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docx
21页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2.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 )A.优势种 B.亚优势种 C.建群种 D.伴生种3. 下面的动物既是三级肉食动物,又是第三级消费者的是( )A.狼 B.鹰 C.蛇 D.鼠4.生物对高温适应的特点是( )A.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B.降低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C.增加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D.增加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5. 生态系统一词首先是谁提出的A.埃尔顿 B.林德曼 C.奥德姆 D.坦斯利 ( )6.下列不属于土壤动物生态效应的是( )A.改善土壤营养状况 B.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C.增加土壤湿度 D.促进有机物的降解转化7. 自然选择有一定的方向性,这是由于( )A.种群内部的作用,生物的压力对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B.种群之间的作用,生物的压力对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C.环境的作用,生物的压力对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D.个体之间的作用,生物的压力对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8. 牛与瘤胃中的微生物的关系属于( )A.偏利共生 B.原始合作 C.寄生 D.互利共生9.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10.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 )。
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 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 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 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11.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波动D.季节性消长212. 植物叶子排列稀疏,角质层发达,单位面积上气孔多,叶脉密,机械组织发达的植物是A.湿生植物 B.阳生植物 C.阴生植物 D.耐阴植物13.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水能 D.煤14.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 )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 B.火山爆发、台风 C.人的行为 D.雨、雪15.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 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16. 极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状、垫状等,以利于保温减轻严寒的影响,这是植物的 ( )A.结构适应 B.行为适应 C.形态适应 D.生理适应17. 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A.r对策 B.K对策 C.S对策 D.J对策18.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A.腐屑链 B.捕食链 C.寄生链 D.混合链19.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20. ( )是获取原始资料的必要和直接的手段,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
A.实验研究 B.系统分析 C.野外调查研究 D.数学模拟21. 红外线对生物体的主要作用是( )A.产生热效应 B.使动物体表产生红疹 C.促进抗软骨病的维生素D合成 D.引起皮肤癌22. 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 )A.过多的氮 B.过多的磷 C.过多的碳 D.过多的氮和磷等23. 顶级食肉动物的数量,在所有种群中通常是( )A.最多的 B.最少的 C.最适当的 D.居中的24. 种群分布的类型是 ( )A.均匀分布 B.随机分布 C.集群分布 D.以上三种类型都是2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26. 利用( )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快增长A.正反馈 B.负反馈 C.多元重复控制 D.多层次控制27. 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生产量P之比.即Pt/Pt-1称为营养级之间的( )A.同化效率 B.生产效率 C.利用效率 D.组织生长效率28. 苍蝇数量的季节性消长主要受 ( )A.环境因子的影响 B.人工干预 C.生物因子的影响 D.不可知因素的影响29. 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 )A.植物个体的迁移和散布 B.动物个体的迁移和散布 C.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 D.植物繁殖体的爆发30.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 )。
A.频度 B.密度 C.多度 D.优势度二、填空题(20题)31.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次提出了______的概念32. ______是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3. 对群落单元的划分及群落的宏观实体性问题长期以来有两个学派,即______和个体学派34. 种间关系中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和______是对抗性的关系35.叶面狭窄、有茸毛、卷叶、气孔下陷、有蜡质层、机械组织发达,这些植物具有______的形态结构36. 利用化学能的细菌在合成有机物时,利用的不是______,而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37. 生物生长发育的最高温度、最适温度和最低温度称为______温度38.水的主要蓄库是__________39.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40. 生物种内关系包括植物的______、动植物的性行为、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等41.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典型的______型循环42.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43. 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的( )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44.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叫__________45.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______46.在群落交错区内,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47.在环境条件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为______48. 一般来说,昆虫体液______越低,耐寒性越强49.______是研究生态学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50. 简言之,生态系统=______+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三、判断题(10题)51.森林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5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理群落是同义词 )A.正确 B.错误5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 )54.植物对昼夜温度交替变化的反应称为物候节律 )55.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周转期是周转率的倒数 ( )A.正确 B.错误56. 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57.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A.正确 B.错误58. 当离子被植物吸收后,土壤溶液又不断从水中吸取离子来补充土壤离子的含量。
)A.正确 B.错误59.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系统演替的早期阶段 )60.四、简答题(5题)61.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62. 有效积温法则可应用于哪些方面?63. 动物采用哪些方式适应冷环境?64.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并说明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65. 生物休眠时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5题)66.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67.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影响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论述分解作用的生态学意义68. 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69. 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70. 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六、单选题(0题)71.生物间的他感作用主要存在于( )A.种间关系中 B.种内关系中 C.种内和种间关系中 D.种内和种间都不存在参考答案1.D2.C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3.B4.A5.D6.C土壤动物的生态效应主要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营养状况以及促进有机物的降解转化7.C8.D9.D10.A11.B12.B13.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14.D15.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16.C17.A18.B捕食链的构成方式为:植物一植食性动物一肉食性动物19.A20.C21.A22.D23.B24.D25.A26.B解析:负反馈是指一种生物增长引起另一种生物减少,这种内部调节能够控制种群过快增长,故选B27.B28.A29.C30.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31.生态学生态学32.干扰33.优势度优势度34.寄生关系寄生关系35.耐旱性36.太阳能太阳能37.三基点三基点38.海洋39.间接40.密度效应密度效应41.沉积沉积42.分解者分解者43.取食与被取食取食与被取食44.次生演替45.生态入侵46.【正确答案】:边缘效应47.内禀增长率48.过冷却点过冷却点49.种群50.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环境51.Y52.A53.N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分解者(小型消费者)54.Y55.A56.Y57.B58.B59.Y60.N61.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62.(1)预测昆虫的年发生世代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