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小蝌蚪找妈妈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7页第4课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第四课时内容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科学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中的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文中对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以及外貌、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第1自然段既点明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又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勾画出小蝌蚪的外貌第四自然段既点明青蛙可以离水而居,又勾画出青蛙的外貌第二、三、四、六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以时间变化开头,第一句之后,分别叙述了小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随着故事的推进,青蛙妈妈的外貌被一点点勾画完整 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巧,增强了表达效果课文3幅插图,分别画的是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不仅生动地展现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而且有序地呈现出蝌蚪的变化过程: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不见了插图画面色彩鲜艳,形象活泼生动,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语言运用:懂得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思维能力: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审美创造: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活动流程:环节一:热身活动,导入新课环节二:梳理信息,讲述故事环节三:课文小结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 热身活动,导入新课一、 填空游戏:请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准确的动词蹦蹬披鼓甩露跳( )着碧绿的衣裳 ( )着大大的眼睛( )着雪白的肚皮 ( )着长长的尾巴他们后腿一( ) ,蹬向前一( ),到蹦荷叶上1.学生填空活动意图:复习导入,巩固知识环节二:梳理信息,讲述故事一、梳理第二至六自然段,按顺序讲述小蝌蚪的变化1.小蝌蚪长什么样子的呢?请学生回答生答: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2. 请听老师朗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1) 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 用“——”画出小蝌蚪的变化完成表格时间变化3. 学生完成表格,并且汇报4. 根据表格,你发现了小青蛙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连一连长出了两条后腿 长出了两条前腿 尾巴变短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二、请根据小蝌蚪的变化,给图片排序1.请根据提示,按照顺序讲一讲小蝌蚪成长的过程。
过了几天, _________过了几天, _________过了几天, _________不知什么时候, ________ 2.按照的提示,请学生分小组练习讲青蛙成长的过程讲故事小锦囊:1.借助提示,观察变化,按顺序讲2. 配上动作,加上表情,自然大方 3.学生上台展示讲故事三、梳理故事信息1.当小蝌蚪找到鲤鱼妈妈的时候,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呢?: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1) 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个鲤鱼妈妈的话2) 从鲤鱼妈妈的话中,我们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再读鲤鱼妈妈的话 2.当小蝌蚪找到乌龟,乌龟妈妈说了什么呢?: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 妈妈头 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 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1) 朗读乌龟的话2) 从乌龟的话中我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两只大眼睛、绿衣裳)3.最后小蝌蚪们找到妈妈了吗?学生回答。
小蝌蚪们找到妈妈了)它们找到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呢?: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大 大的眼睛4.整个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把故事讲一讲吧引导小组交流:借助黑板上的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按顺序讲一讲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先和同桌讲,再和全班同学讲1. 学生回到问题2. 学生全出词语,并且填写表格3. 学生汇报交流4. 学生连线5.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并且给图片填上序号6. 学生小组练习讲故事7. 学生上台讲故事8. 学生回答鲤鱼妈妈话里的小蝌蚪妈妈长什么样的读鲤鱼妈妈的话9. 学生回答乌龟话里的小蝌蚪妈妈长什么样的读乌龟的话10 .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活动意图: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根据提取的信息,能完整地说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环节三: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课文介绍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小青蛙,说明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和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着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活动意图:小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板书设计:教学简评: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
在读课文前首先给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让他们自己读题质疑让他们在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读出感情是朗读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进行个别读,分角色朗读,还提出让学生表演,要想表演好,读好课文是前提,而读好课文必须是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完成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都会令孩子兴致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