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人卫.ppt
51页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一、止血一、止血动脉出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动脉出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静脉出血静脉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出血2、按损伤、按损伤 的血管的血管出血分类出血分类1、按出血部位:分为外出血、内出血和皮下出血、按出血部位:分为外出血、内出血和皮下出血止血方法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可能压迫血管、神经等,尽量不用可能压迫血管、神经等,尽量不用§填塞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适应证: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适应证: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方法:无菌敷料覆盖方法:无菌敷料覆盖 绷带或三角巾适当压力包扎绷带或三角巾适当压力包扎§时间:时间:20min止血止血 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1. 定义: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定义: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上,阻断血流,临时止血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上,阻断血流,临时止血2. 适应证:中等或较大动脉出血适应证:中等或较大动脉出血3. 方法方法§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弓根部的搏动点(颞浅动脉)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弓根部的搏动点(颞浅动脉)止血止血§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搏动点(面动脉)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搏动点(面动脉)止血止血§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的强搏动点(颈总动脉)至第缘中点之间的强搏动点(颈总动脉)至第6颈椎横突上颈椎横突上 注意: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注意: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3. 方法方法§头后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后乳突下稍后的搏动点(枕动脉)止血头后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后乳突下稍后的搏动点(枕动脉)止血§肩部、腋部、上臂出血: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锁骨肩部、腋部、上臂出血: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锁骨下动脉)止血下动脉)止血§前臂出血:压迫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的搏动点(肱动脉)止血前臂出血:压迫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的搏动点(肱动脉)止血§手掌、手背出血: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手掌、手背出血: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 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3. 方法方法§大腿出血: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大腿出血: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稍下的强搏动点(股动脉)止血中点稍下的强搏动点(股动脉)止血§足部出血: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搏动点(胫前足部出血: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搏动点(胫前动脉)和足跟与内踝之间的搏动点(胫后动脉)止动脉)和足跟与内踝之间的搏动点(胫后动脉)止血血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适应证:四肢大动脉出血、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适应证:四肢大动脉出血、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大出血§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抬高患肢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抬高患肢 