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陆空探极科考更加立体.docx
4页海陆空探极,科考更加立体 刘诗瑶328名队员、历时161天、航行约3.1万海里,中国第三十三次南极考察队克服了冰情复杂、气候多变等困难,于4月11日顺利抵达上海,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取得一系列重大科考成果,创下多项世界纪录这次南极考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雪龙探极”计划将如何推进?据中国第三十三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孙波介绍,考察队围绕“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等国家专项任务,以陆基、海基、空基为平台开展了相关科学考察在陆基平台,[来自WwW.L]也就是南极大陆的考察方面,考察队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及附近区域、内陆的行进沿线中,采用高精度的调查方法,开展了海洋、大气、地质、环境、冰川等23项科考项目,共采集1198个数据及样本,新增21个长期监测点在昆仑站期间,内陆队深冰芯钻进深度146米,总进度突破800米大关这些冰芯成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珍贵样本,对于认知当前地球所处的气候阶段、推演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增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基平台,也就是南大洋的考察方面,“雪龙”号科考船考察完成了8条海洋断面、97个站位的海洋观测工作,采集了571个数据及样本,完成了600公里的地球物理测线,回收并布放13个长期记录观测仪器,初步构建了我国南大洋典型海域监测体系。
该科考船本航次安全航行约3.1万海里,总航时约2548小时,按计划顺利完成航次全部航渡任务在罗斯海鲸湾水域,雪龙船抵达最南纬度780 41.975’,孙波说:“这刷新了全球科考船舶向南航行纬度的最高纪录,获取了大量航海数据和资料,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空基平台,也就是航空考察领域,“雪鹰601”固定翼飞机首次降落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实现了业务化飞行据孙波介绍,这次飞行突破了第三十二次队仅飞越昆仑站的纪录第三十三次队“雪鹰601”飞机两次降落在南极之巅昆仑站,创造了该类型飞机成功降落最高海拔的世界纪录[来自www.lW5u.coM],开辟了世界上最极限的航线我国在南极冰盖最高区域成功实现业务化飞行,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迈人陆、海、空立体联合考察的新时代飞机利用7套全球最先进的机载遥感设备,完成了东南极30万平方公里的地球物理调查,标志着我国在南极航空遥感领域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南极是人类共同探索的未知区域,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义务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本着这个目的,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在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南极的国际治理,力争早日使我国迈入极地强国行列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说。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我们将加快推进‘雪龙探极’工程,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动我国南极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林山青说,近期我国将全面开展极地业务能力建设,建设极地立体观测、监测网络,建造新的极地科学考察船,建设新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瞄准国际前沿和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极地科学研究,吸引和培育极地科学领军人才,大力提高职业化程度在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南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南极冰穹A特别管理区建设林山青表示‘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积极推动国内的南极立法,奠定我国依法规范南极活动的基础林山青说,目前《南极条约》协商国共有29个国家,其中只有3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南极立法,其中就包含中国国内没有南极立法,会带来很多问题据《人民日报》)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