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比较文学推荐书目及例文.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63960226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4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假如同学们愿意在 “名山大川 ”边多呆些时间的话,那么,我们向大家推荐几本值得一控的比较文学著作:1 .《 xx 比较文学年鉴》,主编:杨周翰、乐黛云(北京大学出版仕1987 版)这是一部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提供大旦的信息和有价值的资料的工具书2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书目》,唐建清、彦悦兰编著(群疗出版社2006 年版)这是’部清点百年比较文学学术家底,展现学科成果的丁具书,收集介绍了数以百计的比较文学学者的著作书目3 《比较文学研究》.乐黛云、王向远(福建人民出版社200 6年版)这是一部探讨研究百午中国比较文学之旅的、具钉权威性、指导件助学术著作4 .《中外比较文学名著导读》,乐黛云、陈惇主编(浙江大学川版杜200 6午版)这是一邪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指导性著作,介绍了小外比较文学历程巾 37 伙比较冉代太件的学者及其代众件成果5 .《新时期比较学编年史稿》,刘献彪、陆万胜、葛桂录、任洪国(巾国档案出版让2005 年版)这是一部旨在今而、客观展尔新时期比较文学在中同内地复兴、拓展、繁荣的历史足印的著作,涉及新时期季羡梆、杨周翰、乐奠云、陈停、孙景夫、营顺庆等陷多学者6 .《 xx 比较文学艰辛之路》,土编:xx。

      执行主编:陆万胜、尹建民(人民日报出版计2005 版)这是一部为纪念中同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20 周年,评价70 岁以上部分比较文学学者的学术专著.涉及季羡林、钱钟队杨周翰、文字权、李赋宁等大批学者7 .《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垦拓与建构》,主编:刘献彪、吴家荣、王福和,执行主编;尹建民(安微大学出版2007 年版 )这是国内首部研究比较文学教材的专著,涉及乐黛云、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曹顺庆等大批学者的教学历程和代表性教材两篇比较文学例文有扫描错别字xx 与 xx:《狂人日记》的影响与被影响1834 年的俄罗斯和 1918 年的中国文坛,分别诞生了两部名字相同、文体相同、人物相同、风格相同的伟大作品 —— 《狂人日记》由于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在前,中国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在后,因此,自鲁迅的《狂人日记》问世之日起直到今天,关于两部小说的影响与被影响,借鉴与被借鉴的研究就从未终止过两部同名、同文体、同人物、同风格的 “狂人 ”小说,就此成为后人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交流与互动的典型范例1933 年, #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

      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①但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什么联系呢?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又说: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出现了,算是显示了 “文学革命 ” 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 “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然而这激动,却是向来怠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一八三四年顷,俄国的果戈理(N. Gogol眦已经写了屹E人日记》;,,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 ,, 此后虽然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 ,, 但一面也减少了热情,不为读者们所注意了 ②xx 的这段话清楚地表达了以下几层含义:( 1)他的《狂人日记》是果戈理的《狂人日记》等外国文学作品影响的结果 2)他的《狂人日记》“比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忧愤深广 ” 3)他日后的作品“虽然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艺术上更加成熟,但热情却减弱了,读者关注的程度也有所下降这一切都不可置疑地验证了鲁迅先生所一再主张的 “拿来主义 ”的思想: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文体的影响两部一样名字的佳作:《狂人日记》。

      两部一样文体的作品:日记体小说然而,当我们面对 “日记体小说”这个文体的时候,却发现它并不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产物中国式小说的典型形式是以故事情节为框架、以人物刻画为目的的章回体像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最高艺术成就的《红楼梦》、《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等,都是章回体小说的杰出范例即便在现当代的中国文坛,也多有像《金粉世家》、《啼笑因缘》、《金陵春梦》、《林海雪原》、《烈火金刚》乃至金庸等创作的优秀的章回体小说出现曰记体小说是外来的在中国小说的传统里,我们找不到日记体小说的踪迹在西方文学的长河中,果戈理并不是创作日记体小说的第一人日记体小说的母体就是日记在西方文学中,日记本身就是 “一种自传性文体,为作者本人对每日发生事件的观察,或这些事件与他的关系的记录曰记主要供作者回忆往事使用,它不同于出版的书籍,文字简单明了 ”① 日记盛行于开始强调个人重要性的文艺复兴末期,兴盛繁荣于18 世纪和 19 世纪前半叶日记,尤其是作家的日记不仅是后人走进他们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也是后人研究其文学创作的珍贵资料如英国作家司各特的日记、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日记等相比之下,日记体小说则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日记的日记体裁的小说。

      从形式上看,它好像与日记不无两样,而从其实质上看,它确是地道的小说,是曰记与小说的完美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日记体小说就兼有日记与小说两种文类特征 ② 西游从日记体小说的源头上看,其产生的时期可追溯到日记十分盛行的 18 世纪的欧洲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就已经具备了日记体小说的某些最基本的特征之后,这种 “偏重于抒发作者强烈奔放的主观感情,着重描写对事物的内心反应和情绪体验 ,, 摆脱故事的束缚,有利于作者进行自我表白和情绪宣泄 ”, 有利于 “作家直接抒发感情 ”的 “最便捷的方式”,③ 一直受到西方作家的青睐时至20 世纪,仍有文学大师萨特的日记体小说《恶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浸润着西方文坛中国的日记体小说开始于鲁迅的《狂人日记》这部由 13则日记构成的小说,不仅拉开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序?幕,开创了中国小说的新局面,而且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引发出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景线,一大批日记体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庐隐的《丽石的日记》、冰心的《一个军官的笔记》、沈从文的《一个妇人的日记》、石评梅的《林楠的日记》,乃至茅盾的《腐蚀》等,形成了一种魅力独特的文学时尚。