垫衬垫垫衬垫 上止血带上止血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部位:部位: ---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 ---前臂和小腿不适宜扎止血带(此部位动脉走行于前臂和小腿不适宜扎止血带(此部位动脉走行于两骨之间止血效果差)两骨之间止血效果差) ---上臂扎止血带时不可扎在下上臂扎止血带时不可扎在下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处以防损伤桡神经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压力为刚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压力为刚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止血带下应加软布料、棉花等衬垫止血带下应加软布料、棉花等衬垫§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迅速转送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迅速转送§不宜超过不宜超过3h, 每每30min至至1h松止血带一次松止血带一次§松止血带前应先补充血容量,并做好纠正休克和松止血带前应先补充血容量,并做好纠正休克和止血用器材的准备止血用器材的准备填塞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方法: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外加大块敷料加压包扎方法: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外加大块敷料加压包扎§适应证:大腿根、腋窝、肩部等处难以一般加压包扎的较大适应证:大腿根、腋窝、肩部等处难以一般加压包扎的较大出血或清创时去除填塞的敷料时可能发生再次大出血出血或清创时去除填塞的敷料时可能发生再次大出血二、包扎二、包扎§作用: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药品和作用: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压迫伤口及减轻疼痛等骨折位置,压迫伤口及减轻疼痛等方法方法2. 卷轴绷带基本包扎法卷轴绷带基本包扎法环行包扎法环行包扎法 蛇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斜绷法)(斜绷法) 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反折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折转法)(折转法) “8”字形包扎法字形包扎法 回返包扎法回返包扎法1.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可(三角巾可制成条带、燕尾巾等)制成条带、燕尾巾等)头顶部包扎法头顶部包扎法 肩、胸、背部包扎法肩、胸、背部包扎法腹、臀部包扎法腹、臀部包扎法四肢包扎法四肢包扎法 环行包扎法环行包扎法§用于用于绷带包扎开始与结束绷带包扎开始与结束时;固定带端;包扎颈、时;固定带端;包扎颈、腕、胸、腹等粗细相等部位的小伤口腕、胸、腹等粗细相等部位的小伤口 §①①将绷带做环行的重叠缠绕将绷带做环行的重叠缠绕(不少于不少于2周周);;②②下周下周将上周绷带将上周绷带完全遮盖完全遮盖;;③③将绷带末端毛边反折,将绷带末端毛边反折,用胶布或别针固定用胶布或别针固定蛇形包扎法(斜绷法)蛇形包扎法(斜绷法)§用于从一处迅速延伸到另一处作简单固定,如用于从一处迅速延伸到另一处作简单固定,如夹夹板固定板固定§①①将绷带环行缠绕二圈;将绷带环行缠绕二圈;②②以绷带宽度为间隔,以绷带宽度为间隔,斜行上绕斜行上绕互不遮盖互不遮盖;;③③将绷带再次环行缠绕二圈;将绷带再次环行缠绕二圈;④④固定方法同环行包扎法固定方法同环行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用于包扎直径基本相同包扎直径基本相同的部位如上臂、手指、躯的部位如上臂、手指、躯干、大腿等干、大腿等§①①将绷带环行缠绕二圈;将绷带环行缠绕二圈;②②稍微倾斜(稍微倾斜(<30°),),螺旋向上缠绕;螺旋向上缠绕;③③每周遮盖上周的每周遮盖上周的1/3~1/2;;④④将将绷带再次环行缠绕二圈,固定。
绷带再次环行缠绕二圈,固定螺旋反折包扎法(折转法)螺旋反折包扎法(折转法)§用于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如用于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前臂、小腿等等§①①将绷带环行缠绕二圈;将绷带环行缠绕二圈;②②稍微倾斜(稍微倾斜(<30°),),螺旋向上缠绕;螺旋向上缠绕;③③每周均把绷带每周均把绷带向下反折,遮盖向下反折,遮盖其上周的其上周的1/3 ~1/2,反折部位应相同,使之,反折部位应相同,使之成一直成一直线线;;④④将绷带再次环行缠绕二圈,固定将绷带再次环行缠绕二圈,固定§注意注意不可在伤口上或骨隆突处反折不可在伤口上或骨隆突处反折“8”字形包扎法字形包扎法 §用于用于直径不一的部位或屈曲的关节直径不一的部位或屈曲的关节如肘、肩、髋、如肘、肩、髋、膝等膝等§①①屈曲关节后在关节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周;屈曲关节后在关节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周;②②右右手将绷带从右手将绷带从右下下越过关节向左越过关节向左上上包扎,绕过后面,包扎,绕过后面,再从右再从右上上(近心端)越过关节向左(近心端)越过关节向左下下包扎,使呈包扎,使呈“8”字字形,形,每周覆盖上周每周覆盖上周1/3~1/2;;③③环形包扎环形包扎2周固定。
