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发隧道2#斜井正洞反坡排水施工方案.docx
13页目 录目 录 1一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 工程概况 2四 工程地质 3五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4六 排水方案 5七 设备选型及管理布置 5八 集水井设置 5九 供电方案 6十 设备配置表 6十一 预测预报 7十二 涌水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 7十三 排水施工管理 8十四 安全保证措施 9十五 环水保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0十六 附图 12总发隧道 2#斜井反坡排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 MPZQ-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总发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总发隧道设计图》及相关参图3、相关技术规范及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4、中国铁路总公司 (原铁道部)下发的有关铁路建设施工安全、 质量、文明施工方面的有关文件、通知5、我单位上场后根据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 204-2008) 7、《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TB 10005-2009) 8、《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 (TZ 331-2009) 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04-2009) 。
10、《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 〔铁建涵 [1995]95 号〕二、编制原则1、在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为了控制隧道涌水,可采用超前预注浆减少涌水量和水压,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环境条件许可时,对于地层中的空隙水或节理、裂隙水,可采用地表或洞内降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当降水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或无降水条件,在隧道施工中遇到高压涌水危及施工安全时,宜先采用排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压力2、隧道涌水的处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采用先堵后排的措施,预计有大量涌水或涌水量虽不大,但开挖后可能引起大规模塌方时,应在开挖前进行注浆处理3、在施工发生大涌水时,水量超出泵站的能力,将下坡段掌子面段作为临时水仓,但是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能够有及时撤离掌子面4、如涌水量大,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在确保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方案,减少人员伤亡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抢险救灾,处理涌水,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5、反坡段施工排水应以设计图为依据,尊重现场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是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三、工程概况总发隧道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隧道进口里程为 D2K595+680,出口里程为 DK607+653,全长 11973m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 最大埋深 570m洞内线路纵坡为 11.6 ‰、11.9 ‰、11.7 ‰的单面上坡隧道D2K595+680~D2K598+495.522段位于半径 R=2204.384m 的右偏曲线上,DK604+914.344~DK607+653段位于半径 R=2804.326 的右偏 曲线上,其余地段为直线总发隧道 2#斜井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斜井,断面内净空尺寸为 7.3m(宽)×6.5m(高),2#斜井洞口里程为 XDK0+788,与总发隧道左线相交于DK602+000,夹角为 72° 2#斜井井口高程为 1323.08m,井底高程为1283.49m, 高差为 39.59m2#斜井平距为 788m,在 XD0+000、XD0+380设置长度为 30m、坡度为 3‰的缓坡段按照当前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安排 2#斜井承担总发隧道DK602+000~DK605++100段 , 长 度 3100m 的 正 洞 施 工 任 务 ,DK602+000~DK605++100段正洞的高差为 36.82m。
