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交大生化题库.doc

6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01731601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K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交大生化题库 -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 过氧化物酶 C 辅酶Q D 铜蓝蛋白 E 细胞色素C D 凝血因子中唯一不是糖蛋白质的蛋白质因子是: A Ⅲ因子 B Ⅳ因子 C V因子 D Ⅵ因子 E Ⅶ因子 A 血液凝固时生成的凝块是: A 纤维蛋白原单体经ATP合酶催化所致的聚合 B 它能被纤溶酶原水解 C 复原其所含二硫键将会引起它溶解 D 将Ca2+从凝块去除亦会使它液化 E 以上均不是 E 有一种参与血液凝固因子正常时血中活性不能检出,直到组织创伤,血凝 启动才会出现,它是: A 凝血酶 B 纤维蛋白原 C 因子Ⅻ D 因子Ⅷ E 因子ⅩⅢ A 血浆中凝血因子有13种,它们的化学本质或情况是: A 绝大多数是脂蛋白 B 都以活化状态存在干血浆中 C 除因子Ⅳ(Ca2+)外都是蛋白质 D 都是蛋白酶 E 少数在肝脏合成,大部分在组织细胞合成 C 维生素K的促凝血机制是: A 促进肝脏凝血固子工、Ⅱ、V、Ⅸ、X的合成 B 促进肝脏凝血因子Ⅱ、Ⅶ、Ⅸ、X、Ⅻ的合成 C 促进肝脏凝血因子Ⅲ、V、Ⅷ、Ⅸ、X的合成 D 促进肝脏凝血因子Ⅲ、Ⅶ、Ⅺ、Ⅻ、Ⅻ的合成 E 促进肝脏凝血因子Ⅱ、ⅩⅢ、X、Ⅺ、Ⅻ的合成; B 关于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不凝固的机制,以下哪一项解释是错误的? A 完好的血管内膜面光滑 B 血液的冲刷和不断稀释作用 C 血小板分泌的5—羟色胺能促进肝素的抗凝作用 D 凝血因子大多以非活性状态存在 E 肝脏还能不断去除已活化的凝血因子 C 以下哪一种物质不是高铁血红蛋白的复原剂? A NADPH B NADH C GSH D 葡萄糖醛酸 E 抗坏血酸 D 镰刀状贫血病人的Hb与正常人的差异是: A β-链的第六位氨基酸为缬氨酸取代 B β-链的第六位氨基酸为丙氨酸取代 C β-链的第六位氨基酸为天门冬氨酸取代 D β-链的第六位氨基酸为赖氨酸取代 E β-链的第六位氨基酸被苏氨酸取代 A 成熟红细胞中NADH的主要来 A 糖酵解 B 2,3-DPG支路 C 磷酸戊糖途径 D 糖醛酸途径 E 脂肪酸氧化 D 催化血浆Fe2+氧化为Fe3+的酶是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 过氧化物酶 C 辅酶Q D 铜兰蛋白 E 细胞色素C D 2,3-DPG降低Hb对O2的亲和力是由于 A 2,3-DPG与Hb的两条β链成盐键 B 2,3-DPG与Hb的两条α链成盐键 C 2,3-DPG与Hb的一条α链, 一条β链成盐键 D 2,3-DPG与Hb的任意一条链成盐键 E 以上都不是 E 当将镰刀状贫血病人的血放入pH8.6的缓冲液的电场中进展电泳使,HbS位置是在: A HbA的前面 B HbA的后面 C 原点 D 向负极挪动 E HbA的区带重叠 B 血液的含量约占体重的: A 8% B 10% C 50% D 20% E 15% A 将血浆蛋白置于pH8.6缓冲液中,在醋酸纤维薄膜上电泳时,可出现几条蛋白质区带? A 四条区带 B 五条区带 C 六条区带 D 三条区带 E 二条区带 B 反复发作的血栓病人,其病因是由于: A 抗纤溶物质减少 B 纤溶抑制物减少 C 纤溶激活物减少 D 抗凝物质增加 E 纤维蛋白含量增加 C 成熟红细胞中的供能物质主要是: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蛋白质 D 酮体 E 乳酸 A 成熟红细胞的能量主要由糖的哪种代谢途径产生? A 糖酵解 B 糖元分解 C 糖异生 D 糖的有氧氧化 E 磷酸戊糖途径 A 红细胞中GSH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葡萄糖的载体 B 促进糖的氧化 C Na+-K+-ATP酶的辅基 D 氧化供能 E 保护酶与蛋白质不被氧化 E 萎缩性胃炎病人容易产生缺铁现象是因为: A 食物中缺铁 B 胃酸缺乏 C 排出量过多 D 需要量增加 E 运输障碍 B 红细胞存活120天后,即溶解破坏,其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铁的去向主要是: A 用于合成新的血红蛋白 B 以Fe2+形式贮存 C 排出体外 D 组成骨盐 E 组成含铁血黄素 A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A(HbA)是由以下那些多肽链亚基组成: A α2β2 