周固定回返包扎法回返包扎法 §用于包扎用于包扎没有顶端的部位没有顶端的部位如指端、头部、截肢残端如指端、头部、截肢残端§①①环形包扎两周;环形包扎两周;②②右手将绷带向上反折与环形包右手将绷带向上反折与环形包扎垂直,先覆盖残端中央,再交替覆盖左右两边,扎垂直,先覆盖残端中央,再交替覆盖左右两边,左手固定住反折部分,每周覆盖上周左手固定住反折部分,每周覆盖上周1/3~1/2;;③③再再将绷带反折环形包扎将绷带反折环形包扎2周固定周固定头顶部包扎法头顶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将三角巾底边向上反折约底边向上反折约3cm§将其将其正中正中部放于伤员的前额,部放于伤员的前额,与眉平齐与眉平齐,顶角拉,顶角拉向头后向头后肩、胸、背部包扎法肩、胸、背部包扎法1)燕尾巾包扎单肩:)燕尾巾包扎单肩:§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状,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状,大角在后,小角在前大角在后,小角在前2)三角巾包扎胸部)三角巾包扎胸部 §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胸部,高度约在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胸部,高度约在肘窝上肘窝上3cm三角巾包扎腹部三角巾包扎腹部 §三角巾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于脐部顶角朝下,底边横放于脐部四肢包扎法四肢包扎法1)三角巾包扎上肢)三角巾包扎上肢§将三角巾一将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伤侧手上底角打结后套在伤侧手上,结之余头,结之余头留长些备用留长些备用2)三角巾包扎手部)三角巾包扎手部§手指对着三角巾的顶角手指对着三角巾的顶角,将手,将手平放于三角巾中央平放于三角巾中央,,底边位于腕部底边位于腕部3)三角巾包扎小腿和足部)三角巾包扎小腿和足部§将将脚放在三角巾近一底边的一侧脚放在三角巾近一底边的一侧§提起较长一侧的巾腰包裹小腿打结提起较长一侧的巾腰包裹小腿打结包扎注意事项包扎注意事项§包扎伤口时,先包扎伤口时,先简单清创简单清创并盖上并盖上消毒纱布消毒纱布,再用,再用绷带绷带等等§包扎时松紧要适宜,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过松包扎时松紧要适宜,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过松易致敷料脱落或移动易致敷料脱落或移动§包扎时皮肤皱褶处、骨隆突处应用包扎时皮肤皱褶处、骨隆突处应用棉垫棉垫保护;肢体必保护;肢体必须保持功能位须保持功能位§根据包扎部位,选用宽度适宜的绷带和根据包扎部位,选用宽度适宜的绷带和 大小合适的三角巾大小合适的三角巾包扎注意事项包扎注意事项§包扎方向包扎方向自下而上、由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自下而上、由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包扎,以,以助静脉血液的回流助静脉血液的回流。
绷带固定时结应绷带固定时结应放在放在肢体的外侧面,肢体的外侧面,忌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忌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打结的部位打结§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结或取下胶布,然后以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结或取下胶布,然后以两两手互相传递松解手互相传递松解紧急时或绷带已被伤口分泌物浸紧急时或绷带已被伤口分泌物浸透干涸时,可用剪刀剪开透干涸时,可用剪刀剪开三、固定三、固定§目的:限制活动,减轻疼痛,避免再次损伤,防止休克,目的:限制活动,减轻疼痛,避免再次损伤,防止休克,便于搬运便于搬运§用物用物1.夹板(可因地制宜选用竹板、枪托等代替,亦可借助病夹板(可因地制宜选用竹板、枪托等代替,亦可借助病人健侧肢体或躯干进行临时固定)人健侧肢体或躯干进行临时固定)2.纱布或毛巾、衣物、三角巾等纱布或毛巾、衣物、三角巾等锁骨骨折固定法锁骨骨折固定法 §用毛巾或敷料垫于两腋前上方用毛巾或敷料垫于两腋前上方§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8”字字形形§拉紧三角巾的两头在背后打结,尽量使拉紧三角巾的两头在背后打结,尽量使两肩后张两肩后张肱骨骨折固定法肱骨骨折固定法 §用长、短两块夹板,用长、短两块夹板,长夹板长夹板放于放于上臂的后外侧,上臂的后外侧,短夹板短夹板置与前内置与前内侧侧§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固定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固定§将肘关节屈曲将肘关节屈曲90°,使前臂呈中,使前臂呈中立位立位§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前 