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锚杆锚索施工方案.docx
4页锚杆框架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及地表排水2、 按设计孔位坐标测放孔位,偏差不大于3cm3、 根据孔深、孔径要求选择钻孔机类型本项目选择QZJ-100型全风动潜 孔钻机,其轻便、灵活、效率高,适用于钻90~110mm孔径的锚杆或锚索孔4、 准备切割机、电焊机、压浆泵、脚手架、卷扬机等机械设备二、锚杆框架施工本工程锚杆采用全长锚固式水泥砂浆锚杆,直径①22~25mm,锚杆孔径110 mm,框架为C25现浇钢筋砼,框架截面03m,嵌入坡面20cm锚杆框架施工工序为:测放孔位f钻孔、清孔f锚杆制安f注浆f挖槽f支 模一绑扎钢筋一浇筑框架梁、肋一养护1、 锚杆钻孔、清孔放样布好孔位后,用潜孔钻机垂直于坡面钻孔,考虑沉渣的影响,为确保锚 杆长度,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长度0造孔孔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用高压空气(0.4MPa )清除孔内岩屑2、 锚杆制安锚杆根据设计长度进行制作,应注意将锚头连接钢筋、挂接钢筋及导向钢筋 与锚杆焊接牢靠3、 注浆锚杆孔深6~8 米,清孔后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以确保孔内注浆后砂浆饱满 具体步骤如下:a、 调试锚杆注浆泵,注浆泵各部件运转正常,连接牢固密封管道畅通,压 力能满足注浆压力不低于0。
25Mpa要求b、 按施工配合比(M30水泥砂浆、水灰比0.35〜0.45),滚筒式搅拌机拌制 砂浆,所用原材料PO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合格.c、将锚杆注浆泵的注浆管插入孔底加水泥砂浆(必须搅拌均匀),开启注浆 泵边注浆,边缓慢往外抽注浆管,需设专人负责量测以确保注浆速度基本等于注 浆管抽出速度,当孔内注浆约1/2孔深时停止注浆,立即将加工好的锚杆打入孔 内,及时在孔口锚杆外露端加焊钢垫板(垫板与坡面间空隙用砂浆填塞),注浆管 与钢垫板上预留注浆孔连接好后继续注浆当砂浆注满溢出时,再注浆1〜2分 钟后卸掉注浆管立即用止浆木塞塞紧注浆孔4、注浆结束后施工锚杆框架梁,并将锚杆焊在主筋上.锚索框架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 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及地表排水.2、 按设计孔位坐标测放孔位,偏差不大于3cm.3、 根据孔深、孔径要求选择钻孔机类型,本项目选择QZJ-100B型潜孔钻机、 履带式成孔机(成孔直径150mm)4、 准备切割机、电焊机、压浆泵、脚手架、卷扬机、内燃空压机、灰浆搅 拌机、张拉千斤顶等机械设备二、锚索框架施工施工工艺及流程图如下:(1)钻孔钻孔是锚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
为确保钻孔效率和保证钻孔质量,采用 潜孔冲击式钻机钻机钻井时,按锚索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 用完,孔深也恰好到位钻孔深度要超出锚索设计长度1m左右钻孔结束,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 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 聚乙烯管,塞好孔口2) 锚索制作锚索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内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张拉段采用直线形 状钢纹线下料长度为锚索设计长度、锚头高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和工作锚 的厚度以及张拉操作余量的总和正常情况下,钢绞线截断余量取50mm将截 好的钢绞线平顺地放在作业台架上,量出内锚固段和锚索设计长度,分别作出标 记;在内锚固段的范围内穿对中隔离支架,间距60-—100cm,两对中支架之间 扎紧固环一道;张拉段每米也扎一道紧固环,并用塑料管穿套,内涂黄油;最后, 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3) 锚索安装向锚索孔装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 孔一次,即可着手安装锚索4) 锚固法注浆锚固法注浆采用排气注浆法施工下倾的孔,注浆管插至孔底,砂浆由孔底 注入,空气由锚索孔排出。
锚索孔注浆采用注浆机,注浆压力不低于2.5 MPa5) 浇筑锚索框架锚索框架采用C25钢筋砼现浇,浇筑时预埋OVM锚具及空口 PVC管,节点处 务必振捣密实,框架梁、肋嵌入坡体30cm6) 锚索的张拉首先,张拉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根据标定曲线计算控制张拉力值与压力 表的对应读数•其次,确认锚固段的砂浆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锚固板的强度是 否达到要求,达到才可进行张拉作业第三,张拉工序包括:锚具安装一一次张拉 f二次张拉f锁定第四,稳压持荷时间:分级稳压5 min,最后一级稳压不 少于10 min锁定第五,张拉是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关键工序,采用张拉力与 伸长值同时控制的双控标准,若张拉伸长量的实测值未超出计算值(一5%,+ 10%)允许偏差范围,则符合规范要求通过伸长值的校核,可以综合反映张 拉力是否足够,孔道摩阻损失是否偏大,以及预应力筋是否有异常现象等7) 封孔注浆首先,锚索在张拉锁定后即进行张拉段灌浆,灌浆压力不小于2.5 MPa, 当满足实际耗浆量大于理论耗浆量,回浆比重不小于进浆比重,且孔内不再耗浆 时才可以结束压浆其次,对比进、回浆比重,如回浆比重达到进浆比重时开始 计算并浆时间,检查核实耗浆量,确认灌浆结束前孔内不再耗浆。
对于灌浆过程 中出现的裂隙漏浆、持续耗浆等异常情况,采取封堵裂隙、延长并浆时间进行处 理,直至符合要求8) 外部保护封孔注浆后,从锚具量起留50mm钢绞线,其余的部分截去,在其外部包覆厚 度不小于5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