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评《北川县志》.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0320419
  • 上传时间:2023-10-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98.4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评《北川县志》青岛市情网  发布日期:[发布日期]-04-14[发布日期] 作者 : [作者]耿积平[作者]  上传:[上传]业务指引处[上传]   [正文] 《北川县志》(1988~)是首轮《北川县志》(1911~1987)的续志,上限承办前志下限,为1988年,下限至为保持记事的持续性和完整性,个别事类、建置沿革等合适上溯或下延内容编排除卷首外,分概述、大事记、特载、专志、人物、附录六部类概述综叙县情,总摄全书,排列于全志之首;大事记准时序略记断限内的大事要事,为全志之经;专志为志书主体,按事类立篇,以“建置沿革”开篇,以“人物”殿后,篇下设章、节、目等层次,共设31篇、90章、316节,约100万字  总体而言,该志在实际编纂中创新了续修工作思路,较好地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了时代精神,但该志在篇目设计、框架构造、内容记述、行文规范等方面仍然存在某些共性问题  重要特点  (一)彰显民族地区特色该志在框架设计上,采用升格或前置的措施突出地区特点,将特色篇目升格或单独设篇章,以突出亮点,体现特色  如:在开篇“概述”后单设“北川羌族大事记”,选用自西汉高帝六年(前201)至7月建北川羌族自治县期间的大事,着重记述羌族在国家统一体制下的发展及沿革,突出北川自治县少数民族自治的地区特色。

      增设特载“汶川特大地震劫难与抢险救灾”,具体记录四川特大地震发生的通过、导致的劫难、自救和急救、党中央的关怀、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援助以及灾后援建的具体状况,不仅从侧面显示北川地区的地理特性,并且从正面凸显全国各族人民对北川“一方有难,八方增援”的民族团结精神 再如:在第二十八篇“文化”中设立“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承”一章,将该地区的大禹传说、羌族老式和红军战斗经历都提高到文化层次加以记述在第三十篇中设立“‘番地’变迁”一章,将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变迁作为专项进行记述,这是其她地区志书中所罕见的 (二)凸显时代发展特点该志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改革开放后来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新事物,增强志书“资治、存史、教化”功能该志时间断限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记载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开放二三十年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反映到志书篇目设立上,就是采用分散记述与集中记述相结合的方式,将最能体现时代特点的内容在各编中专列一章或一节,予以新时代、新事物充足反映和展示的位置和舞台  如在第四篇“民族”中设“建立羌族自治区”一章;在第十一篇“经济综述”中设立“经济发展”一章;在第十六篇“工业”中设立“工业发展”一章;在第二十八篇“文化”中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章;在第四篇“民族”中设立“恢复改正民族成分”一节,等等。

      (三)语言精炼简洁流畅志书总概述5000余字,是对县情高屋建瓴的概括,从自然位置,悠久历史,革命老区,农业经济构造不断调节,工业经济奔腾发展,交通、电力等基本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综合概括了北川县来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和获得的成就全篇语言精炼,简洁流畅,空话套话较少 (四)设立索引以便阅读该志为便于读者查阅和检索,精心编制了索引及有关资料,充足发挥了志书资料文献和工具书的功能 局限性之处 (一)部分篇目设计、框架构造不尽科学、合理  其一,部分篇章归并不当如该志把“政党”和“群团”归并为一篇,不够合理由于政党是从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出发,属于政治组织,而群团是作为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非国家政权性质的社会团队,两者不属一类内容,不应归并为一篇  其二,部分章节统属不当第五篇“政党群团”第二章“党务工作”下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节,归属不合理,因“精神文明”波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从内涵和外延都超过“党务工作”的范畴此外,该章下的“党校、党史、政研工作”也不属于“党务工作”的范畴第二十一篇“商业贸易”第二章“商品经营”下设“餐饮服务业”“集市贸易”“对外贸易”三节,该三节内容都超过了“商品经营”的范畴。

      其三,部分章节的排序不够规范第五篇“政党群团”第三章“工商联和群众团队”,章下各节排序时应按照先工商联而后群众团队的顺序排列,而该志却变成了“工会”“共青团北川县委”“县妇女联合会”“县工商业联合会”,与章的标题排序不符第七篇“政法”下的各章排序也应调节,一般为: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其四,部分内容短缺第三篇“人口与筹划生育”缺“人口构成”内容;第十二篇“农业”缺“乡镇公司”内容;第二十三篇“城建环保”缺“都市规划”和“公用事业”(城区道路、城区桥梁、都市供水、都市燃气、都市排水等)内容  其五,部分章节的标题命名不够科学如:第一篇“建制沿革”第二章“行政区划”下设三节,第一节“宋、元、明、清政区”,第二节“民国时期的政区”,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政区”从三节的名称看,是按照事物的发展时期进行分类,违背了志书按照事物性质横排门类的基本规范;第四篇“民族”第二章“建立羌族自治区”,就第二章标题,属动宾构造,是建立羌族自治区的动态过程而志书规定篇、章、节、目的名称应是一静态名词;第六篇“政权政协”第二章“县人民政府”第一节“县人民政府构成”,节下内容仅列北川县人民政府历任县长、副县长名录和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历任县长、副县长名录,这2个名录不是“县人民政府构成”的所有。