前臂骨折固定法前臂骨折固定法§协助患者屈肘协助患者屈肘90°,拇指向上,拇指向上§取两块合适的夹板,其长度超过肘关节至腕关节取两块合适的夹板,其长度超过肘关节至腕关节的长度的长度§将夹板分别置于前臂的内、外侧将夹板分别置于前臂的内、外侧§用绷带将两端固定牢用绷带将两端固定牢§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呈功能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呈功能位大腿骨折固定法大腿骨折固定法§取一长夹板放在伤侧的外侧,长度自足跟至腰部取一长夹板放在伤侧的外侧,长度自足跟至腰部或腋窝或腋窝§另一夹板置于伤腿内侧,长度自足跟至大腿跟部另一夹板置于伤腿内侧,长度自足跟至大腿跟部§用绷带或三角巾分段将夹板固定用绷带或三角巾分段将夹板固定固定口诀(注意事项)固定口诀(注意事项)§止血包扎再固定止血包扎再固定§开放骨端不回送开放骨端不回送§骨折两端各一道骨折两端各一道§上下关节要包牢上下关节要包牢§骨突部位要加垫骨突部位要加垫§功能位置要放好功能位置要放好§固定松紧要适度固定松紧要适度§避免不必的搬动避免不必的搬动四、搬运四、搬运§基本原则:及时、迅速、安全地将伤员搬至安全基本原则:及时、迅速、安全地将伤员搬至安全地带,防止再次负伤。
地带,防止再次负伤§担架搬运法担架搬运法§徒手搬运法徒手搬运法 担架搬运法担架搬运法§由由3~~4人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一致,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一致§向低处抬时向低处抬时(下楼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徒手搬运法徒手搬运法§病情轻、路途近又找不到担架时用,病情重者不宜采用病情轻、路途近又找不到担架时用,病情重者不宜采用§单人搬运法:扶持、抱持、背负(胸部创伤病人不宜采单人搬运法:扶持、抱持、背负(胸部创伤病人不宜采用)方法搬运用)方法搬运§双人搬运法:椅托式、拉车式、平抱或平抬法双人搬运法:椅托式、拉车式、平抱或平抬法§三人搬运或多人搬运:三人平排等三人搬运或多人搬运:三人平排等特殊病人的搬运特殊病人的搬运 1. 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伤员双腿屈曲,腹肌放松,防止内脏继续脱出伤员双腿屈曲,腹肌放松,防止内脏继续脱出§脱出的内脏严禁还纳,用碗扣住内脏然后用三角脱出的内脏严禁还纳,用碗扣住内脏然后用三角巾包扎固定巾包扎固定§包扎后取仰卧位,屈曲下肢,并注意腹部保暖,包扎后取仰卧位,屈曲下肢,并注意腹部保暖,防止肠管过度胀气防止肠管过度胀气特殊病人的搬运特殊病人的搬运2. 昏迷伤员:使患者侧卧或俯卧于担架上,头偏向一侧昏迷伤员:使患者侧卧或俯卧于担架上,头偏向一侧3. 骨盆损伤伤员:骨盆损伤伤员:①①将骨盆用三角巾环行包扎;将骨盆用三角巾环行包扎;②②运送时让伤员仰运送时让伤员仰卧于硬质担架上,卧于硬质担架上,膝微曲,下部加垫。
膝微曲,下部加垫4. 脊柱损伤的伤员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应严防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应使:搬运时,应严防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应使脊柱保持伸直脊柱保持伸直5. 身体带有刺入物的伤员:包扎好伤口、固定好刺入物方可搬运;身体带有刺入物的伤员:包扎好伤口、固定好刺入物方可搬运;刺入物外入部分较长时应有专人保护刺入物外入部分较长时应有专人保护五、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急救五、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急救常见原因常见原因::Ø食物、玩具、假牙、痰液等食物、玩具、假牙、痰液等Ø儿童与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发生的机率较高儿童与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发生的机率较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特征性异物梗阻征象特征性异物梗阻征象V字形抓住自已的脖子,呈痛苦状字形抓住自已的脖子,呈痛苦状2..呼吸道不完全阻塞呼吸道不完全阻塞咳嗽和喘息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吸气时咳嗽和喘息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吸气时有高调的喘鸣声、皮肤黏膜发绀有高调的喘鸣声、皮肤黏膜发绀3..呼吸道完全阻塞呼吸道完全阻塞病人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皮肤黏膜青紫、意识病人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皮肤黏膜青紫、意识丧失、迅速呼吸停止。