      在上述日记体小说中,咎迅的《狂人日记》不但独占鳌头,而且与《莎菲女士的日记》和《腐蚀》一道,构成了中国日记体小说的三座高峰,并由此而奠定了自身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发展而言,《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它 “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 “不可磨灭的地位,它博大的历史内涵、伟大的思想意义,以及艺术上的独创性 ”? 等都不容置疑地被学术界所一致认可然而,从世界文学的发展来看,鲁迅的这部划时代的杰作,又恰恰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直接影响的结果相比之下,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某些独创就不能视为独创了因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使用的文体等,果戈理早在上个世纪的 30 年代就已经使用过了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中脱胎而出,能够记在鲁迅同名小说功劳簿上的,恐怕就只有 “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 ,, 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这一个方面了这应当是对兽迅及其《狂人日记》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从文体的角度上看,果戈理的小说是 “日记 ” ,鲁迅的小说也是 “日记果戈理小说中的 “日记 ”为“狂人 ”所写,鲁迅小说中的 “日记 ”也是 “狂人 ”所为;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为第一人称,件迅的《狂人日记》也不例外;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按照日记的要求记述了狂人 “我 ”在当天的所见所闻,鲁迅的《狂人曰记》也步其后尘,记录了狂人“我”对当天经历的所感所思。

      虽然在时间上有较大幅度的跳跃,没有那么连贯,但基本上还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的,对当天事件的记载还是具体的,从“日记体”的角度上,这无可厚非从篇幅上看,两部作品大致差不多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共有20 则,鲁迅的《狂人日记》共有13 则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每则都标有明确的日期,从相对具体而清醒的 10月 3 日、 4 日开始,历经 11 月和 12 月的数天,再跳跃 到2000 年 4 月 43 日和 3 月 86 日,乃至后来无法辨别的某月、某日等,尽管有些荒唐,但依旧符合 “日记 ”的特征,符合 “狂人 ” 的习惯相比之下,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并没有明确地标明具体的日期,而是用中国数字的 “一” 、“二 ”、 “三 ” ,来表示,尽管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表现出一点差异,但仍未超,出 “日记 ”的文体范畴而蕴涵其中的 “跳跃 ”性心理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别无二样,其影响的影子不言自明从文学角度上看,两部作品又不仅仅是 “日记 ” ,而且还是小说因为每则日记并非仅仅是对 “我 ”当天所经历的事件的简单记叙,同时还夹杂着诸多深层次的思考单纯的日记一般一日一记,一事一记,前后并无大的关联,而两部《狂人日记》则不然,它们并非单纯的、独立的一事一记,而是联起来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人物形象的小说。

      这一切,就绝非 “日记 ”本身所能承担得了的,而需要调动小说创作的手段方能完成在文体结构上,如果说要寻找两部作品的差异的话,那就是抒迅在《狂人日记》中进行了 “富有创造性的尝试,小说 ‘日记本文 ’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 ‘小序 ’,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 ‘我 ’与 ‘余 ’),两重叙述,两重视点 ”① 正是鲁迅的这一独创之举,使借用于果戈理的 “外来 ”文体本土化了,使 “日记体小说这种 ‘舶来品 ’完全民族化了老子在 xx老子在欧洲,自来就走红运,没有另外一个中国哲学家可以同他比的;连在中国问他并称的庄子也望尘莫及,,这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我们只要,想就可以明岱中国哲学家W 论研究的对象差不多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和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孔子虽然 “诲人不倦 ” ,但一提到死和命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就不高兴发表意见了我们在这电不必讨论是小是孔子影响了中华民族,或者是中华民族的特性决定了孔干的看法但中国思想的特点确是偏丁现实的伦理的,这足大家都承认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屉然出了一个老?,谈了许多近 T形而t学的问 题,无怪他在几乎没有,个真正哲学家不谈形而i:学的 xx 大走红运 i%倘若我们冉仔细想一想,还"I以找到史深更根本的理由。

      无论哪一国的人 都喜欢神秘的自己不r解的,同自己打距离的东丙这距离愈大,善欢的程度 也就愈高世界上的伟人们尤其是政治上的伟人们,大半都懂得这道理为了要在 A 己周围创造一层神秘的氛围,使他与人民之间的距离永远保持,他们不惜用种种方法,方法成功,距离就能保持,他们也就永远为人民所爱戴崇拜了 c 在这方面德国人恐怕比别的国家更厉害倘若你对他们赞美件东西,他们先问是哪甩来的,凹答说是德国本m 的,他们必摇头说是法国来的,他们面部微有喜意说是十耳其,他们眼暗见发了光倘若说是从中国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