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拿来主义教案_1.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6639742
  • 上传时间:2018-10-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拿来主义教案拿来主义教案第一部分(第①段至第④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的后果第①、②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 ,第③、④段中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须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第二部分(第⑤段至第⑨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⑤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⑥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第⑦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⑧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第⑨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精化和糟粕第三部分(第⑩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纳为: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对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指出了正确的继续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写作手法?①运用因果论证进行说理议论。

      课文第七段劈头一个关联词“所以” ,它揭示前面所论都属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作者在论述这原因时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作者从交往需要“礼尚往来”的原则驳斥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的错误行径第二层作者从历史角度指出只是送去,必论为乞丐第三层作者从现实的角度指出只是一未听凭“送来”将会大受其害至此,作者彻底批驳了由“闭关主义”导致的“送去主义”的荒谬,水到渠成,自然得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文章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比喻论证?课文第二部分,第八段一开始就用“譬如罢”开始论证用从祖上得来的一所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以“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以“羡慕旧宅子” “接受一切” , “欣欣然的瞥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都非常准确、形象、生动课文第九段?此段的第一句话非常确切、简练,但在说理上显得太抽象作者再次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巧妙地论证“拿来主义”的内涵作者以“鱼翅”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需要区别对待,加以批判吸收的那些部分;以“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是相对于作为内容的“鸦片”而言),例如八股文和骈体文之类;以“一群姨太太”比喻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如色情文化之类。

      所有这些,就将什么是“挑选”说得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其余还用“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表现所谓‘平民化’的虚伪,用‘当众摔在毛厕里’ ”状与“彻底革命”的极“左”面目,用背着“烟枪和烟灯”去周游世界,讽刺以“国粹”炫耀于人的可笑;用“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说明吸收精华应该有利于“大众化” ;用“不用它来宴大宾”比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所有这些,又都对如何“挑选”讲得浅显易懂,又充分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和必要第十段?这一段只短短的五句话,但是却精确、中肯地提出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真知灼见这五句话提出了五个问题: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的积极作用?④“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一句是强调实行“拿来主义”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特别是提到“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显示了鲁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观点第一段参见;第二段参见:?第三段中 2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径。

      3抛给: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的阴谋罪行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企图7 参见?第四题 1 “捧”表示郑重、敬慕 “挂”用得很准确但是只有几张画却要一路地“挂”过去,又多么寒伧可怜对照之下,就揭露了所谓“发扬国光”实际是自欺欺人,是非常可笑的行文有讽刺意味 “算是显出一点进步”是一句反语它同样不是讽刺梅兰芳,而是讽刺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媚外求荣、欺世惑众方面又出了新花招,可算愈演愈烈了课文里的“丰富”和“大度”是说东西多而又慷慨大方鲁迅在这里是尖锐指出某些人的为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也带有讽刺的意味鲁迅用“摩登”一词,是含蓄地表示他所揭露的正是事实,所批判的上当要害,都是国民党政府非常害怕的,也启发读者去广泛联系现实,进一步认清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本质时代背景:三十年代在左翼文化战线内部曾就文艺的“大众化”问题展开讨论针对有些同志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 , “类乎投降”的“左”的观点,鲁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鲜明地指出:“……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出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

      ”又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天根天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 ” “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他还用“弃去归毛,留其精粹”八字,形象而精确地概括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所以本文虽然讲的是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所阐明的观点是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的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鲁迅”是他 1918 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生于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发表的小说集《呐喊》 《彷徨》代表作《狂人日记》 、《阿 Q 正传》 ;《祝福》?[1][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