B α2γ2 C α2δ2 D α2ε2 E δ2γ2 A 血红蛋白的α亚基与O2结合后,产生变构效应随后: A 促进其他亚基与O2结合 B 抑制其他亚基与O2结合 C 促进α亚基与O2结合,抑制β- D 抑制另一α亚基与O2结合,促进β- 亚基与O2结合 亚基与O2结合 E 促进其他亚基与CO2结合 A H+能降低Hb与O2的亲和力,其机理是: A Hbα链与β键间形成盐键 B Hb的亚基间盐键断裂 C Hb降解 D Hb-Fe2+氧化成Hb-Fe3+ E 珠蛋白与血红素之间的键断裂 A 成熟红细胞中NADH的主要来是: A 糖酵解 B 2,3—DPG支路 C 磷酸戊糖途径 D 糖醛酸途径 E 脂肪酸氧化 D 脂类代谢 以下对血浆脂蛋白描绘,哪一种不正确? A 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 B 是脂类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 C 是脂类与载脂蛋白的结合形式 D 脂肪酸-清蛋白复合物也是一种血浆脂蛋白 E 可被激素敏感脂肪酶所水解 用电泳法或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四类,它们包括: A CM+α-脂蛋白+β-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 B CM+β-脂蛋白+α-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 C CM+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HDL D 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HDL E 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对于以下各种血浆脂蛋白的作用,哪种描绘是正确的? A CM主要转运内性TG B VLDL主要转运外性TG C HDL主要将Ch从肝内转运至肝外组织 D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主要转运TG E LDL是运输Ch的主要形式 胰高血糖素促进脂肪发动,主要是使: A LPL活性增高 B DG脂肪酶活性升高 C TG脂肪酶活性升高 D MG脂肪酶活性升高 E 组织脂肪酶活性升高 控制长链脂肪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氧化速度的因素是: A 脂酰辅酶A(CoA)合成酶活性 B ADP含量 C 脂酰CoA脱氢酶的活性 D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的活性 E D E C E HSCoA的含量 D 脂肪酸的β-氧化需要以下哪组维生素参加? A 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 B 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泛酸+维生素B1 D 生物素+维生素B6+泛酸 E 维生素B2+维生素PP+泛酸 E 脂肪酸进展β-氧化前,必需先活化转变为脂酰CoA,主要是因为: A 脂酰CoA水溶性增加 B 有利于肉毒碱转运 C 是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的激活 D 作为脂酰CoA脱氢酶的底物激活物 E 作为烯脂酰CoA水合酶的底物 D 以下哪种描绘不合适于脂肪酸的β-氧化? A β-氧化是粒体中进展的 B β-氧化的起始物是脂酰CoA C β-氧化的产物是乙酰CoA D β-氧化中脱下的二对氢给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及辅酶II(NADP+) E 每经一次β-氧化可产生5摩尔三磷酸腺苷(ATP) D 1摩尔八碳的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分解为4摩尔乙酰CoA,同时可生成ATP摩尔数是: A 15摩尔ATP B 62摩尔ATP C 14摩尔ATP D 63摩尔ATP E 48摩尔ATP C 当缺乏维生素PP时,可影响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的: A 脂酰CoA的形成 B β-酮脂酰CoA的形成 C Δ2-反-烯脂酰CoA的形成 D L(+)-β-羟脂酰CoA的形成 E β-酮脂酰CoA的硫解 B 某饱和脂肪酸1摩尔在体内完全氧化为CO2、H2O同时形成147摩尔ATP,此饱和脂肪酸 为: A 硬脂酸 B 十四碳脂肪酸 C 软脂酸 D 二十碳脂肪酸 E 十二碳脂肪酸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