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陕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docx
59页备考2025陕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关于试讲和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目的不同B.对象相同C.教学内容安排不同D.组织教学不同【答案】 B2、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问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做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答案】 D3、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1B.化学2C.物质结构与性质D.实验化学【答案】 B4、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 A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只有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 D6、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7、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答案】 B8、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B.浊液中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滤纸C.碘酒这种分散系的溶质是酒精D.雾是小水滴的聚集体分散到大气中形成的分散系【答案】 C9、关于化学课程中的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化学问题B.使学生从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造成的不利影响D.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答案】 A10、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D11、( )溶质均匀扩散于溶剂中的现象溶液透明,无固体,不沉淀A.溶解B.溶质C.溶化D.结晶【答案】 A12、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13、纸笔测验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纸笔测验,重点不宜放在( )A.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B.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C.对化学用语的识别能力D.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答案】 D14、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 )A.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B.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C.化学科学探究的能力D.创新意识【答案】 A15、下列是某同学对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 )A.石绵网B.锥型瓶C.三脚架D.坩锅钳【答案】 C16、将淀粉与KI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
A.加入碘水不变蓝色B.加入碘水变蓝色C.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黄色沉淀D.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答案】 B17、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在( )时,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A.101kPaB.103kPaC.105kPaD.108kPa【答案】 A18、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19、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心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答案】 D20、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21、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A.化学课程目标B.化学教学内容C.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D.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答案】 A22、盐类水解原理属于( )。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B23、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 )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答案】 C24、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加石棉网即可直接进行加热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发生局部过热而暴沸C.蒸馏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 C25、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的是(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 C26、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 )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 A27、用Na2SO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e2(SO4)3]制取Na2SO4·H2O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指示剂控制);②加金属Na;③蒸发、冷却、结晶、倾倒;④加过量的NaOH;⑤加适量的HN03;⑥过滤。
其中正确的操作有( )A.②⑥⑤③B.④⑥③①C.④⑥①③D.②⑥③⑤【答案】 C28、下列一组反应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由溴乙烷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甲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取溴苯D.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1-氯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加热反应【答案】 C2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答案】 C30、活动表现评价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评价方式,应体现( )A.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B.单一性、实践性和合作性C.综合性、理论性和探究性D.主动性、封闭性和探究性【答案】 A31、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32、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D33、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强氧化性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 D34、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C.在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将它们分离D.石油易燃,提炼石油时不能加热【答案】 B35、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全部正确B.①②③⑤C.⑤⑨D.②⑤⑥⑦⑨⑩【答案】 C36、()是教师通过操作实物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得化学知识、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常用的化学教学基本方法A.展示和提问B.演示和展示C.展示和板书D.演示和提问【答案】 B37、化学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成分是( )。
A.主体B.行为C.条件D.程度【答案】 B38、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