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应考指导.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7607410
  • 上传时间:2023-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考指导 一、课程说明及教材分析 1. 本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段同学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别属于公共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年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简称“两个了解”“三个领会”) 3.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及其主要结构: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由李捷、王顺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名教材(后附本课自学考试大纲)本教材共分十章,前三章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80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授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3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第八章至第十章,讲授新中国成立至当今近6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每一章都由数小节构成,每节由数个小目构成本课程内容历史和逻辑关系紧密清晰,有助于同学对课程的把握和认知二、考试题型分布及考点分布 1.考试题型和分值: 单项选择题:1分×30(道题)=30分 多项选择题:2分×10(道题)=20分 简 答 题:6分× 5(道题)=30分 论 述 题:10分×2(道题)=20分 2.历年考题出题规律和趋势 (1)客观试题,即单选、多选题“各章全面覆盖”每次考卷各章均有知识点 (2)主观试题,即简答、论述题“同章不出二题”7个主观试题必然分布于七章目前各章均有问题考过从前5张国考卷分析看,至少4次考过主观试题的章是:第二、四、五、六、八、九章(4次);第十章(5次) (3)各章分值“趋于均衡”如果某章中出了主观试题,这一章中的客观试题就会少,甚至不出;反之,某一张中客观试题出的较多,这一章中主观试题就会少出甚至不出从考试出题的趋势上看,一般是各章分值约10分左右 (4)各类题型内容“不重复”某方面问题,在主观题有,肯定不会再在客观题中出现类似问题;反之,亦然 例:2009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卷各章分数比值分析: 三、各章重难点简析 (说明:以下所列的重点难点,是就理解教材和整个课程而言,不能简单等同于某张考卷的重点)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2.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和新产生的两个阶级4.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过程、失败原因和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酝酿到失败的过程2.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3.洋务运动的宗旨、主要内容和结局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失败原因5.戊戌维新运动从酝酿到夭折的过程6.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第三章 辛亥革命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失败的过程(组建革命组织、革命政党、宣传革命的活动、与改良派的辩论、组织的武装起义等)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和评价3.中华民国的性质和措施4.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5.孙中山的继续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等活动)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其对中国人的影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思想运动特点、早期党的组织建立和活动情况)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5.中共二大、三大的内容和意义6.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及国民革命高潮的兴起(工农运动的高涨、北伐战争的推进等)7.国民革命的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国民党统治的性质和其统治下的社会状态2.邓演达第三党的政治主张3.八七会议和三大起义4.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和理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5.土地革命的内容(两个土地法、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6.三次“左”倾错误的表现和发生原因7.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8.长征的历程及其意义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侵华的历程及其政策(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相持阶段到来后侵华政策的调整等)2.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程(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部分国民党人的抗日活动、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如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五项要求四项保证、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等)3.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比较认识4.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持久战的理由和依据、全面抗战路线、游击战战略方针5.共产党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工作:坚持统一战线当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6.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运动: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7.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经验。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共产党为和平局面实现所做的努力:提出和平民主团结方针、重庆谈判及其成果、政治协商会议及其成果2.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军事进程(防御、反攻、决战、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3.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总路线等4.第二条战线的形成5.各民主党派及其与中共的合作6.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对新中国国体政体的确定7.《共同纲领》的内容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基本经验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1.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及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举措(七届三中全会内容、三反五反运动等)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提出依据4.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形式6.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论十大关系》、八大的主要功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主要内容)2.早期探索中的曲折和失误及其对错误性质和原因的认识(“大跃进”、人民公社会运动、文化大革命等)3.早期探索的理论贡献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2. 改革开放起步中的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第二个历史决议、改革开放的起步)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城市改革的开展、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初级阶段理论、三步走战略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等)4.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等)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七大召开)6. 十七大对改革开放历程和经验的总结7.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启事四、复习建议及学习方法指导 1. 详读教材。

      自学考试最大特点是统一性和规范性其命题和判卷标准的拟定严格依据指定教材(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内容考试题的应答应该是“再现教材”基于此特点,要求同学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学大纲2. 以题为干自学考试是应考性极强的考试形式教材编写注意的是全面的分析介绍,设计内容广泛但如果不突出重点和难点,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大投入却所得不多因此,同学要注意在每一章节,甚至节下小目的学习中,抓出问题点,即以问题(比如,设定为简答和论述题)作纲,做到提纲携领,回归问题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如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目中“西方列强殖民扩张”部分,教材叙述较多,比较繁密,同学自己不妨可变成“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特点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就会发现原始积累时期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不同,就易于掌握了3. 逻辑记忆本门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历史课特点明显,涉及诸多事件、人物、年代等较多,因此较多的记背是必须的死记硬背不行,那就必须用逻辑记忆法,即寻找有关联的东西联系起来记背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涉及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教材写了很多那就找特点记,比如教材评价为转折性的会议有哪些?三次,“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又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1949年以前和以后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同学们需要跨章进行联系记忆,效果才好4. 多动手笔俗语讲“不动笔墨不成书”勤动笔(广义上也包括打字),是协助理解和记忆的好方法很多同学的经验是平时对听过或读过的课程按问题,做一些归纳,将练习题在本子上平日写得多了,脑子中就有了较好的记忆和思绪,考试的时候,下笔就比较轻快和容易五、应考技巧及注意事项1. 各类题型的答法:选择题可采用“直选”、“排除”或“比较”等方法多选”要慎重简答点到即可,论述需“面面俱到”2. 选择题不空题,主观题尽量多答3. 运用联系法,发现同卷中不同类型题目间的相互启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