丧失、迅速呼吸停止 1.成人、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成人、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海姆立克(Heimlich)腹部冲击手法是解除)腹部冲击手法是解除成人和成人和1~~8岁岁儿童呼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的主要方法吸道异物梗阻的主要方法§作用机制是腹部冲击动作作用机制是腹部冲击动作使横膈升高,增加气道内压力,迫使气使横膈升高,增加气道内压力,迫使气体从肺部排出,从而使气道异物排出体从肺部排出,从而使气道异物排出§主要主要并发症并发症是腹部和胸部内脏的破裂、挫伤,胃内容物反流致误是腹部和胸部内脏的破裂、挫伤,胃内容物反流致误吸吸1.成人、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成人、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1、意识清楚病人自救互救法、意识清楚病人自救互救法自救自救Heimlich手法手法互救立位互救立位Heimlich手法手法互救胸部冲击法互救胸部冲击法2、、意识不清病人自救互救法意识不清病人自救互救法自救自救Heimlich手法手法§一手握空心拳一手握空心拳 拳头的拇指侧置于拳头的拇指侧置于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和剑突下处和剑突下处 另一只手握住此拳另一只手握住此拳 两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两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上冲击§将上腹部在椅背、桌边、栏杆等坚硬物上快速向内向上下将上腹部在椅背、桌边、栏杆等坚硬物上快速向内向上下压压互救立位互救立位Heimlich手法手法§救护者站在病人背后救护者站在病人背后 双臂环绕病人腰部双臂环绕病人腰部 令病人令病人弯腰低头张口弯腰低头张口 救护者一只手握空拳救护者一只手握空拳 拳头的拇指拳头的拇指侧置于侧置于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和剑突下处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和剑突下处 另一只另一只手握住此拳手握住此拳 两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腹部两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腹部互救胸部冲击法互救胸部冲击法用于妊娠后期或显著肥胖的病人用于妊娠后期或显著肥胖的病人§立位胸部冲击法立位胸部冲击法 同前同前 拇指侧置于胸骨中部拇指侧置于胸骨中部 快速向后冲击快速向后冲击§仰卧位胸部冲击法仰卧位胸部冲击法 病人仰卧病人仰卧 救护者骑跨在病救护者骑跨在病人两大腿外侧人两大腿外侧 救护者手的定位和冲击技术与胸外救护者手的定位和冲击技术与胸外心脏按压相同心脏按压相同 意识不清病人自救互救法意识不清病人自救互救法§病人仰卧病人仰卧 清除异物清除异物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两手两手掌根重叠,掌根重叠, 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腹部连续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腹部连续5次次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异物排出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异物排出2.2.婴儿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婴儿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对有反应婴儿对有反应婴儿§背部扣击法背部扣击法:救护者取坐位或蹲位救护者取坐位或蹲位 婴儿俯卧在救护者的一只前婴儿俯卧在救护者的一只前臂上,使头部低于躯干臂上,使头部低于躯干 救护者前臂放在自身大腿上,并用同一救护者前臂放在自身大腿上,并用同一只手托住婴儿的下颌角使头部轻度后仰,开放气道只手托住婴儿的下颌角使头部轻度后仰,开放气道 用另一只手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叩击的手掌根叩击婴儿背部肩胛区婴儿背部肩胛区,连续,连续5次次 如异物仍未排出,就如异物仍未排出,就转为胸部冲击性挤压转为胸部冲击性挤压§胸部冲击性挤压法:使婴儿仰卧于救护者一前臂上,保持头部低胸部冲击性挤压法:使婴儿仰卧于救护者一前臂上,保持头部低于躯干于躯干 另一只手的两指在婴儿胸骨上另一只手的两指在婴儿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处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处快速向下冲击性按压快速向下冲击性按压5次次 检查婴儿口腔,如异物排出,采用舌检查婴儿口腔,如异物排出,采用舌-下颌抬举法下颌抬举法,手钩异物小心取出手钩异物小心取出2.2.婴儿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婴儿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对无反应婴儿对无反应婴儿 ①①检查婴儿口腔,如有异物采用舌-下颌抬举法开放气道,小检查婴儿口腔,如有异物采用舌-下颌抬举法开放气道,小指小心钩出异物。
指小心钩出异物②②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如果婴儿胸廓不能起伏,甚至重新放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如果婴儿胸廓不能起伏,甚至重新放置头部人工呼吸,婴儿胸廓仍不能起伏,采用置头部人工呼吸,婴儿胸廓仍不能起伏,采用5次背部叩击和次背部叩击和5次胸部冲击性挤压次胸部冲击性挤压③③重复重复 ①①~~②②步骤,直到异物排出、胸廓随通气起伏一旦发步骤,直到异物排出、胸廓随通气起伏一旦发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