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文18个虚词.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1301424
  • 上传时间:2022-08-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考18虚词整顿1、之(1)代词: 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 ②批示代词,这:  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 ①构造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 莲之爱 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 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 动词: 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 ①用、把、拿 例句:因觉得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 ②按照、根据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凭借、依托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这所顺 可以一战 何以战(2)连词: 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 以乐其志 ②表成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③由于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 动词,觉得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 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 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 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   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告之于帝 ⑤比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2) 由于   例句: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 连词:和、与、同   例句:曹操比于袁绍4、而(1)表并列 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溪深而鱼肥  舍生而取义者也(2) 表修饰。

       例句:朝而往暮而归 杂然而前陈者 佣者笑而应曰   长跪而谢之 (3) 表承办   例句:温故而知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日出而林霏开、野芳发而幽香、夺而杀尉(4) 表转折,但是,却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 出淤泥而不染、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5) 表递进   例句:而年又最高5、其(1)代词: ①她(们)、她、它 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醉能同其乐、百姓多闻其贤 ②她(她、它)的 例句:以激怒其众、以彰其咎、其乡人曰、其妻献疑曰、食之不能尽其材(2)语调词 ①表反问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如土石何; ②表推测,可译为大概,恐怕 例句:其真不知马也; ③句中用来加重语调的助词   例句:安陵君其许寡人(3) 批示代词,这   例句:欲穷其林  其船背稍夷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其间千二百里(4) 那    例句: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则(1)连词: ①却,可是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②那么  例句: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③就 例句:有仙则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效则治臣之罪 ④如果。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 副词: ①就是  例句:此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诚然是   例句: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7、为(1)动词: ①做结合具体句子译出“做”的具体形式) 例:并自为其名、可觉得师矣、公输盘为我为云梯、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②作为,当作 例: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子墨子解带为城、此可觉得援而不可图也 ③是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此为什么若人、必为有窃疾矣、自既望至十八日为盛、始悟为山市    ④觉得,觉得  例:孰为汝多知乎! ⑤成为,变成 例:以弱为强者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介词: ①被  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贤能为之用 二虫尽为所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为了  例: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③给,替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④对,向   例:局限性为外人道也、为天下唱,宜多应者3)句末语调词,表达疑问或反诘例:夫子何命焉为?(4)名词:心理活动,思想、想法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8、乎(1)语调词:可以表达疑问、反问和感慨等语调。

      例:然,胡不己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介词:同“于”,可译为在、对于等  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9、何(1)疑问代词 背面常带哉 翻译成 为什么 什么因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2)做定语 翻译成什么 哪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3)表反问  怎么  例:徐公何能及君也(4)无何  表时间短暂 一会 不久(5)何如    怎么样 奈何 怎么办 若何 为什么10、焉(1)代词①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句: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②代词,相称于“之”例句: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2)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称于“于+之”“于+是”“从这里”“在那里”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句末语调词,相称于“了”、“啊”、“呢”  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宅边有五柳树,因觉得号焉11、因(1)动词,顺着,就着。

       例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介词,依托,凭借 例句: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连词,因此 例句:余因得遍群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4)副词,于是,就 例句:宅边有五柳树,因觉得号焉 因屏人曰”12、乃 (1)代词 你,你的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千乃翁2)副词 于是,就 《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曹刿论战》:“乃入见 《公输》:“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3)副词 才,这才《陈太丘与友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4)副词 居然,却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动词 是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3、且 (1)副词 犹,尚且《伤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副词 暂且,姑且《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连词 和,又《送东阳马生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4)连词 况且《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唐雎不辱使命》:“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5) 副词 将近 《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14、若(1)动词 像,仿佛 《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小石潭记》:“皆若空游无所依《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动词 及,比得上《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代词 称  《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代词 此,这样的《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5)连词 如果,如果《唐雎不辱使命》:“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6) 用于词尾,可译为“……样” 《公输》:“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什么若人?”15、与 (1)动词,给,予以 《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连词,和,及 《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公输》:“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介词 跟,同 《童趣》:“蹲其身,使与台齐”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咏雪》:“与子女讲论文义《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核舟记》:“神情与苏、黄不属《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隆中对》:“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