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难忘的一堂课 (2).doc
3页最难忘的一堂数学课 前段时间,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听课活动,我有幸听了吴老师的课坐在教室的后面,一节课听完,胸中颇感兴奋,倍觉聆听“名师”,学习“名师”,真是一大享受现在想来仍刻骨铭心,久久难忘新课程改革后,数学课的教材内容最大的特点是由原先模仿到运用转化为探索研究到运用的转变;由通过题海战术的苦练而积累经验转化为体验、感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所以数学课内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吴老师的课堂就体现了这一课改精神他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回忆亲身经历过的事例,动脑、动心、动手、入情入境地对题意进行切身感受,从而有所思、有所想去领会其意,没有老师的包办灌输对照自己的教学,学生就少了历练的机会教学过程中,特定情境下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需要为学生提供导悟、点拨,吴老师的点拨就数的上巧妙绝伦,现在还记得课上那道习题:如图,在长方体上,有一只蚂蚁从底A爬到顶B去找食物,长方体的边长分别是1、2、4,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多少? 题目给出后,学生们苦思不得其解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提示说:“动物都能用它们的智慧知道,在最短的路程内,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少的时间去获取食物,不然它们就是失败者,适者生存,劣者淘汰。
动一动脑,这一长方体我们能否把它展开?如果能展开成平面图形呢?”经这一设问、点拨,学生们纷纷动了起来,不一会儿,学生的手一只接一只地举起,示意已做好.他还不满足于此,接着说“这里用到什么知识点,谁来说一说?”一学生站了起来,轻松的回答道“用勾股定理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知识点”话音刚落,同学们响起了赞同的掌声两个巧妙设问,腐朽化为神奇如果让我来处理这个问题,我可能会在在学生没有思路的时候,点拨一下,如果再启而不发,我可能会直接讲解,然后告诉学生方法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吴老师在处理问题时是采用不断发问地“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动脑思考,一步一步推理,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方法,注重的是学生自己学,自己悟,这样经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的知识,学生会倍加珍惜,永远难忘通过比较才知道什么是名师,什么是有经验的老教师,自己在教学方法的探索、运用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虽然这节课听过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仍然让我难以忘怀吴主任的“问题教学法”引导点拨,促进了学生的顿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到了单凭自悟所难以企及的高度数学课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常常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吴老师的点拨教学实在让我佩服,化难为易,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我听在其中,赞叹不已。
最让我难忘的还要数他的“方法”教学,看题就想‘法’,解题就用‘法’,一节课下来,收获实在可见,方法总结连成了串,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法可依,有法可用他在几何证明问题上的“一挖二法”,证明相似时提出的“二找”法实在是实用,可供借鉴由于考试题目千变万化,还需要学生们多多积累,掌握万变不离其宗的‘法’,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养成不断总结的好习惯,能够触类旁通,考试中避免出现技术性错误,这样的教学就是在抓住了根本和关键,由此才会事半功倍,成绩遥遥领先虽然只有一节课,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给了我深沉睿智的思考一位优秀教师的风采,让我看的分分明明。
