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实验报告的写法.docx
2页一、心理实验报告的基本形式和要求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题目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或附录每一部分都有重要的作用,必不可少一)题目和作者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浓缩,要言简意赅,最多不超过20个字.说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最典型的题目就是指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例如,"照度对视觉敏度的影响”,其中”照度"是自变量,"视觉敏度”是因变量在题目之下标上作者的名字另外,同时还要注明研究者所在单位名称及邮编(对学生来说只要注明系专业、班级、学号)二)摘要摘要是概括文章要点的短段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50个字好的摘要应该包含以下信息: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前人对该问题的争论;本研究的被试、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研究发现的价值和启示摘要中最后还要写出3到5个关键词三)引言在引言中一般要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意义,然后,应指出该问题的背景材料,最好能指出这类实验的来龙去脉最后,应指出自己对该问题的假设或者说明本实验做什么,试图证明什么一般来说,所要研究的问题来自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前人曾做过的研究,尤其是尚未有定论、对结果还存在许多争论的问题对于这类实验,在引言中要系统、简要地介绍以前的研究方法及结论,以便与本实验进行衔接和对比。
第二,以某一理论为根据所提出的假设在引言中要介绍有关理论的内容和背景,并清楚地解释假设的由来第三,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实际问题(问题的提出)在引言中要明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然后通过实验来证实四)方法方法部分主要说明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它必须详细,以便其他实验者能够参照实验的研究条件,复核该实验结果方法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被试、仪器或材料、实验程序1, 被试主要说明选择被试的方式,被试的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等情况,以及被试的数目和怎样分组等(对实验组不必罗列个人名单和个人情况,只要对该组有所说明即可)2, 仪器或材料包括用来测试被试的所有设备和问卷、词组表等材料要标明设备的型号等细节,有时由于型号不同,同类仪器作出的结果也不同如果材料过长,可以在附录中详细列出3, 实验程序即实验具体是怎么进行的,研究者对被试做了什么,包括实验的原则、方法步骤、指导语、控制的变量等这部分要写清楚、确切,以便他人随时重复验证五)结果结果部分主要说明实验者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处理情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部分无需列出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者必须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加工,然后在这一部分以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形式将结果表示出来。
不管是描述性统计还是推断统计,除了用数据加言语来表示外,还可以用图或表来说明作者还可以对统计结果及图或表进行简要说明六)讨论实验者可以对结果部分的有关数据作出自己的解释,指出事先的实验假设是否可靠如果结果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或各部分有矛盾,实验者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如果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致,实验者可以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如果实验得到意外的结果,实验者也要进行分析;如果理论预测将要发生什么,但事实上却什么也没发生时,也应在这一部分一并进行讨论另外,这一部分还可以对本实验的程序(实验设计)、使用的仪器以及进一步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七)结论这部分说明本实验结果证实了或否定了什么问题,一般用简洁的条文形式来表述实验者必须注意,结论应以实验所得的结果为依据,确切地反应整个实验的收获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写在文章的最后,心理学的期刊杂志要求实验者列出所有参考文章的题目、出处、作者、发表日期等要注意的是,实验论文不同于学术著作著作的参考文献要包括尽可能多的引用材料,而在实验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只有实验弓I用过的文章才能被列入期刊:作者、文章名字、刊名、期号著作:著者、书名、版次(初版码),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九)附录附录一般包括了实验的原始数据和记录,以及实验的具体材料(如果材料较长的话)。
对学生来说附录一定不能少,因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过程形式,原始数据等作检查但在正式的心理学刊物上,由于篇幅所限,实验者往往无需列出这一部分一般摘要,参考文献不要注明第几,而弓I言等若需要可注明第几,如1,引言,2、方法等,若再要分段可分别标为1.1,1.2及2.1,2.2……二、教学实验报告的常见问题第一,忽视题目和摘要学生在写教学实验报告时,极少考虑报告的题目,一般都是直接把书本上的题目搬抄下来摘要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实验结果摘要至少应该有被试、方法和结果三部分第二,引言过于简单许多学生都把实验目的作为自己的文章引言,有些教师也因为觉得二年级的学生不可能阅读大量文献而这样要求他们第三,结果部分常出现原始数据实验手册上往往附有原始数据记录表,但学生却常把整张表原封不动地搬到实验报告上,作为结果的一部分第四,结果多是描述统计,缺乏推断统计学生在刚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常常根据平均数等描述性统计指标得出”某某与某某存在明显差异”等类似的结论第五,讨论缺乏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刚开始写实验报告的时候,习惯按照实验手册上的提示,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应根据自己在实验中感兴趣的和发现的问题展开对于这些将来的实验者来说,对大量接触的传统实验仪器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也可以成为他们讨论的一部分。
第六,没有参考文献并不是学生忘了写参考文献,而是除了相应的教科书,他们确实没有参考什么其他的资料肤觉两点阈的测定(一)实验背景能感觉到两个刺激间的最小距离称作两点阈(twopointthreshold)两点阈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触觉的敏锐性指标人身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的大小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皮肤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头、面部的两点阈最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小腿等处的两点阈较大二)实验目的1、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测量方法2、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三)实验方法: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和前臂背面为测量区,从手背至肘部分别为A、C区测量前做好标记,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2、在实验之前,主试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的感觉为两点时就报告为’二’,感觉为一点时就报告为’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3、采用恒定刺激法来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为7-15mm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1mm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顺序进行排列4、每隔50次,休息几分钟被试有时候会产生一种相对持久的两点后像(即只有一点或相距很近的两点,也报告为两点),此时应让被试适当休息。
每隔10次,插入一个一点刺激,看看被试是否出现了两点后像四)结果分析分别求出不同区域的两点阈(五)问题与讨论主试:被试:观察记录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