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1第一、二单元期末复习.doc
15页教学内容或板书设计附记高中地理必修高中地理必修 1 综综合复合复习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从宇宙看地球主干知主干知识识回回顾顾::宇宙宇宙宇宙:是 和 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 世界天体系统: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 和相互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太阳太阳太阳大气分层: 和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①向地球提供巨大 ,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②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与太阳密切相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 和 均有影响地球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 特征、 特征等与其他行星相似或相同是一颗特殊行星:是惟一存在 的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地地 球球 的的 宇宇 宙宙 环环 境境产生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移地方时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偏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区时计算:各时区都以 作为该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东边的时区较 规律: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赤道上 偏转昼夜交替的周期: 小时方向:围绕地轴自 向 ,周期:约为 。
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外,其他各点都相同,约为 \时时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 , 线速度最大地球的自地球的自转转特征特征意义意义在地图上辨别方向:①一般地图:上 下 ,左 右 ②有指向标地图:一般指向标指向 方向③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利用罗盘辨别方向:一般步骤是: — — 根据恒星辨别方向:①根据太阳 升 落辨别方向②根据日影辨别方向:北半球中高纬度大多时候影子朝 ,正午朝 ③根据北极星辨别方向:北极星位于 天空辨辨别别地理方向地理方向速度:一月初,地球位于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七月初,地球位于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四季更替四季更替:一年中,各地 和 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的多少不等,造成季节更替随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同一地点,距离 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方向:围绕太阳自 向 的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 ,周期为 地球的公地球的公转转高度的变化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正午太阳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北半球冬半年:情况与夏半年相反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 的变化的变化昼夜长短昼夜长短复复习检测题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太阳 B.比邻星 C.金星 D.月球3.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耀斑爆发产生 B.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黑子活动释放 D.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4.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A.酸雨的形成 B.月相的变化 C.电离层的强烈扰动 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5.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6.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 B.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C.潮汐周期性变化 D.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7.自 3 月 21 日至 9 月 23 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8.北极圈以内到处出现极昼现象的日期是A.3 月 21 日前后 B.6 月 22 日前后 C.9 月 22 日前后 D.12 月 22 日前后9.对某地(30°E(30°E、、20°N)20°N)的正确描述是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10.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A.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 B.太阳内部 C.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D.太阳大气的光球11.世界上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的国家是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原苏联12.9 月 23 日至次年 3 月 21 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以南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13.以下有关宇宙的说法,错误错误的是A.宇宙是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内涵的 B.宇宙是物质的,物质处于难以预料的运动和发展中C.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半径大约是 200 亿光年D.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将不断扩大14.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正确叙述有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没有水 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③地球上的温度在 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5.太阳的能量来源是A.黑子和耀斑爆发时放出的强烈射电 B.太阳风抛出的太阳粒子流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16.从古到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未曾停息且不断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969 年,原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B.1972 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使人类首次涉足月球C.1990 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D.1999 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17.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18.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 1.读下图,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读下图,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C C 点的地方时为点的地方时为 1212 时,完成下列要求:时,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的右上方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斜线画出夜半球;(3)若 A A 点所在经线为东六区的中央经线,那么 C C 点的经纬度是 、 ;(4)再过三个月,北半球的节气是 ,B B 点的太阳高度角为 度,D D 点正值 (黎明还是黄昏)。
2 2.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用图中字母填空解答:.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用图中字母填空解答:(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地段是从 到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到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到 4)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 到 5)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是从 到 3 3.下图中.下图中 G G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3430 00808,,,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D D 在 F F 的 方向; (2)ABAB 是 线(晨、昏);(3)E E 地方时是 时;(4)此时全球以 经线和 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4、读、读 ““西半球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西半球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
2)A A、、B B、、C C、、D D 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6 个月后白天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__3)按区时计算,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 __,今天与昨天相比,今天占全球总面积之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选择填空) __________ A.大于一半 B.小于一半 C.等于一半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主干知主干知识识回回顾顾: :外部圈层包括 、 和 内部圈层包括 、 和 岩石圈岩石圈岩石圈由岩、岩和岩组成范围包括 和 地壳分为 层和 层岩浆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高温熔化地球圈地球圈层层岩石圈与地表形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态内外力作用与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地表形态态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地形研究意义褶褶皱皱向斜向斜背斜背斜断层断层流水地貌有风力地貌有外力作用地貌水圈和水循水圈和水循环环水圈的主要水体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水体有、、水循环水循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主要环节有、 、、、、实现了的相互联系促进了的更新改造了 意义按水温分 和 按成因分 、 、 分类洋流及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地理意义分布规律流向流向性质性质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北半球高纬海区环流400S 附近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地理意义影响气候,暖流,寒流 世界著名渔场多分布于 对航运的影响是 对污染的意义是 单单元活元活动动 分析判断气候分析判断气候类类型型1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
2 2、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根据平均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在 2)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 即““以以定定”” 3)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 即““以以定定”” 4)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 类型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大气受大气受热过程热过程直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线和线主要直接吸收地面辐射中的 线保温作用的关键是;低层大气由、、组成大气层分为、、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叫 在假设、的条件下形成分布赤道附近是气压带南北纬 30°附近是气压带南北纬 60°附近是气压带信风带在北半球是 风,南半球是 风西风带在北半球是 风,南半球是 风极地东风带在北半球是 风,南半球是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的影响亚欧大陆气压太平洋气压东亚风向南亚风向7 月1 月全球共 7 个气压带 6 个风带常见天气系统 气旋气旋与反气反气旋旋系统气旋中心气流,常形成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常形成天气锋面锋面系统类型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复习检测题复习检测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