        (二)“大事记”中部分“大事”的记述方式不当  其一,“大事”的选用原则太低如:“1992年9月26日,省扶贫开发办领导一行在县检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该条“大事”对本区域的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呢?此类事在本志大事记中占有很大比重,这是未科学设立大事记收录原则所至 其二,某些“大事”的记述要素短缺如:“1988年11月9日,县委、县政府召开苦竹坝电站动工动员大会该“大事”,如果要记述苦竹坝电站动工,应当增长有关电站动工建设的有关内容;如果要记述县委、县政府对电站动工的注重,应增长重要领导人参与动员大会和刊登发言的有关内容再如:“1989年5月21日,县委、县政府根据李鹏总理发言精神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相应的防备措施该“大事”,如果要凸显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效率,应当增长制定防备措施的记述;尚有:“4月21日,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只受伤的大熊猫,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及时赶往救护,因伤势严重,连夜送往成都急救该“大事”成果如何?受伤大熊猫被“连夜送往成都急救”后恢复健康了吗?这种不完整的记述严重影响了大事记的存史价值  其三,某些“大事”记述不严谨,易产生歧义如:“1999年6月21日,赴绵考察的中国战略发展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专家一行16人在禹里乡调研山区经济发展状况。

      其中“赴绵”一词不够精确,应当改为“赴绵阳” (三)行文表述不够规范  第一,部分内容保密解决不够严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规定,军如下部队及特殊单位的番号,以及武装力量的组织编制属于军事机密,不能公开;“军区、军兵种(含军区空军、海军舰队)、总部机关,省军区(含卫戍区、同级警备区)、军分区(含同级警备区)、人民武装部和军队医院可使用番号、驻地名称,具体编制状况不得记述而在该志第八篇“军事”第一章第一节“军事机构”中,对县人民武装部的沿革和机构编制状况进行了具体记述,显然违背了保密规定  第二,个别记述前后不一致或存在反复现象如:大事记1995年记载:“是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农民法内承当采用控制绝对增长量的措施,以1995年各乡镇农民承当定案数为基数,拟定1996~1997年农民承当人均年递增原则为:一类乡镇3元,二类乡2.5元其中,“一类乡镇”和“二类乡”表述不一致,“二类乡2.5元”应改为“二类乡镇2.5元”再如:大事记记载:“3月29日,县委、县政府召开茶叶工作会议,提出管好5万亩老茶园、改造1万亩低产茶园、新发展1万亩新茶园目的。

      其中,“新发展1万亩新茶园目的”前后反复,两个“新”字只保存一种即可 第三,个别表述用词不谨慎如:大事记1996年6月记载:“是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通达一行在县视察《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状况及民族乡条例实行状况视察”可改为“考察”或“考察调研”  第四,该志断限为1988~,志书中对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以及县政协的重要领导人的任期未完整地表述,可对个别事物合适下延  第五,个别量词单位使用不够规范如:本志书使用的“亩”“吨”“公斤”都不是法定计量单位,应换算成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公顷或平方米”“公斤”“公斤或克” 第六,两数字之间的计量单位省略一端,易引起歧义如P302:“1988~1996年,全县常年改制面积8万亩,其中马铃薯5~6万亩应当改为“1988~1996年,全县常年改制面积8万亩,其中马铃薯5万亩~6万亩  第七,个别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如两个及以上“”和《》之间的顿号应删除  第八,个别图表缺少必要的计量单位表格中计量单位是一种的,应置于表外;计量单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应置于表格有关栏内 (四)“硬伤”类 第一,职务简称不精确如P183:“北川县历届人大主任、副主任名录”其中的简称“人大主任”不精确,应为“北川县历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录”。

      第二,记述中多字、少字现象如:大事记1991年记载:“2月,龙王滩体育场动工兴建,占地27.7亩,主体设施涉及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50X25米的的游泳池、带看台的灯光球,训练房其中,游泳池“游”字前多一“的”字,“灯光球”应为“灯光球场”  第三,表格中表题与表中内容不符如P541:表30-2-1题为“北川县各乡镇海拔高度一览表”,而表格内容除各乡镇海拔高度外,又增长了“治地”“所处河谷”“境内最高山”等记录项,超过了“乡镇海拔高度”的范畴  几点建议  (一)增设“篇前简述”做好前后衔接中国地方志指引小组《有关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提出,续修志的记述内容“要解决好与前志的衔接,并注意对前志的拾遗补缺、纠讹;对前志内容的必要重述,应当精炼浓缩”第二轮志书在记述断限内事项时,还要将断限之前的事物发展状况作简要简介这样,才干贯穿历史、承办前志,保持对事物的完整记述,以使读者在没有前志的状况下,也能理解事物的来源和嬗变,把握全过程《北川县志》(1988~)为做到与前志的衔接,在诸多节下或目下的表述中,对某些事项的记述做相应上溯,也有的是在个别章节中复载首轮志书断限内的地情等等。

      该措施容易与前志发生机械反复,并且记述的不完整,使读者对某项事物的前期发展状况不尽理解为协助读者全面理解某事物的发展脉络,建议在每篇前增长“篇前简述”,将断限前事物的发展历程作一概述,交代事物源流,展示上限状况,为续写新志提供背景和铺垫篇前简述”为续志的前志缩影,可有机地将两志串为一体,使某些重要内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有踪可循在记述措施上,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溯来源头,直陈流变在行文体现上,既概述整体面貌,又突出典型事物,力求点面结合、文约事丰  (二)增长“篇(章)概述”达到点线结合《北川县志》(1988~)篇章均为虚设,以节和目为记述主体,这种方式在全国首轮志书中普遍采用这种体式,序列清晰,层次明晰,领属严密,构造规范,符合系统分类原理,便于检索和指认,有助于加强志书的整体性、有机联系性和逻辑严密性但其弊端是显得呆板,缺少灵活多样性,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格式化、模式化印象,并且对每一篇每一章的主体内容缺少综述,让读者对某项事业的发展变化缺少全面的结识和理解  建议每篇下设“篇下述”,每章下设“章下述”,对该篇(章)记述的内容加以概括这样,就可以让读者在阅读志书过程中,既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