四、工程地质2#斜井隧区属构造剥蚀高中山地貌单元, 地层岩性较为单一, 上覆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 Q4de+el ) 粉质黏土,出口沟槽内有冲洪积( Q4al+pl ) 粉质黏土夹卵石分布,下伏基岩为晋宁期花岗闪长岩,局部见不明时期基性岩脉呈不规则穿插侵入;隧区内未见构造痕迹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具有分布不均匀,水量变化大的特点,一般在以花岗闪长岩为主的地段地下水分布相对均匀,水量变化不大,在节理密集带,具球状风化及侵入岩接触带地段地下水含量激增,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根据《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49-204) 的规定,结合本隧道的勘察现状、水文地质条件及所搜集的 《区域水文地质晋查报告》(仁和幅 ) 地下水动力学法预测涌水量见表 1:表 1 总发隧道涌水量计算表( r=6.5m,S=H)序长度 B渗透系数静止水位至隧道影响半径涌水量岩性起始里程终止里程系数 a号( m)K底的深度 H(m)R( m)Q(m3/d)1花岗闪长岩D2K595+680D2K596+2005200.0185094.92.097719.52花岗闪长岩D2K596+200D2K597+36011600.0181504931.87427123花岗闪长岩D2K597+360DK600+50031400.018220875.61.82192384花岗闪长岩DK600+500DK602+20017000.018130397.71.89736685花岗闪长岩DK602+200DK604+00018000.018170594.81.85645276花岗闪长岩DK604+000DK604+7007000.02100282.81.92414287花岗闪长岩DK604+700DK606+50018000.02150519.61.85945828花岗闪长岩DK606+500DK607+50010000.02130419.21.8823469花岗闪长岩DK607+500DK607+6521520.02108.92.688488.43从上表中可见, 2#斜井 3100m正洞预测平均涌水量为 7274m/d, 类比预3测 2#斜井平均涌水量为 1760m/d 。
五、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根据人力资源部安排及现场情况,项目部设置项目经理、书记、总工、安全总监、生产副经理、常务副经理各 1 人,工程部配置部长 1 人、副部长兼调度室主任 1 人、主管工程师 1 人、资料主管 1 人;安质部配置部长 1 人、部员 3 人;计划部配置部长 1 人、部员 2 人;办公室配置主任 1 人、部员 3 人;征拆办配置主任 1 人、部员 2 人;物资部配置部长 1 人、副部长分管民爆物品 1 人、部员 1 人;设备部配置部长 1 人、副部长 1 人、部员 1 人;财务配置部长 1 人、会计 2 人、出纳 1 人;调度 2 人;测量配置主管 1 人、部员 3 人;试验室配置主任 1 人、副主任 1 人、试验员 7 人,共 49 人并在现场成立架子队负责组织实施本标段隧道施工, 设立的组织机构详见“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中铁十一局集团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 项目专职副书记项目副经理 安全总监 项目总工程师工安设物计征综程质备资划财地合试管环管供合务拆管验理保理应同部迁理室部部部部部办部工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六、排水方案2#斜井平距为 788m,高差 39.59m,预计涌水量为 ,1760m3,排水基本属于逐级增大过程,因此斜井施工中采用逐级排放的方式,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后方 20m左右设置移动式泵站,移动式泵站集水箱尺寸为 4m长× 2m宽×1.5m 深,移动式泵站配备两台 40WQ15-15-1.5 排污泵,一台抽水一台备用,将水抽至最近的集水井。
2#斜井每 200 米设置一集水井,斜井共设置4 个集水井,集水井尺寸 6m 长× 2m 宽× 2m 深每个集水井内配置两台80WQ80-25-11型潜水泵递级排水,排水管选用 Φ80 钢管 , 钢管与水泵之间用软管绑扎为方便水泵看管,集水井内水泵自动启动控制器,等集水井内水位达到设定高度自动启动电源抽排积水,等集水井内水位低于设定 高度时自动关闭电源七、设备选型及管路布置2#斜井斜长度 788m,斜井井口与井底高差39.59m,预测平均涌水量为3,即 73m3/h斜井共设置 4 个集水井,集水井间距 200m在斜井1760m/d左侧设置 2 条φ80 无缝钢管作为排水管,一备一用,如遇断层涌水量较大则将施工用 Φ150 高压风管作为备用排水管供应应急排水使用集水井座泵选择:水泵流量按最大值考虑,即不小于 73m3/h 水泵扬程H=200m×5%+5m(安全水头) +5m(水头损失) =20m每个集水井选用 2 台80WQ80-25-11排污泵泵, 1 台工作, 1 台备用集水井及管路设置详见《附图》八、集水井设置3斜井最大设计涌水量为 1760m/d 集水井的容量根据设计文件, 即集水3井容量按 15min 的汇水量设计, 15min 的最大汇水量为 18m,集水井按 6m3×2m×2m=24m设置,集水井旁设置 2 台 80WQ80-25-11泵压水通过排水管路排至洞外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