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吉安市福民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5页江西省吉安市福民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A. HCl和浓H2SO4 B. Cl2和氯水C. Cl2和NaHCO3溶液 D. SO2和NaHCO3溶液参考答案:D【分析】关闭活塞,气体通过洗气瓶,进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无变化,说明该气体不具有漂白性,石蕊试液变红,说明该气体为酸性气体,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CO2;打开活塞,气体进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具有漂白性,该气体可能为SO2;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气体为酸性气体,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该气体为SO2;【详解】A、打开活塞,HCl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组合不符合实验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关闭活塞,Cl2通过氯水进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组合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打开活塞,氯气能使品红褪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与题中所给实验现象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D、关闭活塞,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SO2与NaHCO3反应生成CO2,CO2不能使品红褪色,CO2溶于水后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活塞,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能使石蕊变红,SO2与Ca(OH)2生成CaSO3沉淀,符合题中所给实验现象,故D符合题意。
2. 下列物质在溶于水和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A.干冰 B.冰醋酸 C.NaHSO4 D.KOH参考答案:DA、干冰属于分子晶体溶于水生成碳酸会电离,所以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干冰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选项A不选;B、冰醋酸属于分子晶体,溶于水发生电离,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选项B不选;C、NaHSO4属于离子晶体溶于水发生电离,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熔化破坏离子键,选项C不选;D、KOH属于离子晶体,溶于水和熔化均破坏离子键,选项D可选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晶体类型的判断,根据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及晶体的构成微粒确定晶体类型,根据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判断化学键3. 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因为Al在常温下与浓硫酸不反应,所以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硫酸C.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参考答案:D略4.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K+、Fe2+、MnO4-、H+ B. Fe3+、SCN-、Cl-、K+C. Ba2+、Na+、SO32-、OH- D. NH4+、SO42-、OH-、Mg2+参考答案:A【详解】A. Fe2+和MnO4-会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B. Fe3+、SCN-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 碱性条件下钡离子和亚硫酸根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 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和镁离子均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选A。
5. 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颜色相同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都含有H+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参考答案:A【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新制氯水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次氯酸分子、氯气分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七种微粒,但是久置的氯水就是盐酸溶液,据此回答.【解答】解:新制氯水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次氯酸分子、氯气分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七种微粒,但是久置的氯水就是盐酸溶液.A、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但是久置氯水中不含氯气分子,颜色不一样,故A错误;B、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分子,具有漂白性,但是久置氯水中不含次氯酸,无漂白性,故B正确;C、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都含有H+,故C正确;D、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都含有Cl﹣,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故D正确.故选A.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Cu2+= Cu+Fe3+B. 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CO32- = CaCO3↓+H2OC.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Ag++Cl- = AgCl↓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 SO42- + H+ + OH- = BaSO4 ↓+ H2O参考答案:C【分析】A、生成Fe2+;B、澄清石灰水中Ca(OH)2全电离;C、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D、Ba2+ + SO42- +2 H+ +2 OH- = BaSO4 ↓+ 2H2O中2不能约去;【详解】A、应生成Fe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Cu2+= Cu+Fe2+,故A错误;B、澄清石灰水中Ca(OH)2全电离,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2++2OH-+ CO32- = CaCO3↓+H2O,故B错误;C、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Ag++Cl- = AgCl↓,故C正确;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 SO42- +2 H+ +2 OH- = BaSO4 ↓+ 2H2O中2不能约去,故D错误;故选C。
7. X、Y、Z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为Xn+、Y-、Zn-,已知带有电荷的数值m>n,且X、Y、Z三种原子的M电子层中的电子数均为奇数若按X、Y、Z为顺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常温常压下单质的密度依次减少 C.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D.X单质能将Y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参考答案:C8. 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d B.10d C.5d D.0.8d参考答案:C9. M、N、P、E四种金属,已知:①M+N2+N+M2+;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 E2++2e?E,N?2e?N2+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P>M>N>E B. E>N>M>PC. P>N>M>E D. E>P>M>N参考答案:A【详解】①M+N2+=N+M2+,可说明活泼性M>N;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说明P为负极,M为正极,则活泼性P>M;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N-2e-=N2+,说明N为负极,活泼性N>E;综上所述,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P>M>N>E,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活泼性的比较,侧重于原电池知识的考查本题的易错点为M、P活泼性的比较,注意把握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的方法10. 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氢气 C.天然气 D.石油参考答案:B11. 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C.2H2S+SO2=2H2O+3S↓D.2CO+O2=2CO2参考答案:C【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中只有Br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归中反应,结合选项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解答.【解答】解:A.Br、Cl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A不选;B.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B不选;C.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归中反应,故C选;D.C、O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D不选;故选C.12. 通过电泳实验能使硫化砷的胶粒移向阳极,由此可推断硫化砷胶粒A.带负电荷 B.带正电荷 C.不带电荷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13. 完成如表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ABCD 实验分离乙醇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水中的氯化钠分离CCl4中的I2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装置或仪器A.A B.B C.C D.D参考答案:B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分析:A.乙醇和氯化钠溶液,互溶,不分层;B.水的沸点较低;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互溶;D.二氧化碳、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解答:解:A.乙醇和氯化钠溶液,互溶,不分层,则不能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分离,故A错误;B.水的沸点较低,则选择蒸馏法可除去水中的NaCl,获得水,故B正确;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互溶,不能利用图中过滤法分离,故C错误;D.二氧化碳、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则图中装置不能除杂,应选试剂为饱和碳酸氢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 我国“神舟”四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运送飞船的某些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它们充分混合反应后的产物之一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氨气参考答案:C1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汽油 B.溴乙烷 C.聚乙烯 D.天然气 参考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 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a接 , 接 , 接 ;(2) 仪器B、C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SO2和H2O?B中 ,C中 ;若将 B、C装置前后对调,对实验有何影响 3) D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4)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1) a接 b , c 接e ,d接 f;(2)白色粉末变蓝 ,品红褪色; 如果C装置放在B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