以为加减法就是分子加减分子作分子,分母加减分母作分母;因为对每一种计算法则掌握不好,导致加减乘除计算时混淆不清,出现错误⑥四则运算顺序错误例如:32-24×1/8 4/11+5/11×11/9 =8×1/8 =9/11×11/9 =1 =1原因分析:运算顺序混淆不清,没有明确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而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了。
2、非知识性错误①抄错或看错数字例如:6/5×11-6/5×10 87÷3 =5/6×(11-10) =78÷3 =5/6 =26②畏难情绪,排斥心理当看到计算题数据较大,运算步骤过多时,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失去解题信心,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没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甚至连题都不做 ③强信息干扰,思维定势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因素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例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学生再计算24×5时也等于100125×8=1000也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时,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又如:8/9×1/3-1/3×5/9=8/9×(1/3-1/3)×5/9=0 原因分析:学生看到(1/3-1/3)=0,就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
再如:40.7-0.7×(0.42+1.58)=40×2=80,错误原因是学生一眼就看出40.7-0.7,0.42+1.58均可以凑成整数,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④短时记忆出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作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例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计算小数乘除法时,漏点小数点如22.4÷4=56 ⑤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造成错误 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计算粗心,书写潦草,马马虎虎,做题不喜欢用草稿纸,再大的数也不想动笔算,而喜欢口算,做题时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不注意审题、检查,态度不端正等这些不良习惯容易造成计算错误二)探索出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错误矫正的对策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教师们都要高度重视,找出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原因,加强练习根据教师们的问卷调查分析,主要矫正策略如下:1、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首先,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其次,要加强听算和估算练习例如:在计算624÷6这道题时,如果先估算,判断出商是三位数,商中间的0就不容易漏掉了再次,增强“内功”,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基本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计算中的常用数据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如(1)乘法中特殊积5×2,25×4,25×8,125×8等;(2)常用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值,例如:1/2=0.5=50%,1/4=0.25=25%,1/8=0.125=12.5%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通过坚持不懈口算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2、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 首先,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其次,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其三,应加强意志的锻炼,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第四,不管再难再复杂的题,都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认真思考,从容应对。
3、加强概念及法则的理解与识记,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算理、算法的形